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亲
文/唐文华(云南)
年关临近,农家年事早,村子里家家户户炊烟袅袅,过年的气氛葡蔔袭来。天还没大亮。女人一边撵鸡赶狗,一边在烧热水,烧火的柴干燥,旺旺火苗就从砖块缝隙窜了出来,烟灰在大院里飞舞。
李文从衣袋里捞出一些烟丝卷上,在新砌的灶台飘出的火花上点了。叼在嘴边吱吧吱吧地猛吸几口,转悠到猪圈旁看侧卧的大猪。依依不舍地对着猪自言自语:“好吃好住一年了,该为家里作贡献了。”李文又吸了几口喇叭烟,烟雾在他深沟般皱纹上飘飞,又猛吸几口后甩掉烟,朝屋里吼道:“玲子,去路口看看你哥回来没?等下你叔他们过来杀猪,相亲对象淑鹃也要马上来!”
穿着时尚的玲子,一边系着长长的头发,一边从二楼踤步挪了下来。“爸,您都催了三次了,哥电报上不是说六点从深圳出发,到家恐怕要中午了。”李文抬起手腕瞄了瞄手表,“万一提前呢,快八点了,太阳都冒头了,去瞧瞧!”一脸不耐烦地朝女儿玲子甩了甩手。
李文的家建在寨子山坡上,这里的气候、土壤坡度最适合名贵药材三七生长。李文在房前屋后种植了大片三七,成熟的三七籽在霞光下红灿灿的惹眼。早些年,李文靠这片三七狠赚了一笔。钱催人早也逼人勤。想大干一场的李文租用了山坡五十亩山地,汗水滴滴洒落,陪了太阳追月亮。不料人算不如天算,三七价格连续大跌。李文从种植大户变成了欠债大户。
从小就懂事的儿子李修高中还没毕业就南下打工还债。五年了,李文每月除了儿子的电话就是汇款。偿还了五十多万债务的李文,还建起了两层小洋楼。李文觉得欠儿子太多太多,一家人念叨都是儿子的万般好。“二十四岁了,该给他成个家了,好儿子应该拴在家里,在附近寻个好姑娘吧。”李文逢人都打躬作揖,希望能给儿子找个好媳妇。
“后村小街有个姑娘很不错,高中毕业在村小代课,人标致心也好,我到时去说说看。”村里张婶,终于给李文一家带来春雷般的好消息。
淑鹃是个村里为数不多的高中生,没考上大学的她,为了贫困的家乡留守儿童,不再爬山涉水去邻村小学上学,主动留下代课。一个人辛苦地张罗着一、二年级,十多个孩子的全部课程,护着孩子在爽朗笑声中,过着孤独而又充实的日子。李修聪明能干传遍了十里八村,淑娟对李修在外吃苦耐劳也早有耳闻。“一个能撑家的男人一定是个好男人。”淑鹃对张婶说“日子你们定,先见见再说。”
李文死缠烂打,儿子李修终于同意回家相亲。
五年不回家的李修,靠打工帮父母还完了债务还建起了楼房,这事在村里成了传奇。李修回乡的消息在村里炸开了锅,大家都想看看从土旮旯飞出的小雀,怎样蜕变成雄鹰的。
虽是腊月,温暖和熙的阳光直唰唰地从半空中甩过来。牛羊猪已褪毛上桌,几口大铁锅在厨师的大铁铲下啪啪作响,汇集成美妙的交响乐。这时,一身粗布旧衣的李修,从山凹小径蹒跚挪了出来。庞大的麻袋塞得鼓鼓胀胀。李修吃力地扛住大包,趔趄了几步终于稳住了身子,肩上的麻袋漏下的黑色粉沫跟汗水,把李修的脸浸成黑灰色。
玲子拎起长裙飞奔而去,赶紧托起哥哥肩上的麻袋。村口聚集了许多人,叽叽喳喳议论着。有人不屑地哼了一声转身离去,更多的是哄堂大笑。在众人鄙视的目光中,兄妹俩吃力地把麻袋扛回家。
李文心疼地接过麻袋,女人试擦李修脸上汗水一边说:“儿啊,空手回来就行,背这么重的三七增长素,累坏身子不值,再说家里肥料还多。”女人边说边用衣角擦泪。玲子递给李修一块毛巾,劝着母亲说:“妈,哥背上背的不仅是肥料,也是人心。”
帮忙的亲戚好友围了过来,看见一身落魄打扮的李修都不说话,在他们想像中的李修,竟然没有设想中那么高大伟岸。原先积极干活的劲头没了,无精打彩地散坐一边。“几年不见,咋还是这个鸟样,看来相亲没戏了。”张婶岔开大嗓门,嘴一撇,阴阳怪气地说:“讲好的媒金可要给我。”她黑青着脸,急冲冲地朝李修父亲奔去……
桌凳一字儿排好的长街宴,除了几个帮忙的亲朋好友,显得空空落落。按习俗,大凡村里大事,整寨人帮忙。寨子里几十户壮族人家,一家一人也有近百人坐席。估计相亲不成,也不想花钱送礼的村民,都藏在家里不露头了。
快中午了, 太阳火辣辣地直射在李文房前池塘里,流动的池水在阳光照射下碧波荡漾。山凹中有三个着新装的人,从小径上飘了出来。一男两女,年轻的姑娘一身红衫在阳光下焰焰生辉。两位年长的男女,老远地向李文挥手,估计是淑鹃父母来了。
李修洗净了脸迎了出来,伸出手礼节性地去握淑鹃的手。淑鹃迟疑了一会儿迎了上去,“不好意思,干苦力活挣不了几个钱,让你们辛苦地跑一趟。”李修轻握着淑鹃白晢的手,平静地说。
“没什么,只要凭劳动挣钱,永远让人尊重。”淑鹃露出白白的牙微笑地回答,她静静地察看了淡定的李修,从他那不亢不卑的表情里,看到了男人的沉稳和担当,目光变得炽热起来。
李文从惊鄂中醒悟过来,赶紧招呼着淑鹃的父母上席。
一会儿,山凹中有一辆白色奔驰小轿车,从小径上显现,缓缓地停靠路边。这时李修的手机响了“李总,车进不来了,怎么办?”
“就停在那里吧,赶紧过来一块吃饭,把冲天彩炮全点了!”李修一边接电话一边招手。
瞬间,五颜六色的彩带在天空升起,村子在礼花轰鸣中顿时热闹起来,空旷的长街宴也人满为患……
这顿相亲酒,乡亲们在李文家喝得山呼海啸,李文也醉得红光满面。只有李修,在默默欣喜地注视着举止大方的淑鹃,紧靠她身边,向各位来客把酒敬烟,幸福的笑意堆满他的脸上……
作者简介:唐文华,男,1967年腊月出生于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的一个小山村。大学毕业分配云南工作。当过矿工,秘书,记者,企业办主任,中央级媒体驻省记者站站长,杂志社副总编。中学时代在《作文》上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地州级报刊及平台发表诗歌,散文,小说七百余篇。三十余次获奖,有作品入选多种文选。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云南省交通部门。
文章版权为作者所有,文责自负,图片来自无版权网站,照片来自作者。
投稿方式:
加总编纤云微信号直投:Xy18297918455
邮箱发送:18297918455@163c0m
主收散文、散文诗、诗歌,兼收其
他,拒收爱国、抗疫、敏感政治等文
章,内容直接复制粘贴,照片附件发送。
投稿请附简介、近照、微信号、通联。
平台优选“时光深处有尘烟”“纤云文学苑”公众号文章,推送至此。
“都市头条"税后赞赏高于10元,配乐版文章,平台分配50%,作者分配50%,10元以下不发放,用于平台运营,无赞赏无稿费。
作者文章自发稿之日起,第10日准时微信发放赞赏稿费。
纯文学微刊平台,欢迎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