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 夜 随 笔
刘 传 培
夜已至深,然无睡意,捧一杯清茶慢慢品味,热气袅袅间,也任思绪畅游其中。不知怎么地,突然想起了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三句耳熟能详的古话,于是便查阅其出处,方知是儒家经典《孟子》中《滕文公下》一文的最后几句,在汗颜自己腹空无物的同时,也认真地将此篇文字拜读领悟了一番。
《孟子·滕文公下》,是孟子与弟子景春谈论何为“大丈夫”时说的一席话,意思是说,真正的大丈夫,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充分展现了孟子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在孟子看来,真正的“大丈夫”要有气节,不能以权势论高低,要在内心深处抛下“道义之锚”,在面对富贵、贫贱、威武等不同的人生境遇时,都能坚守气节,坚持“仁、礼、义”原则,以道进退,行走人生。
但是在纸醉金迷、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却不是这样,虽然衣冠楚楚、道貌岸然,看似一身正气,也很“汉子!” 而实际上却喜欢趋炎附势,说话言不由衷,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常年戴着一副粉饰的面具,用以遮掩自己虚伪的内心和伪善的躯壳。当然,如果真正的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那肯定没有错,因为见人肯定要说人话,见鬼自然要说鬼话,可现实是:一些人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社会地位或者职级比自己高的人、又或者是遇到所谓的有钱人和老板后,不论对方是“人”还是“鬼”,“软骨病”立即发作,低三下四、奉承连连;而见到一般的平民百姓,就“抵直腰板”做人,两眼上翻,盛气凌人,没有丝毫的亲民感或同情心,甚至虚情假意、疏亲慢友;明显给人的感觉和印象就是一个字:“假!” 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三句至理名言大相径庭、格格不入。究其原因,无非是岁月的年轮和现实社会中一些扭曲的市侩价值观,将他(她)们“人之初、性本善”的一面彻底摧毁和改变了而已。
俗话说 “人各有志,” 每个人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不同,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自然也不同,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家之言不可以强加于人,但于无声处总是能让人们认识和看清一些东西的。
上述言论,有人可能不理解,但并不影响它触及人的灵魂、直击社会时弊的客观现实效应,不管你认不认帐,事实就是如此。
“白的花胜似绿的叶,浓的酒不如淡的茶。” 在精神高地上,坚持正确的认知,切实做到知行合一,才是真实的人性体现,有时候,宁愿当“孤独”的“行客,” 也绝不当“万能”的“好人”。身逢盛世,希望全社会少一些市侩和浮躁,多一些谦卑与和谐。
2021.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