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读网刊《家在山河间》,被她一系列接地气,养人眼,悦心情,正能量的文字所吸引。这是一个由我的平陆老乡李文晓开办才一年的公众号。
《家在山河间》文学平台一时享誉平陆,其刊名也浅显道出平陆地处山河之间的地理风貌,所刊发的文字,从多个角度,不同方位,不拘形式,把平陆人的性格品质展现的淋漓尽致。
平陆是山西南部的一个山区县,古称虞国。位于中条山和黄河之间,东西长,南北窄,北高南低,形似一个大写的人字俯卧在山河之间。头枕中条,脚蹬黄河,汲取着黄土高原的丰厚营养,吮吸着滚滚黄河的绵绵长流,塑造了平陆人山之雄劲,水之柔美的淳朴形象,成就了平陆人坚韧品性,倔强个性的独特精神。
中条山巍峨,条山松挺立。风吹更雄伟,雨打更精神,被平陆人看的真真切切,学的地地道道。因而无论干什么事,只要认准了方向,就会全力以赴、勇往直前,绝不三心二意,半途而废。正是这种执着倔强的精神,让平陆人走出重重深山,跨越三千沟壑,迈出河东,走向三晋,奔向更广阔的天地。
大黄河宽阔,波浪汹涌急。宽广见胸怀,波涛现本色,让平陆人体会的透透彻彻,领悟的明明白白。在改天换地,摆脱贫困的斗争中,更增底气,更添力量,从不拘泥于自身,而是奋勇开拓,闯事业,闯人生,闯出一片新天地。
中条山东西横亘在平陆北部,它是平陆的屏障,给了祖祖辈辈平陆人坚如磐石的靠山。无论大自然多么刻薄,纵使划出沟三千的宭境,只要有这座雄伟高山的庇护,平陆人在这沟沟壑壑中,仍然生生不息,繁衍生长,并将这里描绘得锦绣美丽。
大黄河蜿蜒曲折于平陆南边,它是平陆的摇篮,给了世世代代平陆人温馨秀美的家园。无论天地间有多少肆虐,哪怕留下支离破碎的荒芜,只要有这条母亲河的恩泽,平陆人在这滩涂洼地里,必然孜孜不辍,四季耕耘,终把它变成北国江南。
中条山的刚毅与大黄河的柔情,融为一体,降落在这片1173.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这里既有入云高山,又有上善若水;这里山绕千流水,万泉归大河;这里看山山相依,望水水相环。远看山舞蹈,近听水欢歌。看山山有味,品水水有韵。山有山的豪迈,水有水的柔情,山水相连,水山交融。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是平陆人最美好的家园。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中国最早的圣人傅说(读悦)诞生于此,其发明的版筑术流传千古,“说命三篇”列入治国经典。这里是众多成语的故乡,记录历史纵深的远古,标志文化悠长的渊源。
这是一片火热的土地。革命的火种在此点燃,抗日的烽火在此燎原。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叠起,社会主义大家庭里,高歌传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动人凯歌,续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抗疫新作为,展示东方大国宏伟新篇。
这是一片希望的土地。伫立条山之上,松涛拂耳,吹响新时代发展曲;风车飞转,化作现代化加速度;俯瞰黄河岸畔,天鹅戏水,呈现人与自然和谐欢情;双桥越天堑,运三高速舞蹁跹,蒙华铁路引高歌,时代巨人抒豪情。平陆,田园风光秀,适游玩适居住。现代气息浓,宜创业宜逐梦。黄土高坡绿,大河之阳美,处处展示着新时代的动人景象。
《家在山河间》,就诞生在这片神奇而火热的土地上,成长在这个富有生机与希望的天地间。“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对“表里山河”古虞壮丽景象的最好描绘,更是对现代化新平陆未来发展的雄壮豪歌。山河之间是我家,我为家乡鼓与呼!《家在山河间》勇于担当,甘为奉献,常以“后人乘凉,当思前人栽树”自勉,思念牵牵,梦中总现父母那一张面容,心绪盈盈,永远难忘故土那一抹乡愁。弘扬时代主题,讲好家乡故事,成为《家在山河间》的正确选择和必然之路。
作为本乡本土的平陆人,李文晓先生从政平陆县机关部门,忠厚朴实,勤奋廉洁,经历丰富,不乏誉评。现已退休还家,本该享受闲适生活,却毅然创办《家在山河间》文学平台。花甲之年,重抖精神,倾注激情,饱蘸浓墨,为平陆再谱新曲,再放赞歌。其不倦之精神令人敬佩,其网刊之文字可圈可点,其弘扬之旋律高吭嘹亮,其能量之巨大不可小觑。这正是古虞山河精神的写照。相信必将激励平陆儿女奋发图强,为开创新时代平陆美好明天,添砖加瓦 做出新的更大奉献。
山河有正气,家乡无限美。条山作巨笔,黄河彩墨润。不论是浅吟低唱,还是高歌传颂,一笔一画,一字一词,一篇一部,都呈现的是表里山河的壮丽,宛如一幅渐次展开的画卷。
作者简介
丹心悟道,原名焦榜丹,平陆人,黄河岸畔生长,母亲河水滋养,爱好文学陶情,闲来涂鸦怡志,钟情哲学悟道,笑对人生开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