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时忆追思
作者:玉兔迎春
朗诵:玉兔迎春

在我家的相框中,有两张照片尤为珍贵。一张是93年,在曾经住过的滨海西区16栋楼下花园里,我、婆婆、儿子三人手牵手的温馨合影;另一张是95年回山东老家过春节时拍的全家福。每每看到这两张照片,都能让我想起她……
自87年与她缔结了婆媳之缘,我们在一起生活了12年。如今,婆婆驾鹤西去22个年头了。端详着照片里婆婆慈祥的面容,点点滴滴的往事再一次涌向心头。
和老公初识的时候,婆家的家境并不富裕,五个孩子。大姐早已成家,大妹在深圳上大学(带工资),小妹上高一,小弟读初中,婆婆没有工作,公公和老公上班,并且公公还要赡养老家的爷爷。尽管如此,看到邻居家的儿子结婚时,家具、家电置办的齐全,婆婆尽最大努力为自己的儿子儿媳提供物质条件,不让我们受委屈。结婚前的头些天,生性好强的婆婆将自己省吃俭用多年积攒下来的1500元钱悄悄塞给我,操着浓重的山东口音,满脸慈爱的对我说:“丫头,买台彩电吧。”要知道在当时,这笔钱可是个不小的数目,老人家不知费了多少时日才存积下来的。看着这厚厚的一打钱,我心里百感交集。
这是个大家庭,特别是我有了孩子以后,七、八口人住在面积仅有70多平米、三小间居室的房子里,生活中难免会有些磕磕碰碰。比如用水多了点,忘了及时关灯,婆婆也曾语气很重、甚至对我发脾气:“真不会过日子!”当时我真生闷气,觉得她不近情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的磨砺,对婆婆的做法慢慢地理解了,过日子,勤俭节约是不二法门。老人家有一句口头禅: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仔细想来,这话蕴含着十分深刻的道理!尽管现在日子变好,家境殷实,不比从前,但婆婆的持家之道早已使我铭记于心,践之于行。
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是孩子不满一周岁,我考取了医学院护理系,公婆悉力支持我完成了学业。那时候,老公时常出海工作,三年的时间里婆婆付出了很多的辛苦。
单位分房,我们三口已经有自己的小家,吃住与大家分开了。有一次,我和老公有事外出,晚上8点才回来,踏进家门,一眼望见厨房里摆着一盖帘新包好的饺子,是婆婆的作品,她太心细了,算到我们回来得晚(那时候通讯还不发达,比不得现在),包好饺子才回去的。一时间我的眼圈红了……
这些平常生活中的点滴感动着我,我暗下决心,一定好好善待和孝敬婆婆。
在她从生病,先是结肠癌,后又肺癌到去世,将近5年的时间里,我用行动,兑现了自己在心中的承诺:以一位医务人员及儿媳的双重身份,尽全力给婆婆最好的医疗与照顾,不留遗憾。
我依旧清楚地记得农历10月17日婆婆去世的晚上,空中飘起了鹅毛般的雪花,苍天也在为一位贤德、善良、勤劳一生的女性离世而垂挽。当老公在婆婆的追悼会上念起我拟就的悼词时,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悼词中的每一句话都充满了我对婆婆由衷的敬意和真情。
母亲节,最怀念的是那些离我们而去的妈妈,希望天堂也有母亲节。

作者、主播简介:
玉兔迎春(高学敏),天津滨海新区人,喜欢美文美诵,用文字和声音表达对生活的感悟,愉悦心情,传播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