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巷
〇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的,
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诗人简介】戴望舒(1905年11月~1950年2月),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省杭州市人。后曾用笔名梦鸥、梦鸥生、信芳、江思等。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上世纪四十年代《新诗歌》重要撰稿人。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系。1928年与施蛰存、杜衡、冯雪峰一起创办《文学工场》。1929年4月1日,出版首本诗集《我的记忆》,其中《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因之被称为"雨巷"诗人。后赴法留学,入里昂中法大学。1935年春回国。1936年10月,与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等创办《新诗》月刊。抗日战争爆发后,避居香港。1941年底,戴望舒被日本侵略者抓获入狱,后经叶灵凤保释出狱。1949年3月,回到北平。6月参加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建国后在新闻总署国际新闻处从事法文翻译工作,同时还翻译了大量诗歌和30余部外国文学作品。1950年2月28日,因哮喘病去世。
落花
〇穆木天
我愿透着寂静的朦胧 薄淡的浮纱
细听着淅淅的细雨寂寂的在檐上激打
遥对着远远吹来的空虚中的嘘叹的声音
意识着一片一片的坠下的轻轻的白色的落花
落花掩住了藓苔 幽径 石块 沉沙
落花吹送来白色的幽梦到寂静的人家
落花倚着细雨的纤纤的柔婉虚虚的落下
落花印在我们唇上接吻的余香 啊 不要惊醒了她
啊 不要惊醒了她 不要惊醒了落花
任她孤独的飘荡 飘荡 飘荡 飘荡在
我们的心头 眼里 歌唱着 到处是人生的故家
啊 到底哪里是人生的故家 啊 寂寂的听着落花
妹妹 你愿意罢 我们永久的透着朦胧的浮纱
细细的深尝着白色的落花深深的坠下
你弱弱的倾依着我的胳膊 细细的听歌唱着她
“不要忘了山巅 水涯 到处是你们的故乡 到处你们是落花”
【诗人简介】穆木天(1900-1971),原名穆敬熙,吉林伊通县靠山镇人,中国现代诗人、翻译家,中国诗歌会创始人之一。象征派诗人的代表人物。1918年毕业于南开中学。1926年又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曾赴日本留学,1921年参加创造社,回国曾任中山大学、吉林省立大学教授,1931年在上海参加左联,负责左联诗歌组工作,并参与成立中国诗歌会,后历任桂林师范学院、同济大学教授,暨南大学、复旦大学兼职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旅心》(1927)、《流亡者之歌》(1937)、《新的旅途》(1942)等。
〓信息动态〓
第十四届中国短诗大赛征稿启事
短诗与长诗相对应,是以诗歌长短划分的诗歌类型,特指三十行以内的诗歌。毋庸置疑,从存在生态上来看,短诗是诗歌的主体。为展现短诗创作成果,加强诗人之间的联谊、交流与学习,促进短诗的繁荣与发展,自2010年以来,中国短诗大赛已成功举办十三届,在诗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第一届(2010年9月,线上举办),第二届(2011年4月,线上举办),第三届(2011年5月,线上举办),第四届(2011年10月,线上举办),第五届(2012年7月,线上举办),第六届(2012年8月,线上举办),第七届(2013年4月,线上举办),第八届(2016年8月,线上举办),第九届(2017年3月;现场活动:25日至26日,山东潍坊,凤凰与白狼文学艺术沙龙第四场:作家诗人与神话的亲密接触),第十届(2018年11月,线上举办),第十一届(2019年4月,线上举办),第十二届(2020年2月,线上举办),第十三届(2021年1月,线上举办)。
第十四届中国短诗大赛,现在开始征稿,欢迎广大诗友踊跃参与!
征稿要求:诗歌限6首,每首限30行内,不分行者每首限300字内,题材、诗型不限,风格不拘,要有诗味、有内涵、意境美、语言美、韵律美、简练、有佳句、有技巧。稿末须附200字内个人简介,以及联系地址、电话、微信等信息(不公开)。
奖项激励:设金奖、银奖、铜奖,颁授获奖证书和树脂镀金高档奖杯。获奖作品在我们旗下微刊或电子刊上进行宣传推介,并刊发于纸质杂志《新诗歌》(总第539期),赠阅样刊(我们付快递费)。
评选机制:初评→复评(复评通过者有获得铜奖资格)→终评(由主办方终评出金、银奖,并颁奖)。
现场活动:线上举办,不组织现场活动。
截稿日期:2021年5月23日。
投稿方向:zgdsds@163.com。
中国诗歌会
2021年4月23日
〓〓〓
《香格里拉诗刊》,系中国诗歌会云南分会诗歌刊物!
香格里拉(Shangri-La),曾是一个虚构地名,一个秘境,最早出现于1933年英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James Hilton)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Lost Horizon)中。它是一个与世隔绝的神秘国度,相当于《桃花源记》的桃花源、《圣经》的伊甸园和亚瑟王传说的阿瓦隆。此地神秘而和谐,位于喜马拉雅山西方,被群山包围,由一个藏传佛教僧院守护,此地居民长生不老,过着快乐的生活。这部小说问世之后,香格里拉被当成是人间天堂、理想乡与乌托邦的同义词。
詹姆斯•希尔顿创造的这个故事,被认为可能源于西藏香巴拉传说。藏传佛教的各派高僧大德均认为:在西藏西部冈底斯山脉主峰附近某地,有处秘境叫香巴拉;其首领是金刚手恰那多吉化身——绕登•芒果巴,教主为无量光佛即阿弥陀佛。相传香巴拉曾经先后由32位国王统治。《时轮经》中常常言及此地。有人说佛祖曾在此传播密法。
由于香格里拉概念的流行,不少地区争相宣称为香格里拉之真正所在,其中包括云南迪庆中甸、四川稻城亚丁以及西藏察隅、波密及林芝等。最后,云南迪庆中甸申请成功,声名大噪。香格里拉含义与中甸县古城藏语地名“尼旺宗”一致,意为心中的日月。
《香格里拉诗刊》,建造诗歌的理想家园!
快乐诗歌,诗意人生!一起努力,同在同行!
网站:中国诗歌会网
http://www.cpa1932.com/
总编:张光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