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郝 振 玉
塞北小镇肇州有这样一支团队,为百姓做实事,助力社会公益活动。他们不但有温暖的义工,热烈的义演,还有动情的党史故事。
在2021年5月17日那天,东望志愿者黑龙江大庆肇州圣缘课堂5 人和讲师团3人共 8 人,应肇州团结社区邀请宣讲党史。因为在2020年12月1日由东望志愿者讲师团李永生老师宣讲《奋进新时代 共圆中国梦》给社区党员干部留下深刻印象,所以,今天被邀宣讲党史。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峥嵘岁月里,共产党人的承诺,牺牲个人永不叛党。东望志愿者讲师刘桂芬老师怀着对党的深厚感情富有激情地宣讲了《入党誓词镌刻百年初心与使命》:“很高兴把我介绍给大家,我叫刘桂芬,是一名退休教师,也是一名党员,现在是一名东望学雷锋志愿者。时代在不断进步,周围的环境也在不断地发生各种变化,各种各样的诱惑不断涌来,党员干部应该学党史,知党情,感党恩,跟党走,坚定自身理想信念,明确前进方向,更好地拥护我党,深刻体会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她用故事讲解誓词中的“牺牲个人,永不叛党”,就是每一个党员为保护党的组织,使党员经得住“杀头”考验而提出的承诺。信仰是共产党人的灵魂,是他们心中的圣地。追求信仰,共产党人矢志不渝;为了信仰,他们甘于付出生命。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1928年3月20日,28岁的夏明翰留下这首就义诗后,慷慨赴死。夏明翰是典型的‘官三代’。祖父,进士出身,任过清朝户部主事。父亲,优贡入仕,清朝诰授资政大夫。母亲,清末“铁面御史”长女,曾被赐封诰命夫人。就是这样一个封建大家庭,出了五位革命烈士:四妹夏明衡,湘南妇女运动领袖,1928年6月牺牲,26岁;七弟夏明霹,衡阳游击斗争领导人,1928年2月28日就义,不足20岁。五弟,领导者和独立第七师创立者,1928年3月22日也就是夏明翰就义两天后壮烈牺牲,年仅21岁。1928年3月18日,夏明翰生命的最后两天,他忍着伤痛用半截铅笔给母亲、妻子和大姐分别写了三封家书。在给妻子郑家钧的信中,他写道:‘同志们曾说世上惟有家钧好,今日里才觉你是巾帼贤。我一生无愁无泪无私念,你切莫悲悲凄凄泪涟涟。张眼望,这人世,几家夫妻偕老有百年。抛头颅、洒热血,明翰早已视等闲。各取所需终有日,革命事业代代传。红珠留着相思念,赤云孤苦望成全。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 写完这封催人泪下的信,年仅28岁的夏明翰为了表达对妻子女儿的思念,他还用嘴唇和着鲜血,在信纸上留下了一个深深的吻痕。信中提到的‘赤云’,是夏明翰的女儿,当时还不到6个月……”讲到这里,众人的眼睛都湿润了,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
刘老师讲到疫情防控期间,激动地说 :“看一看这一次疫情,在国家领导的亲自指挥部署下,党政军及各路医卫系统的精英们纷纷上阵,全国上下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凝聚力,只有我们中国人民政府对病毒感染的人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全部是免费,全部都是国家拿钱,这就是我们党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最高境界。在疫情期间,我们党员,我们东望志愿者也不甘示弱,全国各地,在街道、在码头、在港口、在车站,到处闪耀着我们红马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身影。在风中、在雨中、在雪中,他们听党的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顶着社会不理解,顶着家人的不理解,一直在坚守着。在疫情期间,我们红马甲做到了使命大于生命,我们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战胜了这次疫情。那么走过百年征程,初心不改,朝气蓬勃迈向复兴,每一个共产党员的背后,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想追求。走过百年征程,我们才更加明白了入党誓词的厚重,赶考永远在路上,时代出考题,人民是考官,共产党员就是答卷人。”
会后社区书记王兆鹏亲自召见志愿者和讲师刘桂芬老师,谈论继续安排党课进程,把党员干部带动起来。践行党的宗旨!并合影留念。
东北区新闻处的崔海生采访了刘桂芬老师,她说:“我是东望志愿者,也是一名宣讲员。我当宣讲员的初衷是弘扬传统文化。从个人而言,我喜欢传统文化,传统文化能改变人的命运;从社会而言,更需要传统文化,因为在2017年国家中央办公室和国务院办公室下发了一个通知,就是关于推广传统文化,也就是说全国人民大学习的时代来到了。每个人都要学传统文化,有一颗爱国的心,我觉得,我作为一名东望的宣讲员,我有责任也有义务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出去,把爱国主义传播出去,把党的声音传播给老百姓。像前几天,我在大庆肇州团结社区讲了一节党课。这节党课,通过讲红色故事,使全体党员干部很受鼓舞与启发,我自己也很开心。”她介绍了自己近一年的时间里宣讲的感受,然后说了今后的打算:“要更好地学习传统文化,提升自己的能力,把英雄故事讲给老百姓听,让所有的老百姓都爱国爱党爱人民。”
刘老师的心声,也是东望志愿者的心声,希望传统文化课堂早日遍布在祖国各地,让人们都能幸福地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