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目录
●好诗欣赏●
张二棍丨有间小屋
●同题集束●
02 蔡国文……夏夜
03 邓明霞……夏夜絮语
04 鲁杰红…夏夜微凉
05 丁大伟……梦父亲
06 喻菊花…母亲的微笑
07 烟雨凡尘……老屋
08 一叶秋黄……老屋
09 高林……守候
10 艾德超…夏日凉椅和蒲扇
11 叶逢春……那把蒲扇
12 张成林……小诗一束
13 春暖花开……迹象
14 马虹…初夏走过小巷
15 王小玲……过往
17 陆建军……巷
18 周湘……马头墙下
19 碧山云水间…竹椅
20 王翎…忆老屋
21 小木……童谣
●诗词园●
01 丁大伟…母亲节感赋
02 郑继梅……老屋
03 刘仕勇…古诗两首
04 王五……碟恋花
05 杨凌霞……老屋

好诗欣赏
◎有间小屋
文/张二棍
要秋阳铺开,丝绸般温存
要廊前几竿竹,栉风沐雨
要窗下一丛花,招蜂引蝶
要一个羞涩的女人
煮饭,缝补,唤我二棍
要一个胖胖的丫头
把自己弄的脏兮兮
要她爬到桑树上
看我披着暮色归来
要有间小屋
站在冬天的辽阔里
顶着厚厚的茅草
天青,地白,
要扫尽门前雪,洒下半碗米
要把烟囱修的高一点
要一群好客的麻雀
领回一个腊月赶路的穷人
要他暖一暖,再上路
张二棍,本名张常春,1982年生,山西忻州人,著名青年诗人。现就职于某地质队。2010年开始创作诗歌,有诗歌散见于多种刊物及选本。出版有诗集《旷野》。曾参加诗刊社31届青春诗会,现为山西文学院签约作家。

同题集束
那把竹椅我会坐上去
文/姜长虹
一幅水墨
泼洒的夏夜
四周溅起月光
和磕磕碰碰的老年斑
有两种画外音
一把蒲扇摇落的咳嗽
一棵老树种养的蝉鸣
有两个画外人
一个逃出村庄打工的男人
一个进屋加衣续茶的父亲
那把竹椅凉了
不管赚钱不赚钱
回家之后
我会替父亲坐上去
我会替父亲坐上去
不开灯
月亮照人

夏夜
文/蔡国文
月亮长了毛
大水要淹桥
儿时的歌谣记得牢
凉床边
母亲不停地挥动蒲扇
为我送风
生怕我被蚊虫咬
大树下
父亲吹着箫
声音悲凉
鸟儿静悄悄
虫儿跟着节奏叫
听着摇篮曲般的箫声
我很快进入梦乡
脚一提
南塆北塆四处飘

夏夜絮语
文/邓明霞
小屋的窗外
跨越记忆的航线
那把凉椅
童年的摇篮
盛满爱的思念
摇椅上坐着的人
成为了故事
空空的剩下
孤单的蒲扇
靠着凉椅
慢慢的回忆
夜静悄悄的
不甘寂寞的婵儿
在树枝上不停的鸣叫
父亲坐在凉椅上
摇着扇子
给我们讲故事
驱赶蚊子
还不停的望着
布满星星的天空
数着星星的夜晚
皎洁清幽的月亮
陪我们眨着眼睛
欢乐的摇篮
在童话故事中
陪着父亲
度过清凉的夏夜
萤火虫飞满天空
树枝上的婵儿
也不停的絮语
夏夜里清婉的诗曲
我们的思绪
拉长的声音
飘向遥远的山谷

夏夜微凉
文/鲁杰红
一
新买的蒲扇
包了个滚边
母亲说
这样才用得长久
想来应如是
母亲走了
蒲扇还在
二
蒲扇摇动清风
摇动月华
摇落星星点点的梦呓
夏夜微凉
三
躺椅坐久了
摩挲出釉色
泛着时光的影
躺在摇椅上抽烟
喝茶 听收音机
那是父亲的最爱
四
父亲临走前必是要
躺在这摇椅上才安心
久卧病榻的人有他自己的执念
仿佛摇椅可以抖落沉疴
我知道他的不舍
如果能够 我多想
向上天祈求一段时光
叫永远
五
我以为旧物件里
藏着一个人的魂灵
睹物思人
每每泪落如雨
恍惚又听到
母亲驱蚊赶扇的声音
父亲躺在摇椅上闭目养神
手指随着收音机的曲音
自在的敲击着节拍
间或摇椅的咿呀声 有韵的
一切宛如天籁
渐行渐近
渐行渐远……

梦父亲
文/丁大伟(湖北安陆)
父亲,昨夜我又梦见了你
梦见你
和往常一样坐在一起
你没有离去
你坐在竹椅子上
和日常生活坐在一起
你一边修着七十七岁的指甲和老茧
一边和我们说着家事和我们几个兄弟姐妹
不那么和睦的
烦心事
你呷一口茶微笑一下
叹息一下猛声咳嗽一下
我醒来只见竹椅上放着一把扇子
而见不到你
原来是我在午夜咳出了父亲的梦

母亲的微笑
文/喻菊花
盛夏悄悄来到
妈妈忙完琐事
手执蒲扇
坐上竹椅
面带微笑
儿女们看着妈妈
高兴得不得了
一盏煤油灯
照亮了孩子们的
梦想
念书声
似把妈妈的
心田浇
笔里有妈妈的蓝图
声中有妈妈的期盼
更有妈妈的骄傲
她苦苦地劳作
就是想让每个
孩子上学
让文字带着
孩子起跑
妈妈的微笑
甜美无比
妈妈的形象
堪比天高
那张竹椅
那把蒲扇
那慈祥的笑容
从未消失
一直在我脑海里萦绕

老屋
文/烟雨凡尘(湖北)
你谢幕的造型,怎么看
都是沧桑的姿势
依旧潜意识,守望
那段风干的,质朴的情节
懂你,小巷里的梦幻
蜕变,让收敛的瓦楞
为最后的舞台延宕一程
算是给青春作一次祭奠
南来北往的风,以及鸟
拾掇你斑驳的门锁
只须一把蒲扇,或一张竹椅
就能在怀旧的词章里
读出一轮父辈们的风采
如此,已对得起
喂养你的节气,以及
墙根下的泥土

老屋
文/一叶秋黄
山那边,皂荚树垂挂着薄暮
一条山路延伸到故事里
不经意讲出
椅上坐着是一本厚重的族谱
所有的人都活着
却,彼此不知对方的名字
蒲扇在等摇过的人
靠炊烟支撑烟火
淡淡的微笑已经失去应有的春天
就像风化的土墙
莫名地站起一株瓦松
我知道,门前的浅溪承载不起贫穷
苦难已经老去
吱咯的门声,在
敲打褪废的灵魂

守候
文/高林
一棵老杨树
独自站在大门口
不知站了多少个春秋
树干深深浅浅的折皱
象母亲长满老茧的手
苍老的手指
梳理我漂泊的情感
抚慰我流浪已久
疲倦的心灵
清汤面的香味
常常惊醒唾液
老母亲的呼唤
穿过府河大堤
穿越一生时光
我在异乡的尘埃里
聆听遥远的呼唤
回归的脚步愈发沉重
村头老屋依然还在
竹椅和蒲扇怀念着主人
记忆中我正当年少
老去的是那棵老杨树
不老的是母亲的守候

夏日凉椅和蒲扇
文/艾德超
凉椅蒲扇在夏天听到这个名儿
就有几分凉意和惬意
白天娇阳似火
蝉声最响的时候
父亲拿着蒲扇扳着凉椅靠在凉椅上
眯一会打盹儿
精气神足
晚上晚风徐徐
父亲摇着蒲扇板着凉椅到村头
与邻居聊到半夜
阵阵凉风扑面而来空气中夾杂着淡淡草花芬芳
流水潺潺声不断
蛐蛐渐近渐远的叫声悠扬夜空
萤火虫从人们头上闪闪飞过
河道旁禾场上柳树下
人们手摇蒲扇躺在凉椅上
微闭双眼摇晃着手中蒲扇漫不经心
岁月长河的阵阵往事呈浮在眼前
那些魂牵梦绕的乡音乡情随着老蒲扇的轻轻摇动
穿过尘封的记忆
在脑海中荡漾起圈圈片片
一张凉椅一把蒲扇摇出的是浓浓的亲情浓浓的乡音
是对家乡生活永久思念和相思之情
啊凉椅蒲扇虽远离了我们生活但依然叫人怀念

那把蒲扇
文/叶逢春
院子里有位艾大爷
常常微笑着
摸摸这个孩子的头
摸摸那个孩子的头
有时又像个坏人,像尊门神
哪个孩子爬树
哪个孩子玩水
他会用扇柄敲脑袋打屁股
艾大爷的那把蒲扇
仿佛不是用来驱赶蚊子的
时而搧出孙猴子
时而搧出诸葛亮
把我们一天天搧大
却把自己搧去了远方
那把蒲扇,那把太师椅
成了我们心中永恒的雕像

文/张成林
1老屋
老屋老了
风雨一来
门窗就不住地咳嗽
一咳 梦中的蛛网
一抖一抖 扯得心生痛
2蒲扇
树荫下 三个老人
手握同一话柄
聊天气
聊空调
3凉椅
几根瘦骨
撑起一个硬道理――
心静 自然凉
4夏夜
一个捉萤火虫的小男孩
被一声蛙鸣 猛地绊了一跤
手一扬 把一盘糖果
打翻 撒满了银河

迹象
文/春暖花开
蒲扇踮起脚尖
倚附着竹椅
是夏天看见的迹象
你懵懂的也许是它们身后的一扇门
或者近旁的一棵树
蒲扇洁白
装得下少年的烦恼
它吹拂你,像一朵莲花
竹椅当然是宝座了
它们之间
慵懒站起来指给你看一些热烈的事物
门内赤裸的
曾经是一棵树的生物学启蒙

初夏走过小巷
文/马虹
初夏,是从小巷那头来的
那时夕阳如金,洒在老屋的门口
丝丝绵绵的风,从黛青色的瓦顶摩挲而下
充满了温暖的回忆
朴实的梧桐树,让你靠得更近
玩一个蒲扇的游戏
坐在门口的摇椅上
摇醒一个叫做“年轮”的东西
暮色中的鸟鸣,从头顶飞过
初夏走进小巷,从那头来到这头
心底的故事,已被触动

过往
文/王小玲
一条通往府河的小巷
一个坐在竹椅上的老人
一把摇动夏风的蒲扇
还有一个你看不见的
对面
一面不知道哪个朝代遗留的古城墙
日光路灯交替跟城墙说话
城墙静处在无数个黑夜里
只是在一些温润的日子里
长出绿绿的苔
算作是它的回答
它们看着那个老人
由青春到白发
老人
戴着老花镜
在那里研究一本关于岁月的书
不信你上前看看
一定是那些关于穿梭的历史
那些让你感叹的过往

我们都会变成天上的星星
文/叶建明
竹椅的温馨早已荡然无存
我想借几丝微凉
点亮童年夏天的夜
萤火虫早已被路灯替代
手摇扇早已被空调替代
爷爷早已被天上的星星替代
“如果有棵很高很高的树
我会爬上天空把星星摘给你“
童年的温馨瞬间被一股酸楚替代

巷
文/陆建军
说好等你老了一起纳凉
某一个仲夏
青年人和老年人
去了各自该去的地方
午后阳光
拖走巷口槐树树荫下的老街
一寸一寸流远
堆砌的承诺和青石板一起
填进明朝时期的双眼井
楚河汉界厮杀声里
围观的人一年比一年萧条
从街头能传到街尾的自行车铃声
缩写成瘦骨嶙峋的回忆
留下巷口竹椅上强撑的蒲扇
在高楼和陋巷之间踟蹰

马头墙下
文/周湘
马头墙下
竹椅上坐着中年时的太祖母
手执蒲扇摇啊摇
把小儿子摇到了新四军五师
摇啊摇 摇来了战士阵亡的烈属证
马头墙下
竹椅上坐着老年的太祖母
手执蒲扇摇啊摇
把没有父爱的孙子孙女
摇成了家庭美满
事业有成
马头墙下
竹椅上坐着暮年时的太祖母
手执蒲扇摇啊摇
摇过了春夏秋冬
摇大了一群曾孙
如今 马头墙竹椅蒲扇
连着太祖母的灵魂
一起向天空升腾
可动感的蒲扇
一直刻在曾孙们的心中

竹 椅
文/碧山云水间
为妈送葬的那天
我要将这把竹椅烧掉
可哥硬生生地把它留下
你说妈坐在竹椅上纺纱
为我准备学费
坐在竹椅上做针线
为我们补衣服
哪怕是一条汗巾
妈也是坐在上面
补了又补
你还告诉我
妈抱着我喂药
坐在竹椅上
眼泪不住往下掉
四十多年
那把竹椅
我早已忘了
冬日凌晨
电话那头说
哥走了
坐在大门外的竹椅上
村上人不敢动他
说是要等我
我以最快的速度回到老屋
只见哥坐在竹椅上
很坦然 很安详
跟活着没有两样
你把孩子们抚大
都在外面出息了
你又把老伴送下了土
昨天夜里
你是在望孩子们
还是在数星星
星星里是不是找到亲人
是不是想把这竹椅送给你最敬的人
青烟袅起
我要用我的眼泪
和着竹椅

忆 老 屋
文/王翎
1椅与扇
蒲扇的孤独
清风不懂
竹椅给的温暖
如同儿时
妈妈柔软的
怀抱
2树
年轮不再重要
曾经的青翠
已变得沧桑
纵然腰身不再挺拔
依旧要将岁月
守望
3墙
童年的画板
被时光变得斑驳
梦想曾在这里启航
当暮色渐蓝
在温柔的月光里
我将昨日的影子
找寻

童谣
文/小木
"月亮哥哥跟我走,走到
河边卖笆篓……
风一吹
星星就会摇晃
奶奶的蒲扇也跟着摇
摇来很多眨着眼睛的童谣
月光真年青
一绺秀发贴着我们的脸
天空离得近
竹椅踮踮脚尖
就到了王母娘娘跟前
槐树像座花果山
栖着无数孙悟空
拔一根槐花,就是五光十色的梦
梦里我们跟着萤火虫追
抱着槐花笑
直到月亮笑弯了腰
槐树笑驼了背
那根檀香木的拐杖

诗词园
母亲节感赋
文/丁大伟(湖北安陆)
每逢佳节动予心,厚泽常思慈母恩。
十月怀胎孕儿长,廿年抚育倍艰辛。
而今子大娘亲老,白发衰颜缠病身。
孝道欲行当及早,免存愧疚作悲文。

【虞美人】•老屋(双调五十六字)
文/郑继梅(湖北)
山乡暑月东方晓,
草长蝇飞扰。
屋前昨夜笑声洪,
谈古论今春去影如风。
扇来郁解人间梦,
光驻清荫送。
斗移物转太匆匆,
刹那芳华唯剩夕阳红。
2021.05.07

古体诗二首
刘仕勇(湖北安陆)
一 五古•扇子
“扇子扇轻风,夏时握手中。
年年有六月,夜夜打蚊虫。"
一首小民谣,颂扇情意浓。
触物寄深情,梦回旧时空。
家家不离它,形状各不同。
贵妇用绸绣,草编随大众。
农村花样多,荷叶宜可用。
时代向前进,旧扇不见踪。
视物忆历史,莫忘昔时功。
创造新生活,喜圆中国梦。
二 七古•椅子
这个家具真稀奇,供人坐躺好休息。
劳累依其咪一会,消除体困和肌疲。
来客请入屋里坐,奉椅当然属第一。
晏请宾客厅堂里,贵宾一定坐上席。
孝敬父母日常用,家中得有安歇椅。
能睡能躺能折叠,侍候病者得适宜。
学习办公开会议,凡是有人都不离。
为人服务终生伴,如同吃饭和穿衣。
软硬高低要适度,科学合理护身体。
目视伙伴倍亲切,与君共叙常友谊。

蝶恋花
文/王五
新暑微凉荫树影。老墙斑斑,漏日悄悄映。蒲扇弃得人往事,又将竹椅阶前横。
小院浅深无风定。知否今时,可意斟春茗。何处言欢闲此处,半依寥寞半依静。

蒲扇
文/杨凌霞
扇子手中舞,门前溪水流。
花香夏韵色,鸟语岭峦幽。
山水竹林苑,林涛谷涧悠。
风清凉爽续,蒲扇载千秋。

相约来吧
让心灵在这里行走🏃🏃🏃
下期诗题:看图写诗(如下图)

推出时间:5月25日
收稿微信:18971965918
格式及要求:
1 诗题+作者+正文+简介
2 诗题无须使用书名号或其它符号
3 诗行之间无须间距
4 禁涉及政治,色情,负能量的
5 请彻底消灭错别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