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漫谈旅游景点那些“错别字”
文/朝圣山人
十八. 衡山南岳“忠烈祠”大门匾额上的“烈”字

衡山南岳忠烈祠,是我国纪念抗日阵亡将士的大型烈士陵园。它于1938年筹建,1943年落成。1997年12月,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享堂是忠烈祠最大的建筑物,位于石阶尽处,飞檐翘角,石墙碧瓦,气势宏伟,里面供奉着“抗日阵亡将士总神位”,是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在享堂汉白玉拱门上方,六根花岗岩石柱稳托着歇山式重檐,中间两根石柱上悬挂着一方横匾,上书“忠烈祠”三个镏金大字,款署“蒋中正”。细心的游客举头可见“烈”字中的歹字旁少了一点。
据载,在“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期间,许多将领提到阵亡官兵多“暴尸战场”,不能掩埋,言者伤心,听者敛容,蒋介石对此异常痛心,嘱咐陈诚、薜岳主修忠烈祠。期间战事激烈,修建工作时断时续,至1943年6月全部竣工时,以身殉国的民族英烈已不计其数,其中少将以上的高级将官就有35名之多。有人说,蒋介石作为当时国军抗战的最高指挥官,题写匾额时,思及此情此景,将“烈”字刻意少写一点,寓以“烈士少一点,胜利快一点”之意。也有人説,蒋介石认为烈字中不应该有歹字这个偏旁。这些解释,大家也许认同。
但是,我想说的是,“烈”字中列的这种写法,在书法家文徵明那里,他的行书就是这样写的。同时,蒋介石是懂书法的,难道他会专门写一个错别字吗?
十九.安徽西递一副对联上的“错别字”

上面这副楹联悬挂于安徽西递“瑞玉庭”中,乍一看,上联的“快”字少了一点,而“辛”字却多了一横,下联的“多”字少了一点,而“亏”字又好像多了一点。实际上,这几个字在书法中都是正确的写法。也许楹联的主人是想通过书法中的这种增减笔画的方法,使子孙后辈在为人做事方面,尽可能“享受快乐少一点,付出辛苦多一点;贪图便宜少一点,甘愿吃亏多一点”。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