唱歌咬字有哪些技巧?
唱歌技巧公开课2021年 4月26日
不论是用美声唱法、民族唱法还是通俗唱法演唱中国歌曲,歌唱的咬字都要具有严格的要求,不仅要有清晰性、共鸣性,还要有统一性、连续性。
只有在发声咬字中达到这些要求,才能完美地表现歌词的内容,具有艺术的美感。
咬字的清晰性
清晰性就是要求咬字清楚易听懂。在歌唱的咬字过程中,对声母和韵母的发声都应具有严格正确的动作。
咬清字头,咬准字音,收韵良好的咬字动作,必然具备其清晰性效果。使别人能清楚地听懂歌曲的内容,以利于听者在理解歌词内容的基础上,领会歌曲中的形象和意境。
演唱歌词的清晰性,是在演唱歌曲的歌唱咬字中首先要必须做到的。否则,就会影响歌曲内容的表达以及情感的抒发。
咬字的共鸣性
歌唱的咬字,要求具有音乐性的表现力和丰富的共鸣色彩,使其在发声中达到优美悦耳,善于感情表现的艺术效果。
这就要求在发声中,歌词的每个字,都具有谐和的共鸣,从而保证咬字的字音共鸣性。字音的共鸣性是由发声器官与咬字器官的协调动作控制的。
在咬字时,必须合理地控制发声共鸣的关健部位<即咽腔部位>,同时自如地进行咬字器官的动作控制,使字音具有丰富的共鸣色彩。
这样的咬字,才能使歌词在演唱中,随着乐曲的变化和谐和的共鸣中,充分地表现出其音乐的性质。所以说字音必须在具有共鸣性基础上,才能体现歌词发声的音乐性。
咬字的统一性
有关统一的概念,其内客有两个方面:即咬字的共鸣位置统一和规范动作统一。
共鸣位置的统一性,就是要求歌唱咬字中的每一个字,不但具有谐和共鸣的性质,而且应在头腔共鸣的位置上,取得咬字共鸣位置的统一,达到歌唱的咬字在共鸣的位置上的统一性。
歌唱咬字的方法一,这就要求我们歌唱咬字的每个声母,有其发声的规定动作,并保证其在任何不同的组合形式或乐曲中都统一。在歌曲中,歌词大都是押韵的。
在演唱的过程中,如果不能保证歌词发声的统一性,那么不但咬字容易走样,而且演唱的效果也将会给人一种支离破碎而缺乏严谨结构的感觉。所以在歌唱中,必须强调咬字的统一性。
……
拿什么拯救你的节奏感?
唱歌技巧公开课 5月7日
1.使用节拍器
对于爱拖拍子或者赶拍子的孩子来说,可以借助于节拍器,一个音打一拍,耳听手弹,更重要的是从内心去体会节奏的变化,感受同一单位拍中不同节奏型带来的变化。
节拍器在我们钢琴学习当中是最基本的一个辅助工具,它是用来调整每分钟拍子数目的发音装置,因此节拍器是可以用来确定音乐作品的速度,并提示演奏者的一个好帮手。
跟着节拍器数拍然后渐渐离开节拍器适应自己数拍。
2.心里默数节拍
正确理解什么是拍子的准确。音乐中拍子的准,并不要求像节拍机或钟表滴答声那样绝对的准。
根据音乐的性质,曲调、乐句的抑扬走向,拍子的律动会有少许的加快与减慢。在初学者中,数得“过于死板”和“没拍”两种情形都有。
如果一时掌握不好分寸,“两害取其轻”倒是宁可数得“死板”一点,也不允许任意改变律动,无章无法,数拍等于没数。
3.律动节拍练习
可以分别用中速、快速、慢速三种速度练习,打出非常均匀、准确、无轻重音的点子。
还可加上轻重音,即2/4的强、弱,3/4的强、弱、弱,4/4的强、弱、次强、弱,以及其他种节拍强弱关系,速度也可适当改变,但每拍四下的速度不宜太快。
这些练习并不复杂,但如能熟练掌握,将能有效地为初学者打下良好的拍感和节奏感基础。
4.抓住音乐内在的节奏律动
要学会根据音乐的需要伸缩节拍,构成不同的节奏长短组合。
例如斯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主题和伴奏就像两根完全相同的平行线一样,加入弹奏时左右手分别压缩拉伸节拍,音乐听起来就会具有诗意和特别的趣味。
虽然从微观上看,这样做局部改变了速度,但从宏观上来看,他们仍然属于整体速度统一不变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