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雍和宫三重 一之五 王府 行宫 庙宇
作者 刘云平 北京
1 从明代内宫监官房到雍和宫建筑群的形成,前后跨越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经历王府、行宫、庙宇三个时期。
2 雍和宫,位于北京市区东北角,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帝在此建造府邸、赐予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亲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王府为行宫,称雍和宫,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驾崩,曾于此停放灵柩,因此,雍和宫主要殿堂原绿色琉璃瓦改为黄色琉璃瓦。
雍和宫,因乾隆皇帝诞生于此,雍和宫出了两位皇帝,成了 “ 龙潜福地 ” ,又因清廷把雍和宫视为皇家御用家庙,所以殿宇为黄瓦红墙,与紫禁城皇宫一样规格。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宫改为喇嘛庙,特派总理事务王大臣管理其事务,并成为清政府掌管全国藏传佛教事务的中心。雍和宫是清朝中后期全国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
3 雍和宫主要由三座牌坊和天王殿、雍和宫大殿、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等五进宏伟大殿组成。从飞檐斗拱的东西牌坊到古色古香东、西顺山楼共占地面积66400平方米,有殿宇千余间。整个建筑布局院落从南向北渐次缩小,而殿宇则依次升高。形成 “ 正殿高大而重院深藏 ” 的格局,巍峨壮观,兼有汉、满、蒙、藏民族的特点。

4 雍和宫主要建筑万佛阁 . 清雍正帝即位前为其王府,即位后改作行宫,后又作皇家喇嘛寺庙
其中,供先帝的影堂永佑殿是 “ 明五暗十 ” 构造,即外面看是五开间,实际上是两个五间合并在一起改建而成的;法轮殿平面呈十字形,殿顶上建有5座天窗式的暗楼,有5座铜质鎏金宝塔,为藏族传统建筑形式;飞檐三重,高达30余米,上覆黄琉璃瓦,阁内供奉的白檀香木弥勒站像通高26米,左右以悬空楼道通永康阁和延绥阁的万福阁,则具有辽金时代的建筑风格。
5 雍和宫建筑的和玺彩画和瓦与墙的色彩都是采用皇宫的规格。雍和宫主要建筑法轮殿顶部设三个重檐小顶,中为歇山顶,左右两边为悬山顶。
雍和宫是汉藏文化的瑰宝,拥有众多极具特色的佛教文物,历经了王府、行宫、庙宇三个时期。

雍和宫三重奏2
寺 雍和宫 庙
作者 刘云平 北京
1 北京东城区国子监街旁边有一座喇嘛庙叫雍和宫。明明是座庙,却不叫 “ 寺 ” ,而叫个 “ 宫 ” ,整个庙的气势也与众不同,气势恢宏,处处透着一股威严霸气。
2 翻看清朝历史,雍和宫有着显赫的身世,它曾经是清世宗雍正皇帝继位前的亲王府邸,他的儿子乾隆皇帝也出生于此,可谓 “ 龙潜福地 ” 。
雍正皇帝继位后,将自己居住过的雍王府改成行宫,取名 “ 雍和宫 ” 。他死后,乾隆皇帝又将雍和宫改成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寺院,成为清政府管理全国藏传佛教事务的中心,雍和宫成为了不折不扣的皇家寺院。
3 雍和宫建筑风格融合满汉蒙藏等民族的建筑特点,同时红墙黄瓦,气势恢宏,处处彰显皇家寺院的威严。
雍和宫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寺院,里面供奉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同时这里也供奉汉文化佛教的佛,是藏汉佛教文化的统一。
雍和宫里有很多宫中瑰宝,木雕三绝,铜铸须弥山,竖三世佛,六道轮回图都是非常珍贵的佛教作品。

4 雍和宫是北京城内香火旺盛的寺院,来这里烧香拜佛的人络绎不绝,特别是每年正月初一,善男信女夜里排长队来上香祈福。
5 雍和宫位于北京二环路内,北京老城区的东北角,交通便利,周围的旅游景点众多,向北穿过二环路是北京的地坛公园东门,西侧胡同里有北京著名的国子监和孔庙,向南走到北新桥路口就是北京著名的美食集散地 “ 簋街 ” ,这里的麻辣小龙虾非常棒。

雍和宫三重奏3
五百罗汉山 楠木佛龛 白檀木大佛
作者 刘云平 北京
1 雍和宫内佛门法器众多,佛门瑰宝数不胜数,最令人称道的是三大木刻作品,人称 “ 三绝 ” ,“ 三绝 ” 为何物呢 ? 这就是紫檀五百罗汉山、楠木佛龛和白檀木大佛。
2 法轮殿为雍和宫寺院僧侣,集体诵经的场所,俗称 “ 大经堂 ” 。殿内供奉的是宗喀巴大师铜像。
在宗喀巴铜像之后,有一座用檀香木雕刻的山,高3.40米,宽3.46米,厚0.30米,山上有用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材料铸成的五百罗汉,这便是 “ 三绝 ” 之一的 “ 紫檀木五百罗汉山 ” 。整个山体由紫檀木雕刻而成,远看重峦叠嶂、郁郁葱葱,幽林峡谷之间,点缀着苍翠的松柏、玲珑的宝塔、古朴的亭阁,深邃的洞穴。近看罗汉们有的席地打坐,有的纵谈经文,有的练习拳脚,或坐或卧,或醉或思,或笑或痴,真是姿态百出,惟妙惟肖。可惜历经战乱,山上罗汉仅存449尊。
3 雍和宫木刻 “ 三绝 ” 中的 “ 楠木佛龛 ” 在万福阁东厢的照佛楼内,上下两层共10间楼房,楼里有一尊照佛。佛经说,释迦牟尼到兜率天为母亲摩耶夫人讲《涅槃经》,佛弟子请求佛留下影像,画师画像时不便直视佛,只好请佛站在水边,照水中佛影画,所以叫 “ 照佛 ” 。佛像画好后,用旃檀木按佛的形象制作右手屈臂上伸,称 “ 施无畏印 ” ,表示佛能除众生苦;左手下垂,名 “ 与愿印 ” ,表示佛能满众生愿。 后来,仿照此形象制作的佛像也叫 “ 旃檀《[zhān tán]释义 古书上指檀香。》佛像 ” 。照佛楼的照佛是仿木刻旃檀佛,用铜浇铸而成,很名贵,照佛背后有一火焰背光是楠木雕刻并涂以黄色,黄铜镜镶嵌在背光中,夕照时,佛像生辉,蔚为奇观。但供奉这尊照佛的楠木佛龛更为名贵。佛龛从地面直达楼顶,高约十几米,两根金色蟠龙柱支撑,横梁上金皮贴木,上面雕刻着许多金龙,中间是 “ 二龙戏珠 ” 图案。据说佛龛的蟠龙柱和横梁上共刻有99条金龙,利用透雕手法突出的99条立体金龙翻腾于云海之中,形态逼真。

4 “ 三绝 ” 中的另一件杰作在万福阁,万福阁又名大佛楼,因为阁内供着一尊高大魁伟的白檀香木刻佛像,它是 “ 三绝 ” 之冠的 “ 白檀木大佛 ” ,这尊巨佛是用一棵白檀树的主干雕成的,总高26米,地下埋有8米,所以地上18米,共计26米之巨,直径8米,全重约100吨,是中国最大的独木雕像。其缘起是由于雍和宫坐落在柏林寺右,乾隆帝恐其影响龙潜禁地的风水,准备在雍和宫北部空旷之地建高阁供一大佛,以作靠障,借助佛力保佑平安。
1750年乾隆帝将治藏大权交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达赖为报答 “ 浩荡皇恩 ” ,用大量珠宝从尼泊尔换来这棵巨大的白檀树。由西藏经四川,历时三年之久运至雍和宫。之后,先搭盖一座 “ 芦殿 ” 雕刻大佛,然后再建万福阁。此佛全身贴金,头戴五佛宝冠,遍体垂有璎珞,受藏地文化艺术风格的影响,其璎珞及手臂上的手镯、金钏都嵌有松石和珠翠。据记载,当年工程耗资约合8万两白银,他身上披的大袍,连裹带面就用去了5400匹黄缎。由于此佛主干为独木所雕,世所罕见,故1990年8月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雍和宫三重奏4
男雍和 姻缘 女红螺
作者 刘云平 北京
1 雍和宫一直都被受大家瞩目,尤其是在最近几年宫廷剧的热播,大家更加对这处曾经有三位皇帝居住的宫殿产生着好奇。
2 雍和宫除了是一处宫殿,这里也是一处北京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而且香火鼎盛,北京这里都有着 “ 男雍和,女红螺 ” 的流传,意思就是男子去雍和宫祈愿最灵,女子去红螺寺祈愿最佳,其中以姻缘最为灵验了。
3 除了朝拜之外,这里每一年的春节还会举办着盛大的佛事活动,届时僧人们会在这里齐诵《大威德金刚》、《吉祥天母回供》、《永保护法》等经文,寓意着祈愿世界和平,国泰民安。
黄瓦红墙的建筑让这里气势宏伟,十分的具有皇家气派,加上这里还是三位皇帝的住所,更是让人觉得这里威严十分了。

4 雍和宫为北京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喇嘛寺庙,这里建筑风格独特,兼具着汉、满、蒙、藏融为一体。其中斗拱是汉族建筑风格,法轮殿是蒙藏建筑风格,万福、永康、延绥三阁是辽金建筑风格。 建筑大气宏伟,十分的美丽。游览这里,我们需要知道这里的参观路线,整个雍和宫建筑群都是从南到北中轴线布局,寓意着面南为君,面北称臣,主要有五进大殿,它们分别是:第一进天王殿 ; 第二进雍和宫正殿,原名银安殿,后改建为大雄宝殿 ; 第三进永佑殿 ; 第四进法轮殿 ; 第五进万福阁。

雍和宫三重奏5
十地圆通 慈隆宝叶 寰海尊亲
作者 刘云平 北京
1 游览雍和宫,从宝坊院西侧进来,宝仿院里面有三块规制等级很高的牌楼。你要仔细理解了上面的文字是很有意思的,一起去看一下。
2 看见的第一个匾额,上面写的是《十地圆通》,背面写的是《福衍金沙》。十地圆通出处佛教典故,十地是指菩萨成佛的道阶,分为52阶,52级道阶拆开可以分为5组七等六个种姓。在五组里头,每一组菩萨分为十地,从初地开始,一直到十地,菩萨修为到第八级,八地的时候,那时候修为已经很高了,所谓十地圆通,就是五组的每一个地你都修炼上来了,修满十地,你就进入了一个新的道阶,离你成佛只差一步了,所谓十地圆通,就是已经是进入很高道阶的菩萨。背面写的福衍金沙, 这是一句双关语的吉祥话,也有一个佛教典故,金沙在佛教世界里是指宇宙,佛教管佛教之外的世界叫洲沙界,衍指衍生的意思,指水流出来,引申义遍及和充满的意思。福是佛的同音字,这个雍和宫里面,佛同福有好几个地方,最著名的就是后面的万佛阁叫万福阁,一样道理。所以福衍金沙就是佛衍金沙,指的是佛法遍及了洲沙界的意思,佛法遍及宇宙的意思。你联系前面十地圆通,就是佛法修行都要成佛了,可不就是佛法遍及了宇宙的意思吗!
3 再去看看东边的匾额,写的是《慈隆宝叶》,反面是《四衢净闢》。反面这块现在给门挡住了,一般字就看不见,所以也没有找到图片。啥是慈隆宝叶呢。慈,凡是在庙里面用慈,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隆就是隆重的意思,宝叶是佛经的意思,一开始制作纸的方法不成熟,写在一些植物的叶上,由此得名。那连起来这句话意思就是为了众生乐,隆重的给予佛经。反面四衢净闢则是出自后汉书里一句话,就是指四通八达的道路,要注意安静,这句话就是一个提示,你进入了一个有四通八达的道路的一个地方,但这个地方是一个修行的场所,你要注意安静。意思和今天园区里面的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喧哗一个作用。因为历史原因呢,雍和宫的大门改建,以前进入内院是应该从东门进入的,现在改建相反了,一进门,它就说,不能喧哗,这是一个收藏了很多佛教让众生快乐的地方,然后祝福每一个都能修成正果。

4 最后看中间正北面的碑楼,这个碑楼是所有中国宫庙里面,等级规制最高的一个牌楼,仅次于太和殿,绝对值得一看,它正面写的是《寰海尊亲》,背面《群生仁寿》。看着不起眼,其实这话是雍和宫御制碑文中的一句,(后面有机会解读一下那块御制四体牌)寰海是指海内,尊亲,亲谁呢,到了寺庙肯定亲佛啊,雍和宫的真佛是谁呢,四海之内,莫非王土,那亲佛还是亲皇帝呢,这个答案在雍和宫御制碑里就给出来了,雍正帝就是佛,佛就是雍正帝,乾隆皇帝在御制碑里说,我皇考,向究宗乘,涅槃三昧,成无上正等正觉,施洽万有,泽流尘劫,帝释能仁,现真实相。群生托命,于是焉在。我皇父,学问遍及每一个佛法每一个宗乘,(一共三个宗乘)已经得到了三昧涅槃,已经成佛了,就是帝释天在人间的真实写照。老百姓把命托付给他。表一个意思就是你就是佛,释尊在人间,老百姓都要拖命给他。最后一句,群生仁寿,群生就是众生,相对于人来说,我们都是众生,这是佛对众生的一种祝愿。

作者简介,刘云平 男 1971年6月5日生。洪洞县小北门刘家二十三代传人,自由职业者。
从小热衷文学写作,先后花费20年时间创作了百集三重奏系列作品,达十多万字,先后发表在《万里飘萍》《东边井儿》《临汾平阳方志》《洪洞报》《槐乡大地·周末版》和《老家》等报刊。现为洪洞县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