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子学画得了奖
文/李建印
孙子得奖了,而且是“第二十五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的奖项。尽管只是个三等奖,但在我心里特别重要。
孙子得了奖,没有张扬,是我回家时发现的。左看看,右瞅瞅,货真价实。是中国儿童中心主办,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下属单位联合举办。对正上幼儿园的孙子是鼓励,对我来说,则产生些许粗浅的看法。
幼儿心中的世界是多样的。我先后多次陪孙子去“缤纷鸟”学习,站在教室外通过窗子或视频监控系统观看过他们的学习过程,特别是每节课结束时家长可以进去几分钟,听取孙子向老师和同学们介绍自己作品,当时考虑和追求效果。通过看作业听介绍以及老师教学与点评,从而了解到,五、六岁的小孩,他们的内心世界美好多样,每次作业都能用不同题材,从不同角度,选不同元素表达自己想法。有现实中的人物、动物、植物,有看到过的事物,有听到过的情节。有大自然中所见,有书本上所学,大多数则是动画片、贴纸上的情景、人物。不管是力大无比的武士,足智多谋的领军,还是蓝天白云,大海帆船,或者是高速汽车、宇宙飞船;不论是坚固牢靠的城堡、无所不能的兵器、变幻莫测的装备,还是持甲披锐的人物,项项、件件、个个、时时,在他心目中都无所不包,无所不能。阳光、大地、河流、草原、沙漠等等,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在他稚嫩的笔触下,都是那么的丰富和美好。
幼儿爱好的培养是长期的。儿子夫妇让我接送孙子学画画,我由开始被动接受,转而有所了解,进而积极支持,也是经历了过程的。孙子由新颖到好奇到专注,也经历了较长的过程。大人可以给他准备画包、画本、画笔和水彩以及袖套,还有穿的罩衫样围裙,可以送他进入教室,可以满足他一时的好奇与冲动,你不可能一次交给他爱好;你可以把他送进教室,你如何让孙子把美术走到心里;你可以帮老师为孙子选定坐位,但不可以让他一次坐或站两小时集中精力作业作画,创作创新。一次又一次,从春到冬,紧紧张张从幼儿园接出,急急忙忙向教学点赶赴,仓仓促促进教室里学习,孙子聚精会神去学习画作……。二年多的星期五晚上,基木培养了他初步爱好。如果说注意力是心灵的窗户,那爱好无疑是进步的开端。
幼儿需要的环境是宽松的。在我的知识里,学美术是一件特别枯燥乏味单调的事,既需要对事物全面而细致入微的观察,又需要对事物动与静、快与慢、多与少、主与次的思考,还需要对下笔用墨的虚与实、轻与重、浓与淡的探索,也需要对光的亮与暗、密与疏、远与近的研究。尤其需要执着与坚持,不论是一笔一划的运用,一纸一墨的区分,一枝一叶的描绘,一红一黑的着色,肯定是苦功夫,长功夫,慢功夫。抱着这样的心理去观察,才知道事情并不是这样。“缤纷鸟”的学习,鼓励小孩想法多,具体传授技法少;打开小孩天窗多,划定具体框框少;倾听小孩表述多,约束学生行为少;对幼儿相互看创造,横向不比较;作业规定题目,幼儿自定要素等等,真正是给了幼儿宽松的环境,让他们在大自然中去选择,在已有知识中去比较,在不断增进自信中去成才,或者是掌握一门生活与成长的技巧。
幼儿天赋的发现是必须的。孙子学画画我起先持怀疑态度,因为我在美术方面是一张白纸,但没有可能做出更新更美的图画。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十二年时间里,只写过“工业化”三个美术字,没画过一张画,没完成一次作业。后来几十年参谋生涯,学会的“读、记、传、写、画、算”,是参谋业务“六会基本功,画的图都是作战训练演习考核的文书,与这种美术几无关联。儿子对美术可能是子承父业,多少强一点,也没发现他的爱好和天赋。老伴和儿媳显然比我们强,一代比一代强。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条件改善,媒介增多,培养加强,也激发了后辈们的天赋。既为社会培养人才,又为个人掌握本领,还为家庭增加荣耀,更重要的是满足了一个经常接送孙子学习爷爷的虚荣。
万物美好在笔下,无限努力聚纸上。掌握画画的本领,写好人生的文章。努力!努力!再努力!荣光!荣光!再荣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