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宾老师
●支海军(江西)
武宾老师今年已经有七十多岁了,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抚州市作家协会会员,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但他从小痴迷文学艺术。几十年来,坚持白天拿锄头,晚上啃笔头,田耕笔耕两不误。到目前为止,已经在各大报刊杂志发表了文艺作品1200多篇,新闻作品4600多篇,并且出版了个人文集《双耕曲》和《民间故事》。
武宾老师对文学的梦想非常执着,并且孜孜不倦地在追梦路上一路前行,奋力书写。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白天拿锄头,晚上啃笔头,寒来暑往,不改初心。作为一个农民,能够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一直坚持辛苦的劳动之后潜下心来创作,并取得丰硕成果,实在不易,实在可贵,实在难得,应该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敬重!
武宾老师生活非常不容易,他没有当过官,没有做过工,没有做过生意,只靠十来亩薄田维持生计。七十多岁的老人,还是住在比较破烂的木屋里。在武宾老师的村庄上,他的房子最老,最旧,最破了。尽管这样,武宾老师也没有放弃过文学梦想,持之以恒,努力到现在,实在是可敬,可赞!
武宾老师曾经在自己的《双耕曲》一书里这样写道:“自我懂事到如今的不惑之年,让我痛心疾首,难于忍受的不是贫病交迫,不是被情所困失魂落魄,而是受人讥讽,至今我还耿耿于怀。”“人生荣辱变幻莫测,惟有人的志向,奋斗目标以及人的尊严不可任意改变,更不可丢弃。只有经受了这样或那样的生活磨砺,人生才会变得充实,有价值。”“我是一个穷酸秀才,一生命运坎坷,虽已进入不惑之年,但还是一事无成。我虽然对烟、酒、牌、色不敢沾边,又不善言词和交际,但唯独爱书如命,且情有独钟,并视为我的第二生命。她是我的精神支柱,生命寄托,多少年来是用书来打发我那十分贫困、艰辛、孤独、单调的田园生活……”都说言为心声,可见武宾老师是一个淡泊名利,勤奋好学的人。
十年磨一剑,经过十年的努力,终于在2017年,武宾老师的第二本个人文集《民间故事》顺利出版了。
民间故事,顾名思义来自民间,必须深入大小村寨采访才能写出来。武宾老师为了这本书里面精彩的民间故事,他会经常背着一个包,翻山越岭,在羊肠小道上用脚去丈量着每一寸土地,或顶着烈日,或冒着严寒,或披星戴月,尽管这样万分辛苦,辛苦后又没有劳务费,也没有高额的稿费,他不但没有怨言,而且还乐而不疲的去干这些事。原因很简单,仅仅是为了爱好,为了让那些尘封的历史不再湮灭,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搜集,去整理,去发表这些民间故事。武宾老师认为民间故事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个人有这个责任,有这个义务去把在当地听到的民间故事好好的写下来,传承下去。
在这种思想的作用下,《民间故事》中的上百个精彩的民间故事才能够和广大读者见面。如《颜真卿麻姑山上留两瑰宝》《万年桥聚星塔传奇》《邓福赛力得娇妻》《芙蓉寺与十八罗汉》《胡娘子传奇》《罗仙与三亭四桥》等等,书里面的故事个个都精彩,篇篇都好看。
这些民间故事都是经过几百年、上千年的积淀而成,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武宾老师以神话的形式或浪漫主义的手法,写出古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民间故事是流传于民间,借讲故事的形式来抒发老百姓心里的善恶美丑,借讲故事来达到惩恶扬善目的。它们教给人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把勇敢和智慧传递给了当今的我们,把欢乐和爱注入我们的心中。非常感谢武宾老师为广大读者所做的一切!
作者简介
支海军,笔名青白,法名如军,江西临川人。抚州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家故事》编委,酷爱读书写作,从学期间学孙敬“悬梁”,学苏秦“刺股”,长大后不愿与人结交、言语,闭门读书,胡写乱作,自娱自乐。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高山上的生活》《情与爱的取舍》《浪子悲剧》、短篇小说《狠心的女人》《平民孤儿传》、中医学《气血论》《氧自由基对人体的危害》、玄学《周易参同契浅释》《易经新注》、佛学《信愿行大成就》;在《抚河》文学杂志发表过诗歌《咏江西》《二月的夜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