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情结(散文)
作者: 严峥
朗诵:李莉(茉莉芬芳)
走进江河湖海,度过春夏秋冬,有一种情结割舍不下,总在心头萦绕,那就是对故乡的人、故乡的物、故乡的事,无限地思念与眷恋,这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乡情吧!
有人把故乡比作一个美丽的岛屿,那里有青山、溪流、麦田、果树、茅屋、炊烟、甚至是蝈蝈的叫声,那如诗的美景,和无限的念想,充满我们的脑海……特别是妈妈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饭菜,大声呼唤“吃饭啦!”那温馨与喜悦,暖透了我们的心头。
故乡是一幅迷人的画,鲜活生动,它迎接我们来到人间,也送我们去奋斗人生。于是,我们便有了远走天涯海角的人生历练,同时有了要回到割舍不断的血脉之地的强烈欲望,这大概就是乡恋吧。
外边的世界繁华美妙,车水马龙,或许会让我们乐不思蜀。但当“外地人”三个字作为介绍词在耳边响起时,那异乡人的身份,立刻触动了心灵深处久存的故乡之情。特别“身在异乡为异客”的我们,偶遇久违了的乡音,浑身上下便滚烫起来,那首“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倚窗前,寒梅着花未”的古诗,迅即闪过脑海,急切切地询问起故乡纤芥之事来。那深沉而炽热的每句寻问,淋漓尽致地显露出我们听见熟悉乡音时那种格外亲切的心绪。
记得小时候,家乡都是青砖黑瓦,家家房前屋后都种上树。夏夜睡在院中的竹床上,闻着驱赶蚊虫艾叶火烧的味道,听着翻身竹床发出的吱吱响声,望着天上的月亮和星星,那幽静神爽之感,至今记忆犹新,难以忘却。
农村的孩子都会与土地打交道,小时候放了学,我便立刻跑到田里,帮助父母干农活。什么播种,拔草,施肥,割水稻,收麦子,啥活都干,没有半点偷懒,因为从落地的那一天起,我们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养育自己的故土啊。
什么是乡土情结?那是千千万万个我,一辈子都向往的地方,那里有我们儿时想离去,成年后想回去又回不去的乡愁……在这片深情的土地上,有我们第一次啼哭声,有我们第一句丫丫学语声,有我们跌倒爬起地呼叫声,有我们第一眼看见妈妈的笑声,有我们对儿时童趣,对乡土风情,对优秀传统习俗的无限眷恋之情……无论外边世界多么诱人,“衣锦还乡”或“叶落归根”,都是游子不懈地渴望。
这片生我育我大地上的一沟一坎,一草一木,一树一花,一人一物,让我铭刻心髓,也常常让我心中涌出热泪盈眶的冲动。这打不掉、抹不去的情愫,这终生离不开的乡思乡恋,乡情乡愁,这绵绵不断的血脉之念,就是“乡土情结”吧!
作者简介:严峥,字之鸣,转业军人。长期从事文艺工作,曾任《淮阴日报》文艺编辑、《人民日报》华东分社策划。分别求学于枣庄师院美教系及中国美院书法专业,集书画、雕塑、鉴赏、收藏于一身。个人作品在泰州恒盛、江苏金利丰、南京爱涛、湖南国拍、广州皇玛、瀚海国际等二十多家拍卖会上成交。系中华文化符号品牌传承人、北京博雅智联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及山西金煜书画商城签约书法家。诸多作品版权被江苏省出版局登记在册,其艺术成就已被《淮阴年鉴》收录。
朗诵者简介:李莉,网名:茉莉芬芳,中华文化促进会朗读专业委员会理事 ,声动淮安阅读会总艺术顾问;资深播音、主持、编辑、记者,在省市级广播电视台工作四十一年,任新闻部副主任,负责主持人节目的编导策划,职称主任编辑。新闻、主持类专题节目,荣获中国记协颁发资深新闻工作者荣誉证书和证章、淮安市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作品多次荣获中央、省、市级一二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