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扶风宝地游

文/吕松柏

扶风这块宝地,曾经是道教文化活动生存成长、发扬光大的传播之地,是道教文化繁荣之地,盛行之地,也是道教文化活动至今存留之地。扶风境内的三山与三霄的传说,至今涓涓流传,扶风城关镇牛家村的老君殿,至今巍然屹立;扶风县城的城隍庙,至今煜煜生辉;张三丰曾经居住修炼居住的景福宫,如今成为七星河湿地公园中的一个景点;扶风段家镇青龙山的索姑庙会,至今香火旺盛;扶风民间的念经习俗,依然随处可见……
纵观这些遗迹,不论是从神仙到凡人,从古代到现今,从山川到平原,从官宦到最下层老百姓,都有道教文化活动的身影,都有道教文化活动的痕迹,都有道教文化活动的遗存,都有道教文化活动的美丽传说。而郭多武先生近年来在子牙岭上辛勤耕耘,挖掘经营道教文化遗踪,无疑是在操作着一件具有深刻内含的工作,进行着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事业,继承和发扬着道教文化在扶风的传承,他的勤奋与努力,也必将取得丰硕的成果。
心境

文/何俊峰

阳光晴好的日子,喝茶读书;无人打扰的时光,静静呆着,多么美好。还好,我们有诗词,繁忙时,来诗词里放松一下,感受山水人生,感受闲适生活。在诗词中,那一言一诗皆是悠闲的心境,那一山一水皆是悠闲的人生。那诗中山水和人物,皇帝和隐士,而今也已如梦一般消失,只留下空名而已。只有远山连绵,重峦叠嶂;山间白云,缭绕变幻;晓山晨曦,青翠欲滴。再厉害的人物,最后都归于尘土,只有山水永恒。爱一个人,攀一座山,追一次梦,活得像自己就好。

心中闲适的人,看到最简单的风景,依然会感受到美与悠闲。你若悠闲,处处可观。这个世界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无钱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人生的路,走走停停是一种闲适,边走边看是一种优雅,边走边忘是一种豁达。唯有心静,身外的繁华才不至于扭曲和浮躁,才能倾听到内心真实的声音。放下繁忙,拥抱闲适,太过执着,是一种痛苦。把心放平,一切会风平浪静;把心放下,一切会淡然平静;若不执著于快乐,快乐会自然而来;若不逃避于痛苦,痛苦会自然远离。

无论压力有多大每个人都能坚持到夜晚的到来,无论有多艰难,每个人都能完成一天的工作。每个人都能开心、闲适的生活,满怀爱心,简简单单,直到太阳落下。这就是人生的真谛。往事如风,带走了如花的青春,吹散了满天的浮云。失去的,再也无法挽回;流走的,成为生命里的过往。当所有的波澜起伏风平浪静,我用闲适淡然面对余生。

2021年5月15日星期六雨
一幅古老的庄园画

文/ 冯捷

门敝开着。静而超然。像一幅古老庄园的油画。给人很多联想。
我一边听母亲讲叙着陈年往事,讲叙着她的童年故事,遥远而深邃,一边研磨。然后,描画。
你看到的,是满目怡静,恬美;而看不到的,却是一首灵魂深处的长诗。
母亲讲述的我们曾经的家园,是一个深宅大院。除了北方特有的那种高大的青砖瓦房,还有院后一片片麦场、菜园,又一片片的树林。
我们家的树林很深,深得没有尽头。
你只能看到树的枝杈繁乱地向四面伸展着。矮下来的地方,是一汪碧水,是一丛丛灌木。阳光照射在林中空地上,树叶和芦苇便会闪出摇曳的光斑。隔着树林和麦场的,是用木板条和杨柳条钉起的长长的围墙。
我家的大门,是红漆高门。却裸露着粗糙大气的木纹,朴拙而厚实,大概也代表了我家特色的朴素的审美。然后。
然后,是我家的院落。院落里洒满月光,还有⋯⋯还有母亲少女时代的梦想吧?
你看到的,是我一边听讲一边描画的怡静,恬美;而看不到的,却是灵魂深处的一首长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