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节日由来
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它的由来主要源于美国。十九世纪初期,美国费城的女权活动家安娜·贾维斯的母亲不幸病逝,在母亲去世后的第二年,安娜·贾维斯在当地教堂组织了一次追思母亲的活动,并鼓励他人也以类似的方式来表达对慈母的感恩。1913年,美国便决定将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设立为母亲。
二、曲谱
双调·驻马听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韵,可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平平平仄平平仄(韵)平仄上(韵,可平)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驻马听/白朴
裂石穿云,玉管宜横清更洁。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人静也,一声吹落江楼月。
案此曲起句可叶。白氏咏吹弹歌舞四首皆不叶。“也”字可平叶,且此句又可作仄平平。如白氏他作云:“泪盈眸。”“韵悠扬。”“锦缠头。”皆是。《中原音韵》谓末句须作平平仄仄平平去。此曲未尽合,想可不拘。
《诗经工作室》编辑部
2021年5月9日

1,[双调•驻马听] 辛丑母亲节书怀
谛听
母氏劬劳,锦带棉衣灯下熬;飞蓬光脚,北堂红烛雨中摇。凤兮来把黛眉描,龙兮来把清才考。人易老,几声鹃叫庭前噪!
2,[双调•驻马听]母亲节
翟颕军(安徽 阜阳)
我辈还家,母爱如山情似海;今时回首,挚情如梦寄心怀。养儿艰苦鬓毛衰,慈恩难忘天伦爱。孩已来,草堂恭敬娘亲拜。

3,[双调·驻马听]写在母亲节
张克龙 (安徽 淮南)
爱始椿萱,小树根钻泥土远。风集霜雪,弱孀儿乞苦枝连。幼年学富五车贤,慈娘针线十年愿。孤寡拳,母恩衔草膝前献。
4,〔双调·驻马听〕新曲一首颂母恩
薛仰振(安徽 阜阳)
立地撑天,母爱无边恩万丈;艰辛忙碌,爱心无憾誉三乡。一生耕作伴寒霜,生活艰苦家开创。诸事往,农闲常乐心宽放。

5,母亲节即兴同题曲作集锦
王晓瑞 (内蒙 赤峰)
[双调·驻马听]怀念母亲(真文韵)
踽踽蹣跚,泪眼婆娑思母亲。
银絲双鬓,毕生辛苦为儿孙,
老来多病累娘身。终生劳作催人悯。
思母恩,缅怀思绪拈诗韵。
6,曲苑同题【双调·驻马听】母亲节感怀—空巢殇
婉兮(山东 泰安)
暮色黄昏,白发风中丝乱绕。窗棂灯暗,背寒纤影守空巢。竹门开闭犬声消。庭堂前后无人扫。清雨飘,巷幽深处孤烟袅。

7,[双调·驻马听]忘忧草
苇杭 (河南 新乡)
故里萱枝,眷恋丝牵慈母想,堂前花蕊,忘忧根绕莫愁肠。晓昏庭外泛秋黄,明光阶下逢思怅。风雨往,报春晖里轻歌唱。
8,〔双调·驻马听〕母亲节感怀
张世琼(琼琚)(四川 成都)
岁更青葱,昔日黄花今换貌。平常思念,可怜音讯待传捎。臂携肩负苦操劳。弓腰曲背持家好。眉眼角,鬓丝霜染催人老。

9,[双调·驻马听]母亲节抒怀
章明程
母爱如山,耸立尘寰儿女仰;恩施同海,涌流心曲志分扬。子行千里母心装,情耘一地儿神望。儿母两,魄魂同一家风旺。
10,[双调•驻马听]母亲
文/逍遥游
耳背腰躬,体弱容衰人渐老。银丝添鬓,口直心善喜唠叨。一生辛苦总操劳,持家勤俭无烦恼。常笑言:爱无私不求回报。

11,[双调•驻马听] 致母亲
文/钱淑梅
母爱情深,日夜操劳难入寝。勤劳纯朴,旧衣新做密缝针。养儿多半是操心,包容呵护尤为甚。谁念您?渐如霜鬓无疆饮。(定稿)
12,双调·驻马听 快乐母亲节
文/梁东风
快乐厨房,烩炒煎烹鱼挂浆;开心婆丈,拉吹弹唱曲穿帮。外甥儿女献梆腔,爷孙媳婿音筒抢。实在爽,老康童健身无恙。

13,〔双调·驻马听〕母亲节抒怀
张少周(补交稿)首次写曲,请老师们多多指教!
淡淡平平,早晚辛辛慈为母。精心梳理,育儿教女效贤儒。子婚闺嫁鬓青无。仁施忠孝言不吐。娘啊亲,苦先甜后芬芳路。
14,【中吕•普天乐】俺有八十岁的高堂(新韵)
文/冯剑波
岁留痕,天留印,霜侵两鬓,脸皱纹深。听笑音,闻康讯,最喜屏前来相问。有娘亲不恼晨昏。有娘不老,有娘有靠,花甲童心。

15,〔中吕·红绣鞋〕母亲
文/许承保
深夜挑灯走线,清晨围灶蒸煎,满头霜雪是堂萱。苦甘心上挂,冷暖意中牵。慈亲牵挂远。
16,【仙吕 · 一半儿 】母亲节感怀
文 | 清浅
(一)
一朝为母倍欣然,直把娇儿掌上怜,昼夜不分魂梦牵。意绵绵,一半儿刚强一半儿软。
(二)
小心翼翼护周全,怎奈苍天不佑怜,病入娇儿心似铅。泪涟涟,一半儿疼惜一半儿谴。
(三)
咿呀学语乐无边,稚气童声犹似泉,学步爬高心意坚。看蹒跚,一半儿欢欣一半儿忐。
(四)
几经风雨步唯艰,柴米油盐事万千,幸有天真皮少年。伴身边,一半儿繁杂一半儿简。
(五)
不知不觉九余年,往事回眸一笑言,苦辣酸甜皆释然。忆从前,一半儿辛劳一半儿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