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刊所载,玉耶石耶,评以试之,故名“每周试玉”。《诗经》有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玉润光华,申发将利于欣赏;玉瑕微疵,点到或益于成器。诗友切磋,交流碰撞,集思广益,是所望也。评者公心,诗家平心,读者赏心,编者用心,持此四心,共襄雅事,岂不快哉!本期小楼《每周试玉》栏目,邀请嘉宾在【小楼周刊(237):2021年第十九期】中,自选数首点评并刊出。(有自愿参加小楼【每周试玉】栏目者,请先关注公众号,由下期嘉宾从每期周刊或者周刊后面留言,自选数首点评并在小楼所有平台刊出。小楼各类点评作品会选用在《中华诗教》纸刊上固定的【小楼荐诗】栏目组刊出。如有异议的诗友请留言跟小编联系。)

雷海基点评:前三句都是铺垫,着力于寒冷,最后一句写鸟在树杪上放声高唱。先抑后扬,有如射箭,弓先后拉,拉越狠,力越大,箭飞越远。“游稀”改“人稀”是否更确切。楚家冲点评:此绝轻灵,晨中所见,深冬雪后静穆,蕭疏。唯枝头喜鹊不畏寒冷。在深冬的晨风中高唱。既示鸟儿对生活的热爱。这一曲高歌打破了冬深的沈寂,顿感生机。面与点的合理安排,静萧疏与秀高声的反差,有画面,有氛围,可感可品。
张春义点评:通过前三句蓄势,已为描写古柏铺平垫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咏叹之由用以扣题。王海亮点评:日月升沉,时间维度,参天枝干,空间维度。顶天立地阅古知今形象已出。五千年只此一株,阅尽沧桑,格外孤独。
雷海基点评:上联着意营造梧桐树的阳光雄壮形象,为后面的抒情准备。随后举一例证明,被拦腰一刀,不仅未屈服,枝叶还长得更快,更茂盛。经典的艺术手法。
雷海基点评:上联两句各有事理,下联写花,花有情意。但上下联似有离的感觉,与池亭有多少关系呢?
雷海基点评:诗上联描写比较形象,借打伞写出了父爱,但下联用力过度,未能恰当配合。“父亲身透冰凉水,只手仍撑一片天。”这样是否自然些。
雷海基点评:读诗不仅领会其中的意蕴,也感受透露的气韵。这首小诗有着雄浑之气,读来提神壮气。上联上句用“小小”和“一”两个最小数,对下句的“百载”最大数,有雄健之风。下联继承用“万卷”结束,将豪迈气推高一层,下联两句用流水式,将雄健高潮保持在谢幕之时,余韵不尽。营造雄浑之气历来是诗家的一种艺术追求。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被后世视为天下第一七绝,与其雄浑气象有关。
雷海基点评:前六句入戏,最后两句出戏。入戏展现了戏的精彩纷呈,出戏道出了人们对历史的态度,戏演的是加工了的历史故事,而对真实的历史,有谁是认真的,读者属于哪一类呢?
张春义点评:退之,韩愈字。韩愈曾作“芍药”一诗,其中有“浩态狂香昔未逢”之句。整首诗围绕主题展开,情真而又蕴藉。
满庭芳·辛丑三月二十儿子于杭州大婚礼成作长短句以咏绕郭荷风,拂城竹语,宋词都里多情。画桥烟柳,花坞起争莺。十里连堤雨霁,雕栏外,鸥鹭交盟。长焦里、佳人才子,执手向春行。良辰天自许,群贤毕至,芳酒深倾。漫留得、吴歌越袂轻盈。别有江湖气象,望不尽、一派澄明。微风起、庭柯桂子,叶底发新青。张春义点评:起拍句“绕郭荷风,拂城竹语,宋词都里多情”,典雅含蓄。上阙由西湖美景进而引出婚礼现场,虚实双关,前后相顾。接下来将情怀融入景色之间,层次递进,井然不紊,而欣喜之意也就尽在其中了。
楚家冲点评:写环卫工人,正能量,不仅指题材,而是指诗人对人物的塑造;环卫工人对工作的认真,不虚程;对生活的热爱,那不离口的歌声;和乐观的心态,那春风四季的心胸。这样有生活,有态度,有温度的诗一定要赞!
楚家冲点评:此律写出了作客时的惬意与东家人的热情好客。起联着眼于大景,写旧戚府的风貌,水绕城山村,村飞细雨,既秀丽又悠闲。承联落笔于近景,调动视觉与听觉,见来客之心境。转两联生动。有细节,见主人之热情,场面真似亲历,如见如感。颇见功力。结联另出新景,既觉主人待客之殷勤,又感客恋恋不意归去。好味,乐而忘蜀矣。
王海亮点评:近观远望,车行不止。景色参差,引人入胜。“千峰春树绿,一路子规啼”,心情大好。白描手法,清新自然。
王海亮点评:“赶春千里远,筑爱一堂深”,语短情长,千里远,是为春归,一堂深,是为育儿,老燕不辞劳苦辛勤付出姿态尽显。
王海亮点评:春光已任性,诗人能不任性?于是不管风雨前来,在这乡村野地,桃花三月,尽情释放。于温文尔雅中见豪情。雷海基 江西进贤人,军旅诗人,诗词评论家,任《中华诗词》等多家诗刊评论嘉宾,全国第七届华夏诗词奖优秀论文奖获得者,著有《诗词快速入门指导》《古今名家论诗词语录》《好诗创作谈》。

张春义 笔名东方麓台。现就职于某建筑施工企业,《小楼听雨》诗词平台评论委员。
楚家冲 本名李兴旺,湖南岳阳人。中华诗词诗词学会会员、太行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华诗词网、中华诗词论坛特聘高级顾问,为社发起人,吴门诗社副社长,《小楼听雨》诗词平台评论委员。王海亮 河北人,字韬庵,网名海天一。子曰诗社、封龙诗社、半亩塘诗社成员,《小楼听雨》诗词平台评论委员。曾获2015年《诗刊》年度青年诗词奖。编辑/章雪芳 校对/冯 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