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序
今年“五一”前,家人就开始酝酿五一假期旅游计划,是省内游还是出省游,是坐火车去还是自驾去,商讨了好几次。最后决定自驾出省游。在决定自驾游之前的当日上午就已买了往返火车票,但在中午,又改为自驾出省游,所以,最后就把上午买的火车票全部退掉。这是发生在4月30日中午的事。晚上准备行李,把车油加满,早点休息,准备明早6时起来,8时多正式出发,开车上高速,前往安徽黄山风景区。
5月1日,晴,30至19摄氏度,空气良好。8时39分正式出发。3小时后在一服务区休息十几分钟。13时47分至14时37分在大龙山服务区休息,并吃了自带干粮和水果等。在湖北省境内有一高速路段较堵,大车较多,经过3个小时车程(可能只相当于平时1个半小时车程),进入安徽境内了,之后就不堵车了,大车也基本没有了。接近黄山后,大山和隧道也多了。
17时46分到达目的地:汤口镇名川自驾游商务酒店。18时许办好入住手续。住在5楼靠东某房间。随后下楼到街上找一家餐馆就餐,叫了一份土鸡汤(128元)和一份青菜(28元),补充一下营养,恢复体力,为明天上山积蓄力量。鸡汤有点咸,不像我们平时喝的较清淡的鸡汤,青菜也如此,但还是全部喝完吃完了。吃完后散步一个多小时,逛了一下狭长的汤口镇街道和商店。后来感觉脚有点意见了,才回酒店休息,后洗了个澡,美美地睡了一觉。
5月2日,周日,晴,29至18摄氏度,空气良。5时起来,开始漱洗,之后到一楼餐厅就餐,一份早餐10元:一碗稀饭、2个馒头或肉包子、一个卤鸡蛋。
6时多导游开始点名,发旅游帽、门票和往返车票,6时26分乘车前往景区。我们分在旅游11团,分乘两乘旅游专车从北门上山。因为南门上山人特多,已不能安排游人上山了。5月1日来黄山游客1.4万人,2日游客高达3.7万人。所以我们11团导游说从北门上山,估计得1个小时才能到达北门。7时24分许到达北门山脚下芙蓉谷停车场下车,后排队坐车到北门。当时停车场门外已排满了人,气温较高,有30摄氏度了,足足等了2小时左右,9时18分才上车(10元车票),9时35分许到北门售票处,导游又发换乘车票(5元车票),10时26分又坐车,3分钟后到太平索道售票处,导游已把索道票买好了,我们只找导游,一手给钱(每人80元索道费),一手给票。后来就开始了漫长的3个多小时排队等上索道,当时山上气温也较高,大人小孩,妇女儿童,老的少的,全都耐心地排队等候进索道。我们上的是太平索道,该索道上站设在西海景区排云亭右侧的松林峰,下站设在松谷景区的松谷庵,全线斜长3709米,高差1014.5米,沿线设有6座支架,其中最大跨度为1513.6米。索道型式为双承载单牵引二线往复式,车厢容量为100+1人,速度为10米/秒,单程运行时间为8分钟,单向运输量每小时600人。
13时39分许终于上了太平索道,当时大家几乎是涌向索道车的,太平索道车较大,像大型中巴车,当时估计有七八十人都上了车,车门自动关上,后启动上升,如同飞机启动升空。大约14时许到达目的地,好像滑行了二十分钟左右。索道车所经之处是一个大狭谷,狭谷两边,群峰林立,巍峨峻峭,雄奇瑰丽,奇松,怪石满山都是。由于是下午时分,所以看不到云海,也没有看到大型动物。下索道后开始步行登山,山道宽而平缓,中途要经过著名景点飞来石和光明项。走了近40分钟后到达飞来石,离该石约二三十米处,开始找机会找合适地点拍人拍景。当时只顾拍人拍景,没有来得及近距离地摸一摸这一天设地造之杰作。后听同游某女士说,摸飞来石有个神奇的说法,就是一摸官运,二摸福运,三摸财运,四摸桃花运,到此为止不能再摸了。就是不能摸五下,因为摸五下就怀孕了。哈哈,还有这等传说,真有意思。如果当时听了这等传说,我非要上去真实地摸他五下六下不可,而且还要亲一下他。飞来石远看好看,近看,听说就不那么好看了。因为毕竟就是一块立起来的重约360吨的苍老的长形大石头而已。虽然这块大石头也附和着一些美丽传说,当然也当作笑谈资料而已。我并不在意这些所谓传说,我只在于他的奇巧怪异,一块如此大的长型石头能倒立亿万年而不倒,的确超出了我的想像。
后离开飞来石继续登山,奔向光明顶。15时36许到达光明顶。光明顶是黄山的主峰之一。位于黄山中部,海拔1841米,为黄山第二高峰,与天都峰、莲花峰并称黄山三大主峰。顶上平坦而高旷,可观东海奇景、西海群峰,炼丹、天都、莲花、玉屏、鳌鱼诸峰尽收眼底。
明代普门和尚曾在顶上创建大悲院,1955年其遗址上建有黄山气象站。因为这里高旷开阔,日光照射久长,故名光明顶。由于地势平坦,所以是黄山看日出、日落观云海的最佳地点之一。
到达光明顶后,很多游客都在抓拍风景,有些自拍。我看到了光明顶碑记,立马走过去,由于在此照相的人特多,得见缝插针找机会站在碑记旁拍照留念。后来,终于找到了机会拍了几张照片。后来到其他景点拍风景。我特意留意了一下还有没有其他文字记录,后终于在光明亭找到一副对联,并拍了下来,这副对联就是:海到尽头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意思是:海的尽头就是天,大海以天际作为其岸,登山登到山顶,我就是最高峰了。此联是对林则徐少年时的巧对佳话《出老》联的改写,林则徐的原联为“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上联写站在鼓山上,可以望见无边的大海,海的尽头,就是天了,海天相连,视野开阔,气魄宏大。上联寓意为学海无边苦作舟,只有勤奋学习,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林则徐的下联寓意就是指脚踏实地才能登上绝顶峰,登上了绝顶峰,我就是最高峰了。表达了少年林则徐的雄心壮志和远大理想。
在光明顶又遇到了负责我们11团的导游,导游说,如果体力好的话,可以往右走十多里路到达迎客松,中途还有莲花峰景点,估计得三个多小时,之后再坐玉屏索道下山,可能晚上八点多才能回酒店。我们估量了一下自己体力,很快决定不往迎客松方向走了,因为明天可能还要到宏村古村参观,要节省体力,不能把脚走痛了,以免影响开长途车,那可是最要紧的大事。后来导游告诉我们往光明顶左边方向走约700米,到云谷索道下山。于是我们从光明顶左侧离开,好像走了不止700米,经过仙桃峰,白鹅山庄,17时多到云谷索道售票处,自行购票(80元一人过索道费)。云谷新索道上站位于白鹅岭东北侧的山凹处,下站位于云谷索道线路北侧的另一个山谷中,上下高差775米、总长2642米。新索道采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索道设备,每小时可运客1200人。17时16分我们进索道车,每次车限8人乘坐,9分钟后就达到目的地。2分钟后到达山下,后出来,乘15路车(11团专车)到终点站。18时6分到终点站附近左侧徽州土灶饭馆就餐。这家饭馆叫了一个排骨豆腐汤和一个青菜,汤也有点咸,看来汤口镇人味口有点偏大,我们喜欢偏淡些口味。但还是全部喝完吃完。未计较这些。吃完后散步近半小时,就回酒店休息。
这次登山收获还是较大的。虽没有时间和体力到其他景点游玩,但对黄山大的轮廓还是基本了解了。黄山风景一天是看不完的,最少得两整天看。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季节都有不同的风景。但这次只能看到这些风景了。留点遗憾,等下次再来弥补。可能到时感觉就不一样了。
登黄山,可能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人生体验之一。这次有些人生突破,一是平生第一次自驾出省旅游,驱车千里有余,单程时间长达6个半小时至9个小时(去时高速堵车较严重,返回时选第二个行程路线,高速基本不堵车),而且往返均平安顺利,天气也很晴朗,返回时风调雨顺。二是登山时脚关节不再痛了。说明现在身体比以前好多了。三是不到两年驾龄的新司机敢于自驾千里,且绝大部分往返路程几乎是在高速路上,车速经常保持在每小时120公里左右而平安顺利。在我返回路上,在湖北蕲春高速路段,发现连续三起追尾事故,可能没有人员伤亡,只是严重追尾。当然,这也引起了我的高度重视,高速路上千万不能疲劳驾驶,不能有任何闪失和麻痹心理。
这次黄山之行,当然还有些感慨,我5月4日回家,第二天到今天连续写了30首七绝,较全面真实反映了这次黄山之行之悟之感。5月3日参观了黄山附近的古村——宏村,宏村之行之悟之感那就等下回分解了。黄山是一座神奇的山,蕴藏着无穷的魅力,不是玩一次就能体会得深的,如果有机会还得再体会其中的魅力。我这个星期写的诗只能略表一些感受而已。写得很仓促,不全面。黄山的魅力本身就是诗,我所到之处,看到的文字很少很少,但所看到的景致却处处都如诗似画,那是天然的诗画,是天设地造之杰作,远比人为的诗画更富有魅力。
权当此记为《黄山吟草》之序。
杨忠科
辛丑年三月二十(2021年5月10日星期一)于鄂州
黄山简介
黄山古名黟山,唐代时,传说古代轩辕黄帝曾在这里修真炼丹,得道升天,于是在天宝六年(公元747年),由唐玄宗亲自下令,改名为黄山。
黄山雄踞风景秀丽的安徽南部,是我国最著名的山岳风景区之一。山体伟特,玲珑巧石,万姿千态。誉称“天开图画”,以伟奇幻险著称。风景区内重峦叠嶂、争奇献秀,有千米以上高峰77座。三十六大峰,巍峨峻峭;三十六小峰,峥嵘秀丽。“莲花”、“光明顶”、“天都”三大主峰,均海拔1800米以上,鼎足而三,高耸云外,称为“三天子都”。黄山美在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这里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异,无愧“人间仙境”之美誉。山中林木茂密,古树繁多,森林覆盖率达86.6%,有植物近1500种,动物500多种。
黄山巍峨挺拔,雄奇瑰丽。古人评为“具有泰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岳之烟云、匡庐之飞瀑、雁荡之巧石、峨嵋之清秀”,“集天下奇景于一体”。难怪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游罢黄山后,发出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赞叹。黄山有如天造的画境,她没有富丽堂皇的庙宇,也没有宏伟壮观的禅院宫观,全凭自己毫不雕饰的天姿国色。
黄山以奇松、巧石、云海、温泉“四绝”名冠天下,遍布峰壑的黄山松尤其独领风骚,百龄以上的古松数以万计,著名的有迎客松、送客松、卧龙松等31棵。黄山巧石有名可指的也有120多处,著名的石景有金鸡叫天门、松鼠跳天都、猴子观海等。黄山云海气象万千,黄山温泉,水质清纯,可饮可浴。
黄山有丰富的原生植物种质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的水资源尤添黄山之魅力。壮丽的云海奇观堪称一绝。黄山以博大的情怀,将各历史时期、各社会阶层的各种文化意识和行为熔为一体,在其自然景物与环境之间,形成了特定的黄山文化,是中国著名山水画派发祥地。
黄山也是一座天然的动、植物园,名花古木、珍禽异兽,种类繁多。黄山的历史文化沉积丰厚,历代遗留的寺庙、亭阁、盘道、古桥和摩崖石刻共200多处,散布在名峰秀水之间,增添了不少古雅意趣。黄山脚下的歙县、屯溪等地古迹繁多,尤以明代徽派古典建筑艺术著称于世。
黄山在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黄山与黄河、长江、长城齐名,成为中华民族的又一象征。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受世界保护的人类自然遗产目录,现已成为全人类的瑰宝。
黄山吟草(30首)
文/杨忠科
自驾千里游黄山(组诗一)
一
习惯平生超自我,敢驱千里到黄山。
风光一路云天护,高速飞车只等闲。
二
从未驱车飞出省,今朝放胆把心横。
往回千里如平履,绿水青山伴我行。
三
自驾随心天遂意,清风细雨最深情。
去时云爽别时泪,不舍依依伴我行。
(2021.5.5.)
自驾千里游黄山(组诗二)
一、过九华山
飞车遥望九华山,滴翠青峰有眼缘。
虽道平生唯一见,钟情总会润心弦。
二、过太平湖
青峰捧绿太平湖,犹似天河坠翠珠。
可惜清波埋古迹,风光再美亦虚无。
三、有感“黛玉北上”取景太平湖
红楼取景太平湖,黛玉乘舟任怅吁。
北上金陵圆一梦,只因缘浅落虚无。
(2021.5.5.)

自驾千里游黄山(组诗三)
一、到黄山汤口镇
高速遥遥总蔓延,云天为我累无眠。
驱车千里终汤口,雄伟黄山在眼前。
二、汤口镇某餐馆就餐
汤口荤汤有点咸,晚来飞豸最招嫌。
常常误入佳肴里,无法令人再换添。
三、夜宿汤口镇名川酒店
汤口名川好醉眠,任凭天籁尽缠绵。
沉沉一觉无由醒,次日相邀觅佛仙。
(2021.5.5.)


自驾千里游黄山(组诗四)
一、等待
索道乘前近七时,转车等待汗如丝。
温高日晒腰酸胀,难改初心与恋痴。
(2021.5.5.)
二、过太平索道
索道凌空果太平,车车满载任飞行。
惊看怪石巉岩伟,不负黄山最美名。
(2021.5.5.)
三、过太平索道
凌空索道享轻盈,越岭翻岩任我行。
云海虽无焉可惜,黄山袒露最真情。
(2021.5.6.)

自驾千里游黄山(组诗五)
一、黄山传说有感
黄帝炼丹能化仙?太真魂宿亦虚编。
何须杜撰诸神话,怪石奇峰胜美篇。
二、题黄山奇松
生来本在破岩间,少土同能度苦年。
雨雪风霜浑不怕,悬崖绝壁亦擎天。
三、题黄山云山雾海
奇松怪石紧相连,雾海云山任缠绵。
囊尽九州诸俊伟,雄居万古傲长天。
(2021.5.6.)

自驾千里游黄山(组诗六)
一、题黄山卅六峰
卅六峰峰试比高,争先恐后入云霄。
从来未想人称誉,只为神州更傲骄。
(2021.5.7.)
二、题黄山莲花峰
山奇水秀绿荫浓,霞蔚云蒸绝世容。
惹得观音留恋意,便将莲座化成峰。
(2021.5.8.)
三、赞观世音
拒迁南海坐莲峰,慈善观音亦俊雄。
普度人间多少苦,迎来万世共昌隆。
(2021.5.8.)

自驾千里游黄山(组诗七)
一、题飞来石
天外飞来一石头,令人难禁梦红楼。
古今多少兴亡事,尽作浮云逐水流。
二、飞来石寻思
本是天生地造缘,何来拐李任迁延。
风云笑看怱怱过,利禄功名尽化烟。
三、飞来石寻思
本是天生一石头,何须善感又多愁。
凡尘暂作奇风景,愿为人间解困忧。
(2021.5.8.)
自驾千里游黄山(组诗八)
一、题天都峰
不到天都未必空,黄山处处少从容。
转乘排队凭心态,索道横飞尽险峰。
二、望天都峰
不到天都总觉空,人云此处最雄风。
皆因体力难容许,唯有唏嘘望碧穹。
三、梦天都峰
人道天都最伟雄,登临绝顶显威风。
诚然此去留遗憾,来日定当亲碧空。
(2021.5.9.)

自驾千里游黄山(组诗九)
一、题光明顶
千峰簇拥最中央,高旷平柔日照长。
沐浴光明终有幸,前程无处不辉煌。
(2021.5.9.)
二、光明顶上寻思
光明顶上最光明,卅六峰峰任看清。
雾海云山何所虑,坐观潮起与潮平。
(2021.5.9.)
三、光明顶上看景明
黟山处处喜随行,最喜光明看景明。
常遇清风捎信息,前程更有意难平。
(2021.5.10.)

自驾千里游黄山(组诗十)
一、赞迎客松
久仰黟山好客松,攀援一路总相逢。
虽无美艳娱人色,却有刚强傲峻峰。
二、题迎客松
风雨千年少倦容,巉岩傲立亦谦恭。
彬彬有礼迎来客,共享奇山不老松。
三、赞黟山人
青松我爱作尊神,尤喜黟山好客人。
一路飞车常有遇,遥呼愿为洗风尘。
(2021.5.10.)
预告:《自驾千里游黄山》(组诗共十组计30首暂告一段落,以后将陆续推出《自驾千里游古村——宏村》<组诗>系列)
附 诗友和诗
忠科兄自驾游黄山
文/青如(胡红英)
不惧手新前路艰,飞驰千里到黄山。
圈中好友如相问,一步一诗只等闲。
(202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