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节!何俊峰回老家
文图/何俊峰

这次西部之旅可谓是收获满满,先到兰州,和几位战友小聚,参观了兰州新区,然后启程去武威。武威是我在邱少云部队当兵的地方,三十多年来多少次魂牵梦绕,这次终于有机会故地重游,圆了我几十年的梦想。

第二天上午在五十六旅政治部主任,现武威市凉州区武装部政委丁俊强兄弟,武威乡党,武警部队战友赵拟瑞等战友的陪同下参观了五十六师所在的营房,城墙,一六八团旧址,英雄邱少云所在连营房,并和连长小战友合影留念。

三十多年时光变迁,一切己是物是人非,部队换防了,城墙还在,营房还在,打靶场还在,师部办公楼还在。走在师部中心大道上,只是没有了红军杨的影子,多少让人有些伤感,仿佛又听到训练的军号声,训练的口令声,三十多年过去了,归来仍是少年,军魂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纪念逝去的青春啊,今生己无怨无悔。

第三天,我们一行来到甘肃著名景点七彩丹霞地质公园参观,西部特质,名不虚传,五彩缤纷,空旷辽远,天高云淡,让人放飞心情,清空内心,游行让生活丰富多彩,诗歌一般美好。

一路西行经酒泉,玉门,嘉峪关,穿过几百公里无人区直奔敦煌,快九点了,天还很亮,脑子不断闪过“春风不度玉门关,西出阳关无故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句子,眼前尽是荒凉旷远景。
大漠深处,河西走廊的尽头的敦煌莫高窟,是我精神的至高点;我愿举杯,用生命举杯;以一生仰望。历史的沉重和苍凉。我惊异莫高窟大小佛像,鲜艳的色彩和飞动的衣袂,光线出神入化,莫高窟是活着的,它是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证着历史,记录着历史,聆听着历史。像一个无声的倾听者,听着历史的低吟浅唱。

下午我们来看敦煌月牙泉,泉梦一般,似一弯新月,让梦幻化成了现实的美境。有人说,月牙泉是嫦娥的泪,这一滴是欠后羿的!只为一个千年的传说,心里变得不再荒凉,大漠的风烟,吹散了岁月的沧桑,却吹不走一个又一个曾经的梦想。
敦煌呜沙山与月牙泉,像大自然诞下的一对双胞胎。沙山和风鸣,这是铮铮男儿的声音。月牙泉闪着水汪汪大眼睛,嫵媚美丽,风华绝代。我坐在鸣沙山上静静的写诗,坐在优美的传说,坐在黑眼睛蓝眼睛惊喜的朝拜和无尽的遐想里。

天下第一雄关依然矗立,斑驳的墙体见证着历史的亘远,昔日的烽火,早已灰飞烟灭,英雄芮宁的功绩与沙漠戈壁并存,遥远的路程阻挡不了你登嘉峪关前行的步伐,丝路上的声声驼铃响彻在耳际,一串,一串,像背影里,你的故事一样,很长,很长。一部千年奔袭的历史,在这里驻足,看不见狼烟烽火,刀光剑影,听不到鼓角连营,战马嘶鸣,惟有角楼上的风,叮咚 叮咚 叮咚。
当我踏着斑驳石阶盘桓而上,脚步 沉重而轻松。极目远眺,万里长城,如腾空巨龙,仰天长啸。嘉峪关,随风而去的驼铃声,已渐行渐远。我用双手,轻轻抚摸着嘉峪关城墙的每一块方砖,并且 细细品味着长城文化精神的厚重。

最后,我们又重返武威古城,我仔细寻访了我生活学习过的每一个地方,顺着新城大院的城墙转了一圈,在师部大门前留了影,找到了经常路过的核桃园,有过故事的小新华书店,和何畅战友一起照过像的文庙,出土马踏飞燕铜奔马的雷台,尝过了武威名吃三套车,酿皮子,喝过了甘肃名茶三泡台,去腾格里沙漠玩了冲浪,开了战车,骑了骆驼,吃了沙米皮。回忆起了所有的往日时光。心里己是醉了。西部之旅,不虚此行,人生得意,莫过于此,足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