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物回眸
戴永久
雪域高原西藏,空气稀薄,人烟稀少,大气粗犷,人文底蕴丰厚,堪称国内乃至世界自然、历史遗存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动物天堂、植物宝库,也是人类农耕、游牧文化,最为丰实完整的圣地之一。
现将我援藏期间,在加查期间的所见所闻的相关器物分为植物篇、动物篇、食物篇、用物篇,等门类,分别实录,单独成章,与诸君共赏。由于在藏时间短促,当年仅凭记忆整理,不足不准之处,敬请包涵。

动物篇之五 猞猁
猞猁,又叫林曳、猞猁狲、马猞狸,它体形似猫,但个头比猫大得多。猞猁体长85至130厘米、体重可达18到32公斤。
它头小而圆,嘴鼻和眼窝较大,眼珠绿光闪耀,炯炯有光。最引人注目的是两只直立的耳朵,耳端直生一撮毛笔般耸立的黑毛,两颊有长毛左右垂伸。
它的尾巴又短又圆,不到体长的三分之一,尖端呈黑色。体背粉红棕色或灰棕色,还镶嵌着黒色斑纹;腹部白色,有少量灰棕色斑点。
它栖息于多岩石的森林中,能耐寒冷,不畏风雪,自己不做窝,常利用别的动物废弃的废窝,当“家”,或者栖居于岩石缝隙、树洞中。白天蒙头呼呼大睡,傍晩出来活动。会游泳,却很少下水。爬树的本领很高,可以从一棵树直接纵跳到另一棵树上,捕猎雉、鹧鸪、松鸡等鸟类,捞取鸟蛋,鼠、野兔、松鼠等小型兽类也是它喜爱的美餐。
猞猁的视觉和听觉都很发达,生性狡诈而谨慎,加上行动敏捷,一般遇敌时能速奔逃脱,或上树隐蔽避敌。通常,它不会伤人,可是,一但遭到围攻,也会反扑。它有时还会装死——躺倒在地,四脚朝天,待敌人来到身边,会突然跳起回击,向对方脸上乱抓乱咬,旋即拔腿就跑,一下子逃得无影无踪。现已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猞猁的毛皮软而厚,毛绒丰满,御寒性强,而且耐穿,是上等的皮毛。内调时,我以十元钱一张的价格,帮曹恒龙书记带回了三张完整无缺的猞猁皮。

个人简介:
戴永久,男,汉族,1944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曾任小学教师,5个乡镇党委书记和县、市两个部门负责人。2004年退休后从事文学习作先后在"江苏生活快报""江苏散文报""山西科技导报""泰州晚报""姜堰日报""溱湖""罗塘"等报刊杂志发表散文等文学作品100余篇。现为江苏省作协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