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的宝塔传说
作者/曹尚来
廊坊市三河县城西北的草原上有两座孤零零的小山峰,伫立在潮白河的东岸。神奇的山南北走向,北边那高一点儿的叫“孤山”,蜿蜒南下的那座低矮小山叫“留山”。这两座小山峰统称孤山。
俗话说:是村就有庙,是山就有道。自打这里有了孤山和留山之后,此地便红火起来,从四面八方云聚众多商贾来这里做买卖,整日游人如织,热闹非凡。
一天傍晚,山西村里来了一位南蛮子。由于旅途劳累,就想在此村借宿一晚。轻轻叩开村边聂家的柴门,说明了来意,容他一宿,明早起来继续赶路。聂家人心地善良,热情待客,愉快地给他腾了间屋子让他安歇。
天色渐晚,橘红色的彩霞映照在天空。南蛮子安顿好之后,走出聂家门来到了孤山脚下,他觉得这坐小山峰很神奇,便拾级而上。当他登到山顶之后,看到风光旖旎的潮白河,河水犹如绸缎在那里飘逸;又看到北边奇峰罗列的燕山,崇山峻岭连绵起伏,好像众多的蛟龙盘卧在那里。
空旷的原野一碧千里,十分美丽。此时此刻的他,心里无比激动,深感这里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只可惜山顶上少了一座塔。南蛮子着迷了,流连在山上。一阵风儿轻轻掠过,他才觉出凉意,仰望天空已是繁星点点,天以大黑,只好顺着原路下山。
回到聂家,南蛮子跟主人攀谈起来。聂家老人一看这个人,就觉得此人不是一般的人,一定是个仙道。他亲眼目睹了此人上山快如风,下山如履平地的情景,暗自佩服。见他进了家院,便凑到跟前说:“请问先生,一天的奔波您是否劳累?快吃口饭早点安歇吧!”南蛮子连连答道:“不累,不累。”老人接着又问道:“先生,我问句不该问的话,今日是哪阵风儿把您吹来的?明晨又到何处去呢?”
南蛮子乐了,忙说:“老东家,见怪不怪,我一不是仙,二不是道,只不过是路过此地就想在这里歇歇脚。”
“不、不、不,您绝非是个凡人,您登到山顶有何感受?”“这个?这个!”南蛮子点了点头,不想道破天机。在老人的一再追问下,南蛮子接着说:“您问这个,我也无法解答您,按我这个眼光看,您这里的山很有来头啊!按老朽的推算这里很有风水,借着这山水的灵气,将来贵地一定会人丁兴旺。实不相瞒,此处唯一的缺憾就是有山无塔,不成一景。”“那您瞧我们该咋办呢?”
老人追问了一句。南蛮子说道:“呵呵,不管你们村里的东街人还是西街人,一时半会儿你们是做不到的,等着吧,上天会造化人间的。”
俩人你一言,我一语,一直谈到了深夜。说来这事儿也真是奇怪,没过多久的一个深夜,这荒山秃岭有了很大的动静。
等到第二天早上一瞧,一夜之间,孤山顶上建起了一座青砖结构的宝塔,村民们争相观望,无不感叹,都说南蛮子的话真的灵验了。后来有人说了,这是上界的仙女修的,说是鲁班的三个女儿下凡了。
原来,她们姐妹三个整天在天上无所事事,总想下凡到人间转一转。这天夜里姐妹们商量好,偷偷地来到了人间,把北京城看了个够,她们看到了皇城边有山、有水、还有各式各样的宝塔,让她们好不羡慕,都觉得这里跟上界没啥区别。就是城东、城北穷气些,没啥景物。大姐便说:“妹妹们,你俩别光顾游山玩水,既然咱们来到了人间,就不要白来,咋也该在人间留下点儿纪念才是。”大姐刚一说完,那姐俩心领神会了。
二姐心灵手巧,一般人干的活儿她还看不上。她看了看宝塔说:“大姐,这有啥了不起的,鲁班是咱爹,修个宫,建个塔,这不叫事儿。不是吹,咱们要是建个塔,准保比别人建的漂亮!”
三妹更是心胜,顺口搭音地说“大姐二姐,反正咱也没事儿,依我看,既然咱们来了,那就各找一个地方,一人建一座塔。可有一点儿,谁建的地方不管地势高低,塔尖都要一样高。”一瞧大姐不言语了,二姐急忙问道:“大姐,你咋不吭声儿啊?咱到底建不建塔啊?”二姐心里憋得鼓鼓儿的,催着大姐答应。大姐看出她俩的心思,知道她俩都想显摆一下自己的本事。于是就同意了她俩的建议。
大姐是个特别心细的人,一再叮嘱她俩,不要自大,要抓紧建,鸡叫的时候必须见完,天亮之前要返回天宫。
二姐三妹格外高兴,异口同声地说“大姐,你就放心吧!鸡叫前绝不落在你后面。”二姐眼尖,一眼就看见了京东孤山顶上比较秃,就想在这座山顶上修个塔。大姐往北寻觅,到了顺义县城,见城北边有一处高耸的地带,停住了脚步,想在这个地方修个塔,这样县城里增添一景,那可就美丽多了。
再说那个三妹,分手后她就往南走,走到了香河西临潮白河边,想在那里建个塔,她走到那里一看,全是白沙土,地基不会牢靠,万一遇上潮白河发大水,这不就白建了吗。不行,还是换个地方吧,接着走到了通州城东大运河的西岸,发现有一块地势平坦的地方修个塔正好,啥也不说了,趁着夜深人静的时候修了起来。不说大姐三妹,单说二姐在孤山上修塔。
二姐选中了孤山上顶的中间,施了一个法术,在塔基中间打了一眼数丈深的井,然后唤来了孤山附近的山神、土地神,搬砖的搬砖,抹灰的抹灰,干了起来。干了一个时辰,塔身已经建完。二姐这才松了一口气直起腰来,一看三星,歪歪的,离鸡叫已经为时不远了。
这时,大姐也把塔建得有两人高了。心想:我的两个妹妹,二妹有心计干事仔细,三妹干事毛手毛脚不让人放心。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她俩找到建塔的地方没有?大姐心事重重放心不下,生怕她俩把活儿干砸了,万一塔尖的朝向垒错了,冲了雷神,那还不得把塔给劈了。左思右想实在干不下去了,也不顾及自己是否计较之前能够建完,放下手中的活儿来到孤山上。
走到这儿一瞧,二妹垒得真快啊!塔顶建得很漂亮!她绕塔一转悠,坏了,朝东南的那个角正对准雷公,再一细看,整个塔有点朝东南歪。大姐急得直摇头,不知道说啥好。二姐看出来大姐的心思,就问她:“大姐,你修完了吗?”大姐不语,仔细地看塔。二姐又问她“你的塔还没建完,怎么还有心思看我来了?”大姐说:“我怕你把塔修歪了,让人笑话。”就这一句话,说得二姐心里热乎乎的。大姐急忙告诉她,要赶紧想办法纠正。不然雷公一发怒,好歹都得把塔给劈了,到那时,可就真白费劲了。
时间不多了,拆塔已经来不及了,怎么办?二姐急中生智,一张开手掌,从天上降下来一堆大铁链子,便急忙输到井里。就这一下拉住了塔身,无论遇到啥情况也不会晃动了。事不宜迟,需要马上离开了,二姐一看,塔顶高挑,很合她心意,但是塔的四角还是不够完美,于是,一挥手,把塔上挂上了铃铛,风一吹,铃铛就发出悦耳的声音。眼见天色快蒙蒙亮了,大姐二姐急忙抽身到通州来找三妹,到了通州城一看,三妹建的十三节塔也已经建好。大姐站在塔顶上一张望,还别说,真的和孤山塔顶一样高,唯独大姐留下了一个半截塔没有建完,姐妹三人便匆忙返回天宫。
后来,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从哪儿来了个膀大腰圆的汉子,力大无比,来到了孤山脚下。他听村里人窃窃私语道:孤山塔里有根拽不上来的铁链子,谁要是能拽上来,就请他吃饭喝酒。好汉有点不服气,就说:“我就不相信拉不上来,你们请请我,我立马把铁链子拽上来。”
酒足饭饱,大汉在大家伙儿的簇拥下来到山顶。就见大汉钻进塔门,顺手就把铁链子拽了起来。他拉呀、拽啊,铁链子上来了一大堆。铁链子越拉越沉,累得大汉汗流流夹背,也没有全拉上来。也不知道他喘了多少回气,又拉了多久,被他拉上来的铁链子堆成了小山,到了傍晚总算都拽上来了。
大家一看,只见铁链子头上拴着一只王八,王八壳上还刻着几个字:“......灵异......夜话”,大家伙儿一看,天啊,这哪儿成啊,赶快送回去吧,在大家伙的帮助下,又把铁链子送回井里。
到了光绪年间,山西村里人募捐在塔东南角建起了一座魁星楼。后来,在孤山塔下修了一座庙,名曰:“圣人庙”。设东西配殿,东配殿供奉药王爷,西配殿供奉财神爷,每年的三月初一是三河的第一个庙会,方圆几十公里的村民都来到这里,庙里香火不断,僧众成群,游人接踵,善男信女进香拜佛,走回唱戏,登山观塔,眺望四野。
粪庄(现在叫复兴庄)有个高跷会,年年庙会前来观看的人熙熙攘攘,络绎不绝。村民们绑好高跷棍从山下顺着十八级台阶而上,看热闹的人跟着一起登到山顶。也引来无数文人墨客吟诗作赋,留下了一段段千古美谈。如今的孤山早已没有了旧时的模样,庙宇毁于解放前的战火,宝塔在1966年被当做“四旧”和庙宇的断壁残垣一起被拆毁了,山上的树木也早已荡然无存。

作者简介
曹尚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