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祭拜:我的白发老娘(诗歌)
文/王飞
每当我看着您生前的照片
眼前便浮现出您劳碌的身影
和您那慈祥的脸庞
仿佛您还坐在我的身边
和我唠着工作聊着家常
啊,我的白发老娘
虽然我已走过七十个春夏秋冬
两鬓早已染满白霜
可娘的恩情啊
却久久在我心里珍藏
怎能忘
您用甘甜的乳汁把我养大
在妈背上我快乐的成长
您给我做的“千层底”布鞋
我穿上它走遍了
家乡那弯弯的小路
我把一行行脚印
刻在了通往孟良崮中学的山路上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
那些饥饿难渡的春荒
为了六个儿女的生命
您领着十四岁的儿子我
求亲戚访朋友
要几斤瓜干几捧米粮
为了儿女能健康成长
您吃粗糠咽野菜
把仅有的几碗米粥叫儿女们喝光
最难忘
六二年我考上高中
家里却没有钱供儿读书
我失去了求学的希望
在那个中秋节后的早上
我离开慈祥的母亲要去远方
娘,把我送岀了村口等车
一路上她什么话都没讲
当我毅然踏上征途的时候
猛回头看见娘站在那儿
用衣袖擦着脸庞
此时此刻我在想
娘的心在流血
娘的泪在流淌
北去的列车风驰电掣
我却无心欣赏
这一路上的大好风光
就在那时起
我心里多了
几份惦记几份惆怅
在北大荒的军垦农场
职工宿舍里
工友们有的唱歌有的下棋
我却在默默读书学习
报纸小说伴着我
度过了想娘的岁月时光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第二年我写的小说
就发表在《东北农垦报》上
两年后我又穿上了军装
在大兴安岭森林里
铁道兵在架桥修路
喚醒了沉睡千年的林海
为祖国献岀一棵棵栋梁
軍营中熄灯号响
战友们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此时此刻我难以入睡
娘的身影又一次次
浮现在我的身旁…
在那个光荣的岁月
我把想娘的心思
都化作了工作力量
为祖国修筑起一条森林铁路
又在嘉陵江畔摆开了战场
在当铁道兵光荣的岁月里
我把青春献给了祖国献给了党
七O年我复员回到了农场
春节时我回沂蒙老家看望爹娘
当我走近汶河边
这座生我养我的村庄
两行热泪在我眼里流淌
八年的离别岁月
爹己是满头白发
娘的脸上刻满了岁月沧桑
时光的隧道一闪而过
沂蒙山还是那古老的模样
人们的生活依旧那样清贫
脚下的路该走向何方
于是我决心把爹娘接去北大荒
娘,一生共养育八个儿女
各个都是年少闯荡异乡
可谁知天有不测风云
78年爹患癌症去了天堂
改革开放后
我们的家族天天兴旺
在北大荒己是四世同堂
可在二千零五年春天
娘又病入膏肓
己经远在青岛的长子我
急火火回到了娘的身旁
经过八个月治疗
娘的病没有好转的希:
在8月13日下午6时
娘离开我们而去
走过84个春夏秋冬
经过27年的分别
在宝泉岭元宝下
爹和娘永久长眠在北大荒
而他们的儿女却遍布祖国四方……
娘健在时常叨念起家乡的往事
可那时我却没把娘的思念放在心上
我“恨”那个贫穷的地方
让我失去上大学的理想
在娘离开我们那一刻
我忽然明白了娘的夙愿
二十八年在北大荒
娘是多么想回一趟故乡
故乡再穷再落后
也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那一刻我“读慬”了娘的心思
我忽然觉得
我是一个不孝的儿郎
二十八年啊
我没陪伴娘
回一次沂蒙山老家
让娘带着遗憾去了天堂
娘啊,请您原谅不孝的儿子吧
今天,我就与您回一趟久违的故乡
那个原来贫穷的沂蒙山庄
圆您老一个梦想
看一看咱们现在的家乡
娘啊,让儿告诉您
今天的沂蒙山
再也不是贫穷的地方
改革开放的家乡
扎上了腾飞的翅膀
如今咱老家也
村村通上了电话
许许多多的农民
也住进了新盖的楼房
电视冰箱电脑也走进了农家
年轻人都用手机通话
看游戏打文字玩耍
新修的柏油马路连成了蜘蛛网
汽车火车也通到了咱的家乡
一车车粮食和蔬菜水果
运向了城市远方
沂蒙山人再不过
吃糠咽菜的日子
家家户户欢欢喜喜
齐心协力奔向小康
娘啊,您和爹一起
回老家看看吧
看看故乡今天的变化
党把新农村建设的象天堂一样
娘啊,“青山处处埋忠骨”
故乡只是一个美好的回忆
请二老安心住在那
遥远的北大荒
这里虽然隔千山万水
可这儿也是祖国母亲的一块宝地
有十万解放军官兵陪伴
有数十万山东儿女
安家在这块富饶的地方
娘啊,请您和爹安心住在
元宝山下的“城镇”里吧
您寂寞了弟弟妹妹
会去看望二老
您想儿子我
就乘飞机坐和谐号列车来青岛住些日子
常言说:父爱如山母爱似海
娘啊,您的养育之恩
让儿女永远难忘
愿您在天国里为
儿女们祈祷
让您的儿女
在人世间家家幸福
户户平安
我的白发老年啊
短短的祭文怎表达岀
儿对娘的情深意长
人常说,“儿行千里母担忧”
“儿在何处都想娘”
啊,生我养我的白发老娘
儿长跪在地面对苍天
把这篇祭文献给您
啊,伟大的母亲
我的白发老娘!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