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小树林

小树林其实不是一片树林,而是我老家房后的一个沙丘,沙丘上原来有两棵大柳树,其中有一棵因遭雷击而枯死,树干一侧焦黑,树心空了,树皮大部分脱落,裸露出黄褐色的木质,树的直径约一米左右,高约十五六米,从远处看就像一座雕塑。另一棵大树则根深叶茂,树干直而粗状,树围很大,三个大人展臂都抱不住,树冠茂密,半径在十七八米左右,远看像个大雨伞,树枝非常粗状,横着向外沿伸,其中树干东侧的一根大树枝向下斜长并弯曲,离地面约三米多高,树高约六层楼高,树头型圆周正,十分状观,在我的记忆中好像再也没见过如此之大而美丽的柳树了。

据父亲讲,小树林在他十三四岁的时候就有了,那时这两棵树长的不是很大 ,还有些小树,故而得名——小树林。随着岁月流逝,其它树都不复存在了,只留下了这两棵树。由于沙土地很适合柳树生长,地下水又很丰富,所以,养份充足,树长的很快,而且越长越大。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就长成了参天大树。

这棵大树,在我们当地成了一个地标,由于此树又高又大,在几十里外的白于山上都能望见此树,如果白天有人迷了路,找到了大树就等于找到了回家的路,所以在当地,此树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有的人还说这棵树是棵神树,因为从来没有见到过比此树更大的柳树了。就柳树而言,生命力不是很強,大几十年后大部分都会枯死,而这棵柳树与别的柳树不一样,好像永远也不会枯死,而是越长越旺。如果此树不被砍伐的话,距今的树龄应该在百年以上了。

小时候,经常在这棵树下玩耍,捡掉下来的干树枝,背回家饶火做饭,有时与哥哥和同村的小伙伴们,在树下观鸟。由于树太大太粗,人若顺着树干往上爬是爬不上去的,所以有好多种鸟在这棵树冠上垒窝,栖息繁殖,很是安全。树上常见的鸟有老鹰、小黄鹰、乌鸦、喜鹊、布谷鸟、猫头鹰,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小鸟等。

到了夏天,经常与哥哥一起上树掏乌蛋,由于树干太粗,徒手无法攀爬,只有在距地面三米左右的枝叉弯曲部处,将板车立起,作为梯子达在在树枝上,顺着树枝爬上大树。掏鸟蛋有时也极具危险性,掏一般小鸟窝比较容易,大乌窝就不一样了,尤其是老鹰窝,很大,用枝条和杂草垒达而成,高约一米左右,圆型状,手很难伸入鸟窝,关健是老鹰护窝,有时还会抓伤人,再个就是怕因遭老鹰攻击受惊而失手迭落。老鹰蛋型同鹅蛋大小,麻红色,很漂亮。在这棵树上,经常还能看到老鹰刁着野兔、蛇等猎物,达在树叉上,同时还能看到不同的鸟在树冠中穿梭,老鹰和小黄鹰在天空中盘旋鸣叫,给人一种很原始的感觉。那时和现在不一样,没有保护动物的意识,放在现在就不会那么干了。

在我的记忆里,小树林还发生过一些不少的故事,除了儿时与玩伴发生的一些有有趣的事情外,印象比较深的有三件。一是村里一对小夫妻闹矛盾打架,妻子为了吓唬丈夫,手拿驴缰绳,跑到小树林那棵大树下去寻死上吊,村里的一些大人见状去帮助劝说,还有一些小朋友跟着看热闹。二是伐树,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生产队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新修水利,打锅锥井,需要木板,时任生产队的队长,想到了小树林的那棵大树,便召开村委会议,商量伐这棵大树,当时有人提出说不要伐这棵大树,说伐了不好,还说这棵树的心可能空了,没多少利用价值,结果队长还是执意要伐这棵大树。伐树时,由于树太粗,根系发达而且根扎的很深,于是为了方便伐树,十几个社员,在树周围挖了个大圆坑,并请了一个姓窦的木匠开始据树,据了一天没据透,第二天接着据,当据透后,树还是不倒,仍平稳的座在树桩上,推也推不倒,最后没办法,在树枝上拴上绳索,再由几十个人喊着号子往倒拉,这才将树放倒,然后由窦木匠把大树据成数段,再改成木板。在据树前好多人说,此树心肯定腐空了,结果树心一点没腐,木质非常好。奇怪的是,伐树后出现一些怪异的事,有人议论纷纷……什么事呢?伐树后主张伐树的生产队长生病了,而且病情越来越严重,大约过了不到两年,生产队长不治身亡,后来听说又过了一两年后伐树的窦木匠也死了。这就有好多人说:"此树是神树,当初不该伐,遭报应了"等等,是不是这回事,谁也说不清,但不管怎么说,与伐树有关的两个主要人物都死了,这是真事。三是文革前,我所在的侯场大队盖大队部,差几根大梁,结果就把原小树林那棵大树的几个大树枝拉过来,截了几根大梁。人们可以想象,树枝都可以做大梁,可想而知,那棵树该有多大呀!后来我们侯场大队成立小学,就将大队部其中的两间房作了教室,我在这里还读了两年书,直到小学毕业。在读书时,每当抬头看见横担在头顶的大梁,我就会想起小树林那棵大树,这棵大柳树己成为我永不没灭的记忆……

现在回想起小树林的那棵大树,还感到可惜,因为在全定边县再也找不出第二棵了,象这样的树就是全国也不会太多。如果这棵树能保留到现在,那不知又会长到了多粗多高?而这棵树有可能会成为有文物价值的柳树之最了,也说不定会成为定边县的一个特殊的旅游景点呢,可惜了,太可惜了!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离开家乡己四十多个春秋了,小树林是我同年的记忆,也是我至今还在梦中常去的地方,而如今,小树林也随着时代的变迁,早己不见了踪影,过去的小树林以及周围的地型地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土地的确权,以及残次林改造政策的落实,大面积沙丘以及残次林地都被推平改造,变成了宽阔平坦的优质粮田和规划整齐,品种优良,防风固沙效果好的网匡林地了,再想看看原来的小树林,己经没有了可能,只有在梦中或在深深的回忆中相见了,别了,我儿时的小树林……

草于 2021年5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