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老师,各位作家,各位文友:
大家好!
受萧军老师邀请,有幸参加李秀珍和两个女儿三位作家联袂创作的中篇小说《生命的光辉》赏析座谈分享会,并聆听作者创作的心路历程,我感到无比荣幸。实事求是的说,我是没有资格参加这样高水平的座谈会的。对于小说的创作我是个门外汉,记得四年前我写了一个关于因放屁引出的一段故事,一个新上任的县委书记,检查机关干部作风建设情况,上电梯时,放了一个响屁。书记顿时觉得有点尴尬,其实细一想,就是屁大点事,书记也是人嘛,放个屁也不伤什么大雅,但陪同的县委办公室主任,为了给书记圆场解围,赶紧拍马溜须,竟说这屁是自己放的。但书记在检查工作时发现县委办公室有许多制度形同虚设,还谎报数据让领导看,没过几天,这个县委办公室主任就被免职了。我想通过用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来疯刺鞭挞官场存在的丑陋官风,但由于水平不达,对小说最基本的创作要素把握的不好,因此没有达到我想要的结果。这个题材如果让秀珍老师写,说不定能写出一部引发读者震撼、引起社会思考的大作。我们共产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官风?什么人才是共产党需要的好干部?值得思考。
![]()
文学创作始终来源于生活,同时一定是时代的产物,一个好的作家,一部好的作品必须是生活的,是自己的,是面对读者的,是发自灵魂的。是苦难和成功的孩子。而不是为了取悦大师、取悦名利而千万百计挖空心思,编造奇异诡秘,以达到吸引眼球之目的。否则,这类作品即便是能取得一时轰动,但注定是短命的,
对于秀珍,我只是读了泱泱大作,从未见到真容。我不善交际,听萧军多次提过秀珍,才有了一个大致轮廓。秀珍是领导干部,为人低调,工作务实,用萧军老师的话说,真的是个嘹人!业余时间酷爱文学,有极深的文学造诣。正是基于对秀珍以上的认识,我才在《禹平文学》认认真真阅读了《生命的光辉》。看后觉得心潮澎湃,真的不能自已。《生命的光辉》通篇文采斐然,辞藻华美,语言朴实,文笔清新,情感丰富,人物形象饱满,条理清晰,结构层次分明,情节设计合理,故事跌宕起伏,描写生动,引人入胜,艺术感染力强,每一章节的语言表达都把握到位。显示出作者不凡的文学功底。
![]()
另外,《生命的光辉》在艺术手法上构思新颖,独具匠心,情节跌宕,紧扣人心。一部优秀的小说必须要有活生生、有个性的人物描写。古今中外经典名著,都是因有人物鲜明个性让读者千古传唱。而《生命的光辉》让我们记住了,胜南,芙英奶奶,黎主任,邢飞栩栩如生和鲜活的人物形象,这无疑是成功的!《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二次握手》,《人生》,《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等等,确实是因为有贾宝玉、林黛玉、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武松、潘金莲、武大郎、西门庆、刘备,诸葛亮,曹操,孙权,苏冠兰,丁洁琼、高加林、林巧珍、孙少平、孙少安、田晓霞,白嘉轩……这些极具个性特点的人物,让无数读者津津乐道,深记于心,而且成为经典,经久不衰。而《生命的光辉》黎胜男、黎主任、芙英奶奶、邢飞这些人物,每个人都在不同的生活层次,承载着他们宿命的结局,喜的也好、悲的也罢,想得到的偏又已失去,不想要的偏偏必须要拥有,胜男完全有理由去爱志同道合的邢飞,但为了讨奶奶喜欢,成全奶奶的心思,却不得去和一个自己根本不爱的人结婚。这就是那个悲剧的年代存在的现实,特别是在六七十年代,这样的社会现象、这样的婚姻价值观比比皆是。这就是生活,这就是无奈的现实。看到这里,不由得让我想起红遍大江南北的电视剧《渴望》,胜男的命运真的像刘慧芳,而她最后嫁给的人不就是王沪生吗?正是因为这部作品里面所勾勒的主要人物形象都是那样的鲜活生动,才让我们对《生命的光辉》爱不释手、回味无穷,才让我们去憎恨和反思世俗的不公、畸形和丑陋。让我们不断的去抛弃和批判那个年代世俗对人性和爱情的亵渎。生活永远是小说的母腹。这就是《生命的光辉》这部小说存在的意义!
以上是我对这部小说粗浅的评析,不足之处敬请作家李秀珍老师及在座的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再次谢谢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