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伟 人 情 怀
作者:陈思同 朗诵:罗兰
编辑:黑马建雄
《散步》
您拉着母亲的手,触摸到
岁月的温度,在母亲的手纹里
醒来,一段最朴素的
时光,落进
母亲的一生,喂养着
生活的暖和力量,被母亲握着的
还有您的乳名,沿着节令而飞,飞翔成
星空的一部分,喊一声
就会有一枚发亮
三百首唐诗,也托不住
您的心疼,最凝重的
不仅是从街口走出的影子,也不仅是
压着韵脚的拳拳,搬走了
风中的脚步声,一声接一声
走进孝经,闭上眼
总站在母亲的身边
母亲头发里长出的雪,多少个黑夜
都扑不灭,却通过您的手
捂热,捂化,化成的
亲情,在大江南北
化成一场浩大的雪,这雪
是岁月给季节做的
书封,装订着
多少心事多少雨
您和母亲的手,虽然
把握不了一路的风景,却握着
一个国度的目光,从一条古道里走出的
千年的光阴,在您握紧母亲的那一刻
霎时融化,一滴
就可以,铺满
素颜的民间
2013.10.2
(注:此文已经获大奖)
《打糍粑》
一进冬月,相传了多少代的
老石臼,便洗净岁月的
粉尘,让乡下最大的一件事
嚼细食物,一口一口,哺育村庄
长大,您与糍粑约定,把从淘米水里
流泻的风,定在季节的拐弯处,您将心思
倒进石臼,用一个滚烫的词汇
一锤一锤,锤成可口的香软
白如雪,拉如丝,软如棉,紧紧地
黏在一年里最浓的日子,槌响有曲
节奏流畅,四季分明
是归来,还是从未离去,您
在乡村正要祛魅的时刻,一把抓过木槌
把日子砸得黏黏糊糊,年味在您的手中
一起一落地返乡,藏在糍粑里的
乡村,比西北风轻
比石臼重,在一根木槌里,找到
根和魂,糯米粒粒,好日子
密不透风,在木槌与石臼的频频往来里
穿越,您把乡村
当做自己的老家,木槌一响,打捞到
乡愁的乳名
糍粑是农历寄给乡村的信,您
也被一封信相邀,被老乡的胳膊相邀,您
举起木槌,就会卸下一个包袱
一槌起,一槌砸,越打越稠,黏住
春天和散落异乡的心,您一槌锤下的响声
如此清脆,如此清晰,在江西之西
一槌接一槌,一槌连一槌,模糊了
岁月和感动,无数的木槌都成为背景,您砸响了
糍粑做的歌谣,押下的
韵脚,在历史的起承转合里
随木槌暗香浮动
风景从一根木槌开始,没有半点的
模糊,非常精准的动作,撞击着
心中的酸楚与疼,蛰伏在石臼里的
悬念,照亮了
木槌的乡居生活和粮食里的信仰,您
举起木槌,举起高于月亮的梦想,用一把力
再用一把力,把手纹里和最小细胞里的力量
迸发,让疼痛充满力量,折叠着
乡亲的幸福,木槌声声,是通关的身份证
种进石臼,撞响编钟,向苍茫大地
要回关切的眼神
2016.2.4
【自点名句】
①让疼痛充满力量。
②把乡村当做自己的老家。
诗歌背景:
2016年2月2日,总书记来到江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新春祝福。去年全国人代会,总书记参加江西团审议,代表们向他发出邀请,这次总书记应约而至,首站就是井冈山。这是总书记继2006年、2008年后第三次上井冈山。
红军烈士后代左秀发一家正在准备年货。总书记来到他家门前,拿起木槌,同村民一起打糍粑。看到左家加工竹制工艺品,养娃娃鱼,听说年后要改造房子,总书记十分高兴,希望一家人早日住上新房,生活越来越好。他叮嘱老人的孙子好好学习。
《写春联》
每一个字都是生生不息的精灵
在墨的黑夜里,怎样拥抱在一起,拥进
一张又一张的红纸上,轻舔着
人间烟火,一笔一划,探进
对联的平仄,打听您治国理政的
消息,一笔一划都是针,把储存在
黑夜里的红,刺穿年底,积攒了
千年的爱,流淌进
对联的守望,那么浓烈,那么喜庆,和
屋檐上挂着的红灯笼,争着比谁
更明媚,更耀眼
一根笔管,一个路标,您借
正确的姿势,把汉字激活,带着
青铜器的花纹和秘密培育的结构,一根
柔软的思想,在春天返青的
时光里,搬运季节的
温度,姹紫嫣红都是播种
一竖一横,一撇一捺,境遇
红色的土地,风来了风读
雨来了雨看,领悟着
春耕的憧憬,一笔一划里的
日升月落,给多少人的行程
起搏
词语喂养的墨迹,抓住这个时辰
拉动中国风的衣角,布置一下
春天的风景,年关,不设关卡
而卡位的春联,一点一勾,一折一弯
裂变出五颜六色的世界,缤纷绚烂,交给
岁月的河床,千门万户
是对联凭栏的后院,您的字,从雪山奔来
从大地的脉搏里奔来,红纸很薄
词语很重,一张纸不够
就两张,三张,四张,需要多少张
就写多少张,有谁知道,一幅对联里的
福禄喜寿,就这样,被无限地
拉长

一枚字,一个宇宙,无论多少
黑暗和寂寞,只需一场火的燃烧
从您下笔开始,低于零度的暗伤,和
压弯了流水的历史,临风而立
就把词根烘干,勾勒出了
巅峰的脊线,距离很远,是
走到人心的感觉,还是
到达春天的长度,再远的距离,也被您
一笔拉近,只有
一个门楣的尺幅,在一笔一划里
您构筑着故国,和
辽远的大地,闻一闻墨香,心中
便生一片绿洲
2015.4.19
【诗歌背景】:
据“学习小组”:2004年1月29日在浙江省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上,正逢春节期间,当时担任浙江省委书记他,情之所致,忽发奇想,写了四副春联。

作者简介:陈思同,河南省尉氏县人。1973年3月生。中共党员。三级警督。中国作协会员河南省分会会员。政协委员。河南大学客座教授。开封市公安局文联常务理事、副主任。1993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曾任乡中学班主任、政府秘书、《开封日报》社编辑记者。现任河南省尉氏县交警大队宣传科长。并为《河南法制报》、《开封日报》、尉氏县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等单位的特邀记者。已创作书籍10部,出版4部。在《人民日报》等发稿1000多篇。有几十篇在《开封日报》头版头条位置发表。2012年,散文集《真情双彩虹》荣获公安部组织的金盾文学奖。2012年《菊花,与一个城市相遇(组诗)》荣获全国咏菊大奖赛金主。2014年第二届中国散文诗歌作家神州行荣获壹等奖。2016年6月在京西宾馆包揽第三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壹等奖、最佳奖和中外诗歌散文精英人物称号。2016年6月荣获“我爱我妈”全国诗文大赛大奖。
参与尉氏县33条未命名道路的命名工作。9条由陈思同拟名。其中,在财政局前的一条路,命名为“无梁庙陈路”。无梁庙陈是陈思同家乡的村名。由思同提议,政府命名,媒体公示。

朗诵介绍:罗兰,语音教育家,从事多年语言艺术教育及研究,大型活动策划人,培养的学生在国际国内的比赛中成绩优异,荣获语言类“优秀国际导师”奖。在历届香港国际青少年艺术节中,学生刘雨彤、董书言和王紫璇等均荣获国际语言类最高奖——钻石奖。在2016年全国蒲公英少儿艺术总决赛中,陈思涵等斩获三金一银的佳绩,罗兰老师获得全国优秀少儿艺术教育工作者嘉奖。蜀国风诗刊、蜀国风文学东方文学诗刊平台主播。

黑马建雄简介:网络资深时评人,原名赵志刚,四川成都人,籍贯绵阳。国际现代华文诗歌研究会、陕西汉唐文学艺术社常务理事。中国诗歌学会、中外散文诗学会、四川省作家协会、四川省诗歌学会、成都市作家协会、成都市摄影家协会会员。2019.3月份出版《空樽》诗集一本。
《东方文学诗刊》、《蜀国风》文学、《蜀国风诗刊》主编,《国际联合报社》执行主编、《词坛诗海》编委。写过近万首诗歌。作品500余首发表于国家、核心、省市一级纸刊,作品零星散见《诗刊》、《文化研究》、《中国文艺家》、《精神文明》、《新国风》、《星星》、《绿风》、《鸭绿江》、《凉山文学》、《椰城》、《常青藤》美国、《澳门月刊》、《香港诗人》、《当代教育》、《贵州诗人》、《诗风》、《四川人文》、《作家报》、《北疆文艺》、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网。
2015年荣获中国网络写手百强榜64位。(主要是写时评文章)
2017年荣获中国诗歌网中国诗坛实力诗人称号。
2018年九子岩诗歌大赛诗歌奖。
2020年张家界第四届国际诗歌节优秀奖。
2018.1-10.作品收录《中国先锋作家诗人》、《九子岩.诗歌》精品录、《新诗百年纪念典藏》、《世界最美爱情诗》等国家级正规书号书籍。
黑马建雄跨越过祖国六百多万公里的大好河山,心胸开阔、阅历丰富。原(中华网、搜狐、环球、等)资深版主、所写原创文章网络点击率3个多亿。开办过西南区域第一家东方雄狮军事网站,影响遍及60多个国家。
微信号:heimajianxiong
投稿邮箱:527908554@qq.com
东方文学·诗刊(都市头条)简介:
东方文学·诗刊主要以朗诵诗歌、散文、短小说的平台。平台上重点收录省一级作协会员以上的作品。以专业的朗诵艺术向世界各地推广高质量的诗歌朗诵作品。
平台有著名作家、诗人:铁凝、吉狄马加、莫言、叶延滨、黄亚洲、商震、李少君、王山、峭岩、大卫、阿来、伍耀辉(彝族)、龚学敏、梁平、李自国、彭惊宇、绿岛、李云、胡弦、舒婷、简明、雷平阳、牛放、吴传玖、
喻子涵、贾平凹、李丛、马新潮、毕飞宇、田湘、唐成茂、毕福堂、桑恒昌、张新泉、叶文福、阿紫、牧之、洪烛、夏寒、察哥兰草、安海茵、龚学明、吴琪拉达(彝族)、阿蕾(彝族)、俄尼·牧莎斯加(彝族)、雨田、杨然、周占林、宋协龙、刘家魁、邓太忠、刘剑、陈思同、齐冬平、石厉、彭桐、江雪涛、熊游坤、王国平、杨健鹰、姚园(美国)、林静(美国)、邓瑛(德国)、郑南川(加拿大)、陈峰(法国)、恒虹(香港)、沙浪(香港)、秀石(香港)、绿蒂(台湾)等三百海内外名家诗歌、朗诵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