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五年风风雨雨,六十五年弹指挥间。六十五年人生不悔,六十五年夕阳璀璨。早已过花甲之年的我,真的很难想象一转眼,我已经是65岁的人了,不过对我而言,65岁的年龄,应该是人生的黄金时代,她会给人以悠闲的诗意,给人以冷静、深沉和成熟的美感,人生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已无秘密可言。65年前,我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爸爸是国家干部,妈妈是人民教师,我有一个哥哥,后来哥哥成为妈妈的学生,再后来,我又有了两个弟弟,我的童年是美好的、是甜蜜的、是洒满阳光的、是充满情趣儿的……一位文友曾经说过:童年是梦,少年是歌,青年是诗,中年是曲,那么进入花甲之后就是一部小说的开始……人生就像一场梦,有美梦也有噩梦;人生又是一部连续剧,有喜剧也有悲剧;人生还是一本书,有的书一看就明白,而有些书,却一辈子也读不懂。我的童年是充满梦想的童年,记得1960年,我四岁的时候,爸妈把我送到了长春市中兴幼儿园长托班,当时我对爸爸妈妈的做法很不理解,为什么要把我放到长托班,长托的小朋友很可怜,生活需要完全自理,可是我当时都不会梳头,每天只能稀里糊涂的把小辫子梳成反辫子,很难看,小朋友都笑话我,搞得我无地自容,所以,每当星期六妈妈兴致勃勃来接我回家时,我就故意躲起来,表示不愿意和她回家,并怀疑她到底是不是我的亲妈妈,因为我觉得,亲妈妈是不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到长托不管的。后来,是幼儿园的阿姨说服了我,她们说,是因为爸爸妈妈工作忙,实在是没有办法同时照顾我们兄妹几个,所以才把我和弟弟一同送到幼儿园,因为弟弟太小,长托不收,因此只能把我一个人放到长托,而且爸爸妈妈也相信我是个自理能力很强的孩子,听她们这么一说,我才半信半疑,后来,通过几件事也证实了爸爸妈妈对我的良苦用心,从此以后,我就高高兴兴的在幼儿园安下心来,并且被小朋友们选为小组长。那时候,我就开始萌生了一个想法,长大后,我一定要上大学,一定要当一名老师。伴随着这样一个天真的梦想,我无忧无虑的度过了小学、初中、高中,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先后加入少先队、红小兵、红卫兵、共青团,一直任班干部。这期间,我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经历过上山下乡运动,后来,我的大学梦、教师梦就彻底的破灭了。
1975年夏天,我和全国2000万知青一样,告别父母,告别城镇,告别教室和学校,奔向祖国的边疆,奔向广阔天地,到那里去挥洒青春的热血和汗水。在那个激情动荡的年代,理想与迷茫、赤诚与友爱、得意与失落、欢笑与痛苦,都成了我知青生活中难以忘却的记忆。这段影响了中国历史的事件,也直接影响了我的一生。我是1979年回城的,但不知为什么在我记忆中,这四年的事情比后来四十多年发生的事还要多。几年前我出了一本文集,其中很大一部分内容都是回忆我知青生活的,可能这就是牵肠挂肚,这就是刻骨铭心。可以说正是这段经历、这份情感成就了我文学创作的灵感,使我成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圆了我的作家梦。

1979年,我结束了四年的知青生活,回到了父母身边,满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对新生活的无限渴望来到了长春市鼎丰真商场,开始了一段全新的生活。还记得第一次到鼎丰真报到时的情景,爸爸陪着我,远远地就看到一座黄色的三层小楼,从建筑风格和材料质地上看,即可辨别出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楼房。走到楼的近前,三个即熟悉又醒目的大字———“鼎丰真”即刻映入眼帘。虽然以前也经常路过这里,来这里买糕点,但是,此刻的心情却不一样了,我幻想着、憧憬着、编织着美好的未来。在这块流传百年的匾额下面,参观者、消费者往来穿梭,人们从看到它的那一刻开始,就会把它与历史紧密地联系起来。不难看出,鼎丰真就是在这样的风风雨雨中伴着古老、伴着幽香一路走过来。在鼎丰真我工作了27年之久,直到退休,这27年是我人生旅途中最亮的闪光点之一,在鼎丰真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鼎丰真我有幸成为鼎丰真第五代传人杨秀华的第五位弟子,在鼎丰真我学会了为人民服务的真实本领,在鼎丰真我参加过无数次的先进典型演讲报告会,参加过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糕点技术大赛,并获奖。这期间,我还经历了恋爱、结婚、生子以及女儿恋爱、结婚、生子的全过程。总之,鼎丰真留给了我刻骨铭心的记忆。
2006年,我到了退休的年龄,回家后,我不甘寂寞,于是在家人的鼓励支持下,我走进了社区,成为一名社区志愿者,几年来,我就是凭着一种坚定的信念,凭着一种对知识的渴求,凭着一种对社区工作的挚爱,以热情周到的服务、以勤奋踏实的工作作风、以娴熟的业务能力,用信念奏响时代旋律,用行动书写人生华章。我的暮年,因乐于奉献而充实,因不断超越而精彩。
在纷繁的大千世界里,每一个人都显得微不足道,如一株小草之于烂漫春天,一条小溪之于辽阔大海,一片白云之于无垠蓝天。毕竟,惊天动地者寥若晨星,大多数人只能在平凡中工作,平凡中生存。哲人说,一个人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如果,把我们的一生看做是一场生命的旅途,人生的精彩就在这生命的某一个时段。有的人,少年得志;有的人,青年时宏图一展;有的人中年时攀上人生高峰;有的人,老来却让人生更加精彩。我想,我就属于后者吧,退休后,践行奉献他人,快乐自己的精神,为自己的退休人生增添了无数的精彩。
几年来,在社区义务奉献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包容自己,包容他人,包容社会。做到了心境豁达开朗,开心快乐地度过每一天!我把退休后的自己看作是人生第二青春期的开始,我想让自己的生命再次闪光。于是,在2010年的秋季,我带着自己的梦想,走进了长春老年大学现代文写作班。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习,我认定,这里将是我“梦”开始的地方,这里能够帮助我实现多年以来梦寐以求的作家梦。我知道,要实现梦想,必须脚踏实地、努力拼搏。

为此,几年来,我留意自然,观察社会,感悟生活,勤学苦练。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写出一篇篇习作。我的习作曾多次在班刊上发表,在校刊上发表,在地方报刊上发表,在地方杂志上发表,在中国作家网上发表。这些习作是我走在梦想之路上留下的一串串脚印。通过老师和同学的热情帮助,我的进步很大,以前,虽然也喜欢写,但写出来的东西自己都觉得拿不出手,通过几年的努力学习和老师的不断辅导以及班里同学的热情帮助,2013年6月,我的文集《松涛》带着羞怯和乳香问世了。同年同月,我加入了长春市作家协会,成为一名作家协会会员。在令我心动的时刻,我曾经把这份喜悦与我的老师、同学、亲人和朋友们共同分享。2014年8月,我的第二本文集《回眸》再次问世,同年同月,我加入了吉林省作家协会,在写作的道路上,我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在这令我心动的时刻,我把这份喜悦再次与我的老师、同学、亲人和朋友共同分享。2015年,我被长春老年大学推荐为综合系的班主任老师,这是我在老年大学所取得的又一个成果,通过近五年的工作实践,我总结出十条工作体会,此间也赢得了大部分学员对自己的信任和鼓励。听人说过:当你经常回忆往事的时候,说明你已经老了。的确,在空闲时间,会不自觉的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同学、老师、同事、初恋……
童年的时光是美好的。环境没有污染,孩提之间纯朴善良,没有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那可是每个人心中的一块净土。记得有首童谣是这样唱的:童年是首歌,每个音符都跳跃着快乐;童年是首诗,每个字都耐人回味;童年是幅画,每一笔勾描,都是美好的回忆……同学的感情是纯真的。难怪老同学聚会能那么一呼百应,互相揭起短来是毫不留情呢,互相敬起酒来是开怀畅饮呢,感情在那里摆着呢。老师的恩情是深远的。有句老话叫“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是老师传授给了我们知识,是老师教给了我们做人的真谛。同事的友谊是长存的。

“一个好汉三个帮”,你的事业,离不开同事的捧场,你的晚年,离不开同事的照料。这些怀旧之情,自然就丰富了你的精神生活。初恋留给人的记忆是长远的、是永恒的,初恋是最纯洁的,最清澈的,初恋是刻骨铭心的,是永生难忘的……我是五十年代出生的人, 我们这一代人经历比较坎坷。出生时赶上建国初期;成长时赶上困难时期;读小学时赶上非常时期;上中学时赶上动乱时期;考大学时赶上上山下乡;谈婚论嫁时赶上提倡晚婚; 生孩子时赶上计划生育;事业起步时赶上下岗失业......而唯一让我们感觉到欣慰的是,我们这一代人基本上都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环境中。不同年龄段对幸福的诠释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小时候认为读书好,受老师表扬就是幸福;长大了认为有份好工作,挣钱多就是幸福;到了婚龄,觉得找到个好伴侣,有好房好车相伴,功成名就,就是幸福……其实,仔细想想,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上有老下有小,也就是像我们现在这样。我的老父亲今年92岁,系民主人士,身体尚好,他喜欢读书、喜欢打球、喜欢唱京剧、喜欢养鱼。他曾经在我的文集《回眸》中为我写了序言,过去,我们曾经是上下级的关系,如今,我们不仅是父女,还是文友、书友、忘年朋友,六年前,我们兄妹一同陪他游览了祖国的宝岛台湾。不幸的是,父亲在一百二十天前突然离开了我们,虽然这是一个残酷的事实,至今我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可事实就摆在眼前,我亲爱的父亲确实已经不在了,他去另外一个世界与我的母亲团聚去了,因此,我必须要面对现实,走好今后的人生路,让父母在天堂之上安心。我还有个可爱的外孙,今年15岁,是即将参加中考的应届毕业生,人称学霸。外孙小的时候,是我把他带大,我们之间相差五十岁,但是我们之间没有任何代沟,我们既是祖孙,又是网友、文友、棋友、球友、歌友、好朋友。我们在一起无话不谈,我们彼此信任,和他在一起,我感到我年轻了,充满了激情,他让我体会到了天伦之乐,他给了我幸福和快乐。生命就像一条河,左岸是我们无法忘却的回忆,右岸是我们值得紧握的璀璨年华,中间飞速流淌的是我们年年岁岁经历的喜悦与感伤。
六十五年风风雨雨,六十五年弹指挥间,六十五年人生不悔,六十五年夕阳璀璨。有的人把花甲之年看得很可怕,认为人生已快走到尽头,可是我则不然,我认为,花甲之年才是人生第二青春期的开始,记得我的老师张铁慧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让生命再次闪光”。为了让生命再次闪光,四年前,我与十几个志同道合、酷爱文学、乐于奉献的文友们带着美好的憧憬,携手并肩,奋力前行。大家彼此有一个共同的愿望,为喜爱文学的老年朋友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展示的空间、温馨的港湾、快乐的驿站。成立了桑榆文学社。从此大家拥有了一片挥洒才华的天空,桑榆的成立,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们文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丰富了我们晚年的文化生活,使我们的晚年生活变得有声有色、五彩缤纷,目前,我们的文学社已经办的风生水起,文友们在这片天地里自由地耕耘和驰骋,我们还将搭乘这艘文学之船,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回想起这一路走过的六十五年,心中充满无限感慨,一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有幸福、有快乐、有荆棘、有坎坷、有困难、有波折、有动摇、有退缩。但更多的是:老师的教导、同学的鼓励、领导的信任、同事的认可、朋友的相助、亲人的理解。一路走来,儿时的梦想得以实现,天伦之乐伴我身边,细细想来,步入花甲之年是人生之乐趣,要学会适应退休生活,把握今天,活在当下,则老有所乐!夕阳无限!


作者简介:李玉奇,男,吉林省长春市人 现为《长春市作家协会》《桑榆文学社》《都市头条》等几个群众社团会员。 本人自幼热爱文学,喜欢古诗词。 退休后,开始诗词创作,笔耕不辍。作品多发表在各网络诗词微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