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海军(江西)
抚州正觉寺离我家很近,不到1公里路。我会经常去那里,对正觉寺也比较熟悉。
抚州正觉寺是一座名扬江南的千年古刹。正觉寺位于抚州市临川区城东门外的犀牛山上,始建于唐代初期,离现在约1300年,由南宋八祖之尊的马祖道一大禅师开基弘法,规模宏大,山门前可泊船,莲花婷立,岸柳如丝,门户幽深,风景迷人。
《临川县志》记载:“寺前有东湖,与文昌桥头的抚河相通,湖水如镜,杨柳轻拂,非常迷人。”历史上很多名人文士都到过正觉寺游玩,并留下大量的诗词。如南丰诗人曾季貍作《正觉寺诗》一首:“正觉江边寺,风烟罨画然。庭岁合抱柏,门泊钓鱼船。”北宋临川才子谢逸作《正觉寺》:“何处可盘礴,有寺临江阜。门户颇幽邃,野径深蓬蒿。”又如王安石先贤作《正觉寺箨龙轩》:“风玉萧萧数亩秋,箨龙名字道人留。不须乞米供高士,但与开轩作胜游。此地七贤谁笑傲,何时六逸自赓酬。侵寻衰境心无著,尚有家风似子猷。”
抚州正觉寺内有一口水味特清奇的古井,名叫醒泉。据说用此井水泡茶叶饮之可以美容养颜、益寿延年。明代思想家、文学家李贽来过正觉寺,也饮过醒泉,留下一首《醒泉铭》:“泉行地中,隐隐隆隆。大旱云霓,惟泉是宗。泉而清奇,不带气质。饮之梦醒,幽宵白日。人不得道,昏散扰之。醒除昏散,返我灵之。泉铭醒泉,其天本然。我愿饮此,益知延年。”
抚州正觉寺最引人注目的是文昌万佛宝塔。宝塔占地面积有九百平方米,通高六十六点六米。十六米高的塔裙分作二层,塔体高九层共五十点六米。宝塔高大雄伟,青砖碧瓦,金顶辉煌,非常庄严。宝塔一楼是念佛堂,念佛堂供有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的特大玉佛。念佛堂里面很大,可以同时容纳几百人一起经行念佛。
我平时喜欢念佛,在疫情之前,经常去正觉寺念佛堂念佛。念佛堂每个月的星期天,初一、十五,还有一年二次的佛七,都会有很多来自四面八方的师兄到这里一起念佛共修。《妙法莲华经》有云:“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记得我每次来这里念佛,都感觉很开心,很快乐,很欢喜!
在正觉寺文昌万佛塔后面,可以看到一座微微隆起的犀牛山。山体二边有“文珠洞”和“神蛙洞”,洞里分别供奉着“文殊菩萨”和“蛤蟆菩萨”。
关于“神蛙洞”里的“蛤蟆菩萨”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临川县志》记载:“抚州城东门外正觉寺的千佛楼西边,建有一座将军殿,殿内塑有哈蟆将军三尊神像,活灵活现妙趣横生,俗称蛤蟆菩萨。传说古代临川螟虫猖獗,致使农民年年欠收,乡民们四处求神拜佛,始终未能消灭虫害。有一年春末夏初,临川各地来了很多蛤蟆,一天到晚蛙声遍野,结果从这一年起螟虫之害几乎灭迹。临川人民为表彰蛤蟆灭虫有功,专门修建庙宇供奉蛤蟆将军,从此抚州的蛤蟆之名远播四海。”蛤蟆就是青蛙,抚州临川当地人就叫青蛙为蛤蟆。
二千年后,慈悲的上学下辉大和尚接任住持,正觉寺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快速发展阶段,先后兴建了弘法楼、放生池、九台园、观音堂、斋堂、露天佛像、文昌万佛塔、禅堂等一系列的建筑项目。整座寺庙布局更加合理,功能更加齐备,寺内佛事活动更加频繁,游人香客更加络绎不绝。正觉寺已经成为抚州住寺僧众最多,建筑规模最大的佛教道场。也是抚州一座地标性建筑,抚州集佛教文化、儒家文化、临川文化、旅游文化为一体的宗教活动中心和宗教旅游胜地。可谓是超越历史,再继辉煌!
作者简介:支海军,笔名青白,法名如军,江西临川人。抚州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家故事》编委,酷爱读书写作,从学期间学孙敬“悬梁”,学苏秦“刺股”,长大后不愿与人结交、言语,闭门读书,胡写乱作,自娱自乐。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高山上的生活》《情与爱的取舍》《浪子悲剧》、短篇小说《狠心的女人》《平民孤儿传》、中医学《气血论》《氧自由基对人体的危害》、玄学《周易参同契浅释》《易经新注》、佛学《信愿行大成就》;在《抚河》文学杂志发表过诗歌《咏江西》《二月的夜晚》。
作者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