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日子
岳和顺
“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优美动听的旋律,从邻居家的婚房里传了出来,回响在整条街。我的思绪也随着歌声飘向了遥远而又无比熟悉的童年时代。
那时我七岁,家的唯一经济来源就是种地,田家无闲月,五月人倍忙。每到收麦子的季节,人人都要退层皮。全家人起早贪黑,顶着热辣辣的太阳,大汗淋漓地挥动着镰刀一把一把割麦子,用借来的驴拉着磙子轧场,之后把麦子或手抱肩扛或用两个轱辘的排车拉,全部弄到麦场上,脸上胳膊上全被麦芒刺成了成片成片的小红疙瘩,奇痒难耐。接下来碾麦子,抖搂麦秸秆,往家运麦子,一忙半个月就过去了。
总算把可怕的五月忙完了,可是容不得你喘气,接着就是点种玉米,浇地,锄麦秸,锄草,杀虫等等,刚缓过神儿来,玉米成熟了。一家老小再次齐上阵,先用铁锨将玉米秸秆铲倒,然后动手掰玉米,玉米掰完了,个个手都磨出了血生疼生疼的。接着用排车人力往家里拉,有时也会借亲朋好友家里的毛驴车往回运。这还不算完,忙不歇的打粘在秸秆根部的土疙瘩,将秸秆从地里拉出来,找片空地堆起来,再将家里积攒的农家肥拉到地里撒开,出钱排号等着会犁地的马夫犁地、耙地、平地、种小麦。
周而复始,一年到头总有干不完的活,流不完的汗,可是到头来却收入寥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穿的是清一色的灰黑色衣服;吃的是黄窝头,有时还会到地里挖野菜充饥,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白面馒头;住的是低矮潮湿的砖坯房,一到下雨心里就发慌,生怕漏雨或倒塌;出门全靠两条腿,谁家里要是有辆飞鸽自行车,那就是相当了不起啦!家里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家电,只记得那时我父亲买了一个长一米左右,宽高大约二三十厘米的收音机,当时村里人就羡慕得不得了。娱乐方式也少得可怜,整个村里只有村支书家里面有一台黑白电视机。每到晚上,他家里都是人满为患,被挤得水泄不通,看的时候还经常出现雪花,甚至一会儿就没信号了,然后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就去转竹竿(上面有天线)找信号。平时也经常会跑好几里地去邻村看电影。那时候一听说哪个村放电影,就早早的把晚饭吃了,乐呵呵的搬着小板凳提前去占位置。要是兜里再装些花生瓜子,心里别提多美了!这是童年时代留给我为数不多的甜蜜回忆。
几声鞭炮声,将我从回忆中拉了回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国家的发展蒸蒸日上,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人们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靠人力和畜力种田,完全实现了机械化,现在只要妇女老人站在田间地头,小麦玉米就进仓了,年轻小伙子都进城打工去了。再看看我们的衣食住行用,简直天上人间啊!穿的衣服质量好,并且讲究款式,彰显个性;吃的东西天天不重样,看菜谱配营养,连肉都吃腻了,为了换口味吃新鲜竟跑到野外挖野菜,还天天嚷嚷着要减肥;住的是中西结合的别墅式小楼,个个装饰的富丽堂皇跟宫殿似的;出门代步几乎家家户户小汽车,还可以挤公交、乘飞机、坐高铁,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生活用品就更别提了,电脑、冰箱、彩电、洗衣机等等一应俱全,特别是现在几乎人人一部智能手机,一机在手,生活不愁。手机的功能实在太强大了,可以用它听音乐、看视频、打电话、唠家常、看天气、收信息、支付转账,几乎包罗万象。提及现在,爷爷奶奶脸上乐开了花,他们说做梦都没有想到能过上这样神仙般的好日子。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归功于国家利国利民的好政策,才使我们过上了幸福的好日子,相信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的好日子会越过越红火,越过越美好。
作者简介:岳合顺,河北临漳人,大学本科,人民教师,喜读诗词品书香,喜听音乐荡回肠,喜跳曳舞热汗淌,闲游山水赏风光,偶有所得写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