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倾真情 残联政策惠民生
—南召县残疾人联合会精准扶贫工作纪实
文 /石为壁
“各级残联是我家生命中的大贵人,如果没有你们的无私帮助,我家将永远生活在阴暗迷茫的世界里!”2021年4月29日,河南省南召县石门乡黑龙村瓦下组脱贫户周云梅感动地说。她一家三口人、一户多残,其丈夫二级重度肢体残疾,长年卧床不起几乎成了植物人,其儿子有癫痫病,南召县残联帮扶后及时引导其儿子到南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进行残疾评定,为她办理了精神三级残疾人证,还及时为其提供免费用药等,两个残疾人都享受到了惠残助残政策、无障碍改造及“七改一增”项目,家庭生产生活环境今非昔比。
多年来,南召县残联承担着贫困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落实贫困残疾人证办理和相关扶持政策的“三个专项”及驻村帮扶工作任务。南召县残联强宣传,促共识,使惠残助残政策全覆盖,“文艺轻骑”巡回基层慰问演出。适时掀起助残高潮,达到帮扶全覆盖。强机构,促落实,让残疾人利益最大化,强作风,促服务,做好残疾群众的贴心人。认真澄清各类底数,执行月报告制度,邀请评残机构专家上门服务。
树强脱贫攻坚工作两面旗帜。残联系统一手抓行业扶贫政策落实,一手抓驻村扶贫工作成效,实现行业扶贫和驻村扶贫“双丰收”。2017行业扶贫工作荣获“先进县直单位”、2018年行业扶贫工作荣获县级“政策落实先进单位”、2020年南召县残联作为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推荐两个“南阳市脱贫攻坚优秀记功集体”其中之一,行业扶贫工作的分管领导主任科员李太珍曾三次荣获市、县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她虽然马上面临退休,但时刻以扶贫工作为重、顾不上家庭和子女:她儿媳妇坐月子时,她家请月嫂,平时请有保姆,由于她工作上是风尘仆仆、起早贪黑的,最让她心酸尴尬的是她牙牙学语的小孙女竟然喊保姆为“奶奶”、却对她“亲奶奶直呼其名”。
同时县残联帮扶的石门乡黑龙村,已经于2018年稳定脱贫,该村的脱贫成效已成为本乡脱贫工作的一面旗帜,残联系统既注重产业发展又坚持“志智双扶”等,2017年和2018年连续两年荣获县级“优秀驻村工作队”荣誉,第一书记徐文伟于2017年至2019年三年连续六次荣获市、县、乡“优秀驻村第一书记”荣誉称号,徐文伟2020年6月28日,作为“优秀第一书记”代表在县召开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暨表彰大会”上作典型发言;2020年8月12日,南召新闻联播以“用真情温暖人心,让党徽熠熠生辉”专题报道石门乡黑龙村第一书记徐文伟驻村事迹。黑龙村脱贫户前后为工作队送锦旗4面,就连春节对联也有脱贫户感谢残联工作队的内容。例如:2018年春节脱脱贫户郭彦广家中一副对联是这样写的:“感谢残联工作队,挂帅书记徐文伟”,横批:“脱贫致富”!2019年2月春节刚过,黑龙村芹菜沟组建档立卡脱贫残疾户黄廷省为表达感激之情,自发组织27人腰鼓队、敲锣打鼓到送县残联送一面内容为“情系群众解民忧,驻村帮扶办实事”的锦旗;他用三年的心血让昔日上访贫困户变为今日的稳定脱贫户,2019年10月上访老户刘某发自肺腑的感激扶贫工作队和驻村书记徐文伟,送一面内容是:“心系贫困群众,扶贫彰显党恩”锦旗……
残疾人扶贫助残典型层出不穷。南召县残联系统认真采取积极的扶持和保障措施,贯彻落实残疾人惠残助残政策。八年来,残联系统累计培训各类残疾人4156人次、其中建档立卡残疾人961人(2018年度334人、2019年度354人、2020年度273人),培训后就业创业率大80%以上。省、市、县扶持规模化残疾人按摩机构3家,县扶持5家,加快了残疾人脱贫致富的步伐。他们时刻鼓励广大残疾人发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让不少农村残疾人努力学习种植、养殖、加工等实用技术,积极参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身残志坚、勤劳致富、自主创业,在脱贫攻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实现人生价值,涌现自主创业代表像企业家徐霞、石雕艺人陈玉宪、家电维修个体户刘学林、盲人按摩医生贾义刚、帶贫明星袁西克和蒋少明、致富能手孙建红等一大批自强不息的残疾人代表层出不穷,他们都是身残志坚的脱贫带头人,为打赢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战、为全县脱贫户脱贫起到了模范带动作用。同时培育出省残运健将张新楷(获省残运会跳远金牌奖),他(她)们一个个都是身残志坚的模范人物,更是新时代残疾人的杰出代表,这些榜样的力量充分展示了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勤劳致富的本领。
南召县对残疾人的扶贫救助工作是系统工程、民生工程、德政工程、良心工作,让残疾人“生活有保障,康复有条件,出行无障碍,立世有尊严”,永远把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征程上,继续创造南召县残疾人事业新的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