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初,能用水笔、钢笔写字,已经算是再高级不过了,也被看作为高年级、大学生的唯有专利了。三年级以下(当然包括三年级在内)就别想用了,所以低年级、小学生往往看到眼睛会扑闪扑闪的,看着好是很眼惹(喜欢、喜爱)的,也许这与当时学校规定有关吧。
记得10岁那年,我以索家村学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了我们杨庄小学四年级。进入了四年级,使我也拥有了第一支水笔(具体牌子叫什么已记不清了),是家里人专门为我买的,呈黑颜色,除笔尖是铁的外,其它部位构成都是塑料的。由于毕竟是第一次拿水笔,所以起初的我可以说爱不释手。有了自己的水笔,当然是最高兴、最卖派不过了,但最害怕丢了或损坏了的心情也由然而生,使我一直处在喜忧两半状态。幸运的是,那年过春节,在山东工作的三叔父回来了,回来时给我专门买了一支英雄牌钢笔,作为我学习好、升级的奖励品给我,以示奖励,鼓励我继续好好学习。记得那钢笔是银灰色的、整个笔外套全是铁的,对我来说,是更加珍惜、更舍不得用,一直让妈妈放在她柜子里,直到后来我考上了初中才拿出来写字用。
自有了水笔后,水笔给我们带来无比的神秘和快乐。每天放学回来我和弟弟要趴在土炕上一块写字。我用水笔写,弟弟因为才上二年级,只能用铅笔写字,所以水笔成了我给弟弟玄耀的资本了,惹得弟弟眼惹不已。有时候弟弟趁我回屋里取馍或喝口水、转身间,趁我不在、不注意,便快速摸拿一下我的水笔后又放下,其实我发现了好多次,只是装我没看见。但我一直给弟弟说:你也赶紧好好学习,将来升到四年级了,你不用担心没水笔,家里会自动给你买水笔,而且买的水笔比我这支水笔还要好、还要高级呢……
水笔写字用的原料是墨水,说起墨水,那个时候的墨水只有蓝墨水,牌子最多的是驼乌牌的,二三毛钱一瓶。记得我用的墨水最多是蓝墨水,后来又兴起了碳素墨水用,这就牵扯“换肠”了。因为要在换墨水之前,往先要洗干净笔肠中的墨水,否则两种墨水混合在一起,笔肠出口处就会堵塞,笔也由此弥住不下水了,所以我们有时候出现这种情况,第一时间会用手去掰开笔尖或用小刀子别。笔尖一辦开,最容损坏笔尖,一个是写字容易划破纸,我们叫“成了划刺刺”了;另一个就是写下字成“双影”了,还有一种就是笔尖対不对会吐出一大滴墨水来,不但会涂抹了本来的上面书页,而且还会渗透到下面好多张页,那才叫麻烦大了呢。为了减少以上情况发生,我们也学会了“超级经验”,要是笔尖不下水了,考虑笔弥住了,我们会将笔尖在头发上梳一下,通过笔尖缝隙夹住头发丝来疏通笔尖的“堵塞”,这个方法有时真灵。那个时候的碳素墨水是“麒麟”牌的,那种墨水最大特点是特容易结块,有时候上堂课刚用完,就是中间休息一段时间,再用墨水就弥笔尖了!
有趣的是,听说新笔买回来在使用吸墨水前,先要用笔肠吸些温水冲洗一下,叫"温肠“、“洗肠“。也听说新笔一经过“温肠”、“洗肠”,预示着写字就顺畅,冬天也不冻笔肠。还记得自己有次,吸水“温肠”时,没把握好水的温度(可能水温度太高),结果把刚买回来的新水笔笔肠给烫缩了,幸亏那个时候有配笔修笔的,好像花了五分钱还是一毛钱,在修笔摊上重新换了大小长短一样的笔肠呢。
水笔共分笔头、笔帽和笔身。笔头由笔尖(是铁的)和笔尖下面的笔舌头构成,最初造的水笔,笔头部分和笔肠是活动的,是铆窍关系,可以拧开或拨开,但这有一大缺点就是接茬处容易漏墨水,所以那个时候,我们写字着笔的手指关节上对不对就糊有一大片墨水,有时候不知道,手指碰到哪里就染了哪里……也许那个时候的卫习惯差,爱用手在嘴上抹嘴唇,所以对不对墨水就涂了一嘴唇,甚至脸上、衣服到处都是,伙伴们看见了,都叫你“打脸子”、你“吃墨水”了,常常引来大家一阵哈哈大笑。有时候自己还真不知道自己脸上、嘴上涂有墨水,还到处乱跑……
写字虽然主要用笔尖,但没墨水就等于无法使用了、成样子货了。笔尖由对称两半组成,写字的感觉就从笔尖来感觉,如果写起字来,下水利索、通畅、写的字均匀无“双影”(土话称画刺刺)、划不破纸就是“好笔“、“美笔”。所以在买笔的时候,商店里售货员常常拿出一片废纸,让你干划或蘸点唾沫划(后来允许蘸点墨水)。
有了水笔,最主要的是会使用和会保护了,要是这两点能做到,一支水笔可以用好几年。由于那个时候的水笔,起初笔外套都是塑料做成的,所以一但哪里被压破或损坏,就会渗漏出墨水来,不但会涂在手上、衣服上、脸面上、最怕涂在写字的作业本上和课本上,所以那个时候的学生,写字的手指上,常常涂有一片片墨水印。记得又几次夏天,我穿的新白衬衫,衬衫上面带有个小兜兜子,可供装小东西、插笔用,由于几次笔帽没捅好,墨水把白衬衫涂了一个“同心圆”,奶奶妈妈怎么揉洗也洗不干净,气的我还哭闹了好几天。
铅笔字可以搽掉字迹,再写几遍,本子可以多用几次。而用水笔写就不一样了。那时候就是一两块钱的墨水家里也不是经常有,不象现在说买墨就买墨,而且还很便宜,甚至是一次性笔,用完了就扔掉。那个时候家里上学的孩子多,买一瓶墨水,要用很长时间,真是做不到啊!即使墨水用完了,我们也要灌点水涮一下瓶子,继续用那涮下的清淡水吸入笔肠来写字。许多时候我的水笔的笔肠子都是空的……有时候算写字的笔不下水了,知道是没有墨水了,我便会用脚蹬一下坐在我前排前面的男同学,因为那个时候学校学生还比较封建,男女同不敢说话,别说借东西了……谁要是和女同学一说话,大家就会一起来嘲讽他、打击他……我前面的同学转过来一看,知道我是要借他几滴墨水,于是我们俩就会各自拧开各自笔筒,笔尖对笔尖,他捏他有墨水的笔肠以使墨水往出滴,我捏我的空笔肠,以示接收吸取他挤出来的墨水。给你能借用两点墨水已算不错了,够朋友了,那个时候大家都知道墨水是很贵的。滴墨水也算是个技术活,牵扯两个人的默契配合问题,配合的好,墨水一点也不会浪费、外漏。要是配合不好,墨水就会滴在了衣服上、板凳上、地上等,下次就又可能给你不再滴墨水了。调皮的是,当你俩正笔尖对笔尖滴墨水时,有调皮的同学,故意突然把你掀一下、碰一下,墨水就滴在了其他地方了,后来我们也有了一定的防备和经验了。需要滴墨水,便都是偷偷的进行,尽量不让其他同学知道或看见,而且是由一个人完成的,这样大大避免了有的同学的故意作怪,也节省了墨水。当然有时候老师会把他办公墨水拿给我们学生用,也就不存在这样的担心、害怕了!
要是确实没墨水了,我们常常把笔尖靠在口附近,哈哈两下,要是还写不出字,会吐点唾沫,然后来回搅搅,能勉强的写几个字,这也算不错了!
回不去的过去,印象中的记忆,墨水记忆的是那个年代,令人回忆无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