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凉水这种现象,在上世纪80年代是很常见的,也是人们生计的一种简单方式。常常会在街道看见小摊点上,坐着戴草帽的老人,前面放着一个小低桌子或一张小板凳,上面放上三五个大小不等的玻璃杯或罐头瓶子,里面装的是红红的、绿绿的、黄黄的水,当然也有啥都没有放的白凉水,有颜色的水比白凉水贵一半钱;有颜色的大杯水,记得是一大杯三五分钱,有颜色的小杯水一杯二三分钱,白凉水一杯一分钱,那些水杯,在那个时候,没有遮挡的情况下,在阳光下,显得格为显眼、分明、清澈、清亮;也有卖白凉水的,只是上面搭有白布或红布自己制作成的遮阳伞,在阳光照耀下,也发出红红的光……;所有这些水,有的直接是用果汁精兑的,有的直接是用颜精加糖精兑成的,所谓颜精,就是当时用来勾兑墨水或染料的颜料,有红色的、蓝色、绿色、黄色等不同颜色。记得那个时候五分钱一小包,人们通常选择的是红色、黄色,往往米粒大小的一颗,就能把一桶水染得通红、通黄的……这东西按理说应该是有毒的。
八十年代,人们卖的所谓凉水,其实就是加了糖精并稀释了的颜料而已。受当时社会生产生活条限,当时所有的凉水,都是这么“生产”的、也是那么卖的,没有监管部门,这是一种产生于无知状态下的做法,但当时,人们都喝,根本不明白其中的害处有多大。后来慢慢出现了桔子粉凉水、山栀子水(后来才知道那是一种中药,有清热利咽作用),这在那个时候,也算是“福利水”了。
大热天要是去街上,隔一截就会见到卖凉水的摊点,摊点上卖凉水的多是老年人,当然也有小娃娃和年轻人。面前多半是摆放着各种颜色的凉水,有的用玻璃杯子装着,有的用罐头瓶子装水,玻璃杯子上面还盖有小玻璃片,分明是防止土尘和杂物掉进去,从盖的玻璃片往下看,连杯底和瓶底下面的花纹、图案都看的一清二楚……从卖到买场面甚为壮观,红红的太阳下,看着前面凳子上坐满了人,那一杯杯的凉水,无论什么颜色的水,给人都显示出了清凉、干净、舒适之感,谁说他不想喝才怪呢,特别看见有人站着,手端玻璃杯子,头向上仰着,一个劲的正在饥嗝饥嗝的喝,好诱人的…… 那个年代摆摊卖水人多,买的喝水的人毕竟还不是很多,而且买的喝水最多的是小孩。
记得我也在暑假里曾卖过水,也许因为自己有过卖凉水的经历,卖水让我找到了许多乐趣……试想平日,你向一个陌生人借一分钱也是多么困难的事,但当你动脑筋,付出劳动,别人就会心甘情愿把钱“送给”你,这种满足感,真让人高兴、自豪……,用自己挣来的钱,可以为自己买来一直想要却又买不到手的东西,比如,在卖完凉水之后,我买下了我盼望已久的各种小人书还有象棋军棋等……
回不去的过去,想起总让人难以忘却,那时候的简单、单纯、快乐让人回忆无穷、感叹不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