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 点 黑 墨 画 今 生
陈 湘 斐
我从小喜欢文字,一生为文字独舞,虽然只念过小学四年半的书,那半点黑墨浸染了我的人生,让我深知文字是一个人的心,是一个人的魂。它让我快乐,流泪,安静,痴狂。所以我将在笔尖上追梦,几乎痴癫疯狂,用生活的记实交响心灵上的奏应,恰许我一场生命的修行,感受文字的乐趣。
大多爱上文字的人,一生将注定爱上了孤独。孤独是生命中另一种绽放,延伸,生命越往深处走,孤独感就会越深,更能发挥孤独中超越的潜能。我一生孤独极致,仿佛在感受生命里一种从外而内的修行,把孤独的灵魂比作凡间一朵寂寞的花。体会孤独,犹如繁华落尽后,手里捧着一本泛黄的经卷,在反复咀嚼,沉吟,巳深知其中之味,方晓孤独那沉寂中的无奈与释然。
我用文字给予生命是一场修行,用词句给予人世冷暖的解读。有时不一定很有学问的人就可以读懂别人,我觉得想要读懂别人,首先必须要读懂自己。不管读懂别人也好,读懂自己也罢,只有真正修行的人才能深刻认知,不与人争锋相对,对任何人,任何事物,看得开,拿得起,放得下,才方能读懂对方的世界。
原本我这个只学到几百个汉字的农村孩子,在文句里,无法理解深层的意思。却又在熏陶的墨香沉迷,时常被那些精堪的词汇所痴癫,不能自拔。有很多时候周围的人却用另一种眼光看我,甚至还讥嘲冷讽,我觉得活得窝囊,也憋屈,但只能忍受,让桌上那一叠叠洁纸去填写我心中的诉说,把那半点黑墨沾染在青春岁月。
几十年来,除了母亲外,所有的亲人都背叛我,包括两个儿子都不认我父亲,我煎熬着生活的黄连之苦,依然半死不活地在文字的海洋里挣扎,希望有一天能写出绝美的篇章。为了坚守初心,给人类更佳的精神食粮,在仗笔天涯的几十年里,隐忍着世事的不公,有时多想褪去凡尘俗世吃斋念佛,着一身袈裟归隐山林,与山水林竹相伴,远离喧嚣闹市,可是现实所迫,仍在都市里寻找我字里行间的墨迹。
在这个世界上,我无法在人心聒噪中拥有一颗安静的烟火尘心来渡红尘,总是在繁华与落寞里守着孤独,享受着那份心无微尘的静美。有爱好的人都喜欢安静,那些音乐家,写作家,科学家都是在安静中把自己的潜质发挥得淋漓尽致。无论任何人想要把事业做到成功,唯有将安静的心停下来,细细聆听灵魂深处的回音,体味时光的静美,享受内心的优雅,达到淡定从容的境界,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十多年来,我无谓一块块绊脚石在阻碍向前而行的路,如水的静心仍旧与文字相连,灵魂共舞。是因为当我读了鲁迅,高尔基的文字,我已经走进了他们的世界,把字里行间里那些深情,苦涩,欢笑,泪水汇集成一篇篇心页,想让世人也从我那一叠叠洁纸上去解读半点黑墨的酸楚。
我的心早巳与文字融为一体,在文字的国度里找到心灵的归宿。我一生疾恶如仇,喜欢用哲理去推翻不切实际的现实,更厌恶那些以权势欺压平民的无德之人,大多数作品是我内心的呐喊与呼吁。我写的是文字,感悟的却是心,字即是心,心即是字,字字句句的故事,行行揉进了血泪,犹如站在悬崖上目望山间空谷一般。
我用文字记载了自己的一生,很多故事都是真实的写照,那些词句虽不能与山川大地媲美,但依有与日月星辰争辉的气势。我内心的山水都汇通在文字里,尽管如今一无所有,但精神的富有与灵魂圣洁,使身上无时无刻散发出一种安然恬适的美,给人们酿制了丰富的生活琼浆。
在历经岁月的洗礼与沉淀后,我觉得选择与文字共舞,是跨越光阴长廊后的一种淡然与洒脱,更是历经沧桑后的一种通透与豁达,今生以“一叠洁纸书人世,半点黑墨画今生”的凄苦笔耕生活,撰写了长篇小说《寅斐泪》,文集《半点黑墨画今生》,巜残林》,巜放飞的鸿雁》几部拙作,装点着自己一场生命的修行,记下了一段段传奇人生的写照……
2021.05.10湖南省新宁县
作者简介:
陈湘斐,湖南省新宁县人,汉族,曾用名陈巍巍,笔名寒露,天生偏爱文学,初小文化,自一九八五年至今作品散见《中国青年报》《中国法制报》《青春》《知音》《江门文艺》,巜嘉应文学》《历史网》《世界作家园林》《环球文萃》等文学刊物,获全国《现代好诗词》2018——2019跨年评选大赛三等奖,荣登2019年中华文化形象大使、文化使者、文化学者之榜,《文学与艺术》签约作家,《中外华语作家》文学院士,获2019年全国首届“木兰杯”诗词大赛最美诗人奖,作品入选《2018年诗歌年鉴》《中华当代诗典》《中国2019—2020诗歌双年选》,获2020年中国文坛十佳作家(诗人)桂冠。撰写文作百万余字,励志好学,把青春的热血挥洒在文字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