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卖 菜
作者:卿秀文 朗诵:长明
编辑:黑马建雄
七十三岁的罗婆婆一觉醒来,床前已有蒙蒙亮。侧耳细听,好像没听见雨声,是卖菜的好天气,得赶紧起床。她有些自责:“咋就昏睡这么久,担心找不到摊位了。”她没有开灯,“窸窸窣窣”摸索着穿好衣服,出门前,轻轻压好老伴的被角,让他多睡睡,老伴身体不好。
罗婆婆把裤口扎进袜子,穿上水靴鞋,蹬起她那辆“吱吱”喘气的微型三轮车匆匆出门。小小的车轮“嘎咕,嘎咕”地在润润的石子路上滑溜滑溜地滚动着。
菜地离家不远。罗婆婆把车停在地边,从车上拿起镰刀和谷草。整个菜地还笼罩在星光下的薄雾中。她深一脚浅一脚地轻轻走进菜地,生怕惊醒还在梦中的土地。
菜地开满霜花,她心里也像开出了一朵朵花一样兴奋:“今天的青菜一定好卖,被霜打过又(Pa)又甜”。她利索地割了几十棵,并一棵棵扒去老叶黄叶,把菜头削干净,用谷草小捆扎好,直起身子,长长地舒一口气,把树皮般的老手笼在嘴边,给冻僵的指头哈哈热气。
谢了霜花的青菜滚着水珠,装了满满一小车斗。罗婆婆捶捶后腰,再到地边拔了几把香菜,这是为了零钱找补不便时顶用,因为经常会遇到一些买菜的年轻人不要她找零,甚至还遇到过两三元也不要她找补的。年轻人挣钱也不易啊,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年轻人更需要疼爱。遇到这种情况,罗婆婆就会往对方手里塞几棵鲜嫩的香菜,并连连致谢,把好心人目送好远。
从子龙庙山口出来,经过子龙大街,罗婆婆穿街过巷抄近道,来到县城老体育场附近的露天市场。天还没大亮,雾更浓了。浓雾中,街道两旁隐隐约约着各种摊点:旧货地摊密密麻麻地摆着旧零件,旧电器,旧衣服,可谓“只有想不到,没有买不到”;肉摊,水产摊,花花绿绿的菜摊,还有飘着诱人香气的小食摊已经围满了人……罗婆婆还没卖到钱,她得赶紧找个空位,可是空着的地方,都被别人留下记号占了位,有的用石头,有的用绳子,有的用竹竿。
“嬢嬢,这儿来,我要卖完了,您挨着我卖吧。”一名中年妇女明显地是在招呼罗婆婆。罗婆婆挤挤干痛的眼睛,很感动地顺着中年妇女的手势把车停到旁边。中年妇女帮她摆好菜摊,还笑盈盈地帮罗婆婆招揽生意。
“妹子,你是好人。感谢你啊。”罗婆婆在胸前搓着干硬皱巴的双手,望着满头顶着露珠的女人。
“婆婆,您才是好人呢。去年夏天,我的菜到中午都还没卖完,中暑生病了,是您把伞撑到我头上,给我水喝,帮我卖菜。”
“哦,是你呀,妹子,别多心哈,我的记性简直越来越不行了。”罗婆婆一面道歉,一面使劲回忆这个好心的妹子。哦,她想起了妹子那两片像青杠树叶一样干瘦的脸,罗婆婆关切地说:“妹子啊,你身体好像不太好,要‘饱带干粮,晴带伞’哈。露天市场就这个样子。卖几个钱不容易啊。还好,这儿没有城管的追撵。”……
雾气慢慢散去,浑圆的旭日,从高楼缝隙间筛下一束束红彤彤的阳光,市场的喧嚣和体育场五花八门的晨练,也被朝霞的妙笔晕染出灵动的色彩。
就像从画笔中走来,一个高大的穿着黑色长羽绒大衣的男人推着轮椅,轮椅上坐着也穿黑色羽绒长大衣的女人,从光束中向罗婆婆这边过来。
罗婆婆几乎每天都会在这个时候,在市场看到这对恩爱的老夫妻。她很羡慕他们,曾经忍不住问过这对夫妻:丈夫八十六岁了,还十分硬朗挺直,有点像罗婆婆年轻时看的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里那个李侠,魁梧英俊;妻子长他三岁,可已经瘫痪多年。妻子完全不像病人,被丈夫梳洗得干干净净,穿得十分体面,从头到脚暖暖和和,丈夫一会儿理理妻子的帽子,一会儿躬下身子深情地和妻子耳语。妻子的双手藏在胸前绒绒的红色绣花暖手袋里,就像电影里的小媳妇把小手放在诱人的肚兜下。妻子还像新娘一样,被丈夫宠着呵护着。
每次遇见,这对去体育场活动身心的夫妻都会顺道买罗婆婆的菜,都不要罗婆婆找零。他们早已成为罗婆婆眼里最美丽的风景,成为罗婆婆心中最向往的温暖。
今天的菜的确好卖。罗婆婆感恩每一个买她菜的人。她从腰上拉出吊在两层裤子间的蓝布钱袋,数着一叠最近卖的菜钱,虽然都是些小钞票,但被罗婆婆整理得平平整整。她满意地对旁边的中年妇女说:“够啦,一定够啦,我要去给老伴买一件新一点的羽绒服,让他也像刚才那个大哥一样陪着我赶场,陪我过年走亲戚。”
罗婆婆一边整理已经卖空的车斗,一边很感激地对中年妇女说:“谢谢你啦!我到处遇到好人,好人多啊”。
中年妇女捧起罗婆婆的双手:“嬢嬢,有你的地方,不会有坏人。”罗婆婆赶紧把双手从妹子冰凉的手中抽出,然后用自己厚厚的围腰里层包住妹子的手,心疼而歉意地说:“好妹子,你为了帮我,我卖完了,你还剩这么多。看把你冷得……”
妹子眼里闪着泪花说:“嬢嬢,我不冷。您快回去吧。”
罗婆婆谢了又谢好妹子,驾驭着她会“吱吱”唱歌的小车,驶向街对面的旧货地摊……
2018、12、20草作于特校

作者简介:卿秀文,女,生于1964年,四川大邑人。笔名:卿罗儿。语文科高级教师。成都市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大邑县散文学会副会长。
因为感性、善良的天性,作者用深情的笔触书写着她热爱的生活。立足生活的厚土,她关注弱势群体,关爱小生命,用一支素笔,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弱者的自尊,并创作了很多这方面的作品,比如:表现特殊教育的《重生》《特殊学生》《我是特殊学校老师》等,反映爱心扶贫的《路不再漫长》,赞美身残志坚的《芦苇人家》,表现可爱忠犬的《幸福就这样简单》等等,其中校园剧《重生》获得四川省一等奖,不少作品在《成都日报》和网络平台发表。
2018年10月,她的散文集《我就在那里》在团结出版社出版,受到很多读者的喜爱与传颂。
她的作品,笔墨干净,语言朴实,思路流畅,内容摇曳多姿,感染力很强,篇篇都饱满着对时代、与人事的深情厚谊。


编辑黑马建雄简介:网络资深时评人,原名赵志刚,四川成都人,籍贯绵阳。国际现代华文诗歌研究会、陕西汉唐文学艺术社常务理事。中国诗歌学会、中外散文诗学会、四川省作家协会、四川省诗歌学会、成都市作家协会、成都市摄影家协会会员。2019.3月份出版《空樽》诗集一本。
《东方文学诗刊》、《蜀国风》文学、《蜀国风诗刊》主编,《国际联合报社》执行主编、《词坛诗海》编委。写过近万首诗歌。作品500余首发表于国家、核心、省市一级纸刊,作品零星散见《诗刊》、《文化研究》、《中国文艺家》、《精神文明》、《新国风》、《星星》、《绿风》、《鸭绿江》、《凉山文学》、《椰城》、《常青藤》美国、《澳门月刊》、《香港诗人》、《当代教育》、《贵州诗人》、《诗风》、《四川人文》、《作家报》、《北疆文艺》、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网。
2015年荣获中国网络写手百强榜64位。(主要是写时评文章)
2017年荣获中国诗歌网中国诗坛实力诗人称号。
2018年九子岩诗歌大赛诗歌奖。
2020年张家界第四届国际诗歌节优秀奖。
2018.1-10.作品收录《中国先锋作家诗人》、《九子岩.诗歌》精品录、《新诗百年纪念典藏》、《世界最美爱情诗》等国家级正规书号书籍。
黑马建雄跨越过祖国六百多万公里的大好河山,心胸开阔、阅历丰富。原(中华网、搜狐、环球、等)资深版主、所写原创文章网络点击率3个多亿。开办过西南区域第一家东方雄狮军事网站,影响遍及60多个国家。
微信号:heimajianxiong
投稿邮箱:527908554@qq.com
东方文学·诗刊(都市头条)简介:
东方文学·诗刊主要以朗诵诗歌、散文、短小说的平台。平台上重点收录省一级作协会员以上的作品。以专业的朗诵艺术向世界各地推广高质量的诗歌朗诵作品。
平台有著名作家、诗人:铁凝、吉狄马加、莫言、叶延滨、黄亚洲、商震、李少君、王山、峭岩、大卫、阿来、伍耀辉(彝族)、龚学敏、梁平、李自国、彭惊宇、绿岛、李云、胡弦、舒婷、简明、雷平阳、牛放、吴传玖、
喻子涵、贾平凹、李丛、马新潮、毕飞宇、田湘、唐成茂、毕福堂、桑恒昌、张新泉、叶文福、阿紫、牧之、洪烛、夏寒、察哥兰草、安海茵、龚学明、吴琪拉达(彝族)、阿蕾(彝族)、俄尼·牧莎斯加(彝族)、雨田、杨然、周占林、宋协龙、刘家魁、邓太忠、刘剑、陈思同、齐冬平、石厉、彭桐、江雪涛、熊游坤、王国平、杨健鹰、姚园(美国)、林静(美国)、邓瑛(德国)、郑南川(加拿大)、陈峰(法国)、恒虹(香港)、沙浪(香港)、秀石(香港)、绿蒂(台湾)等三百海内外名家诗歌、朗诵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