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之恋
倪双民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除了缺少食物之外最大的缺憾就是没有书读。上学的时候,只有《语文》和《算术》两本书,对于爱读书的我根本不能满足,有时就跑到别的班级偷偷看高年级的课本,他们倒也大方,放学后就干脆把他的书装进我的书包让我背回家,这样我就比她们看了更多的书,作为交换有时我得替他们做一些作业,即使这样我也乐此不疲。
后来,无意间知道班上一个同学的父亲是“送报纸的”,我就有意和他套近乎,为的是能够悄悄到他家看报纸,报纸上的字比课本上的字多多了,读起来也似懂非懂,时间长了也就知道了许多其他孩子所不知道的事情。课间活动的时候我就有意无意的讲给他们听,此后我的身边也就有了一些跟屁虫。
因为爱读书,到三年级写作文的时候也就比别的孩子写得好一点,老师常常在课堂上念我的作文,让别的孩子向我学习,因此我感到十分荣耀。老师还把我爱读书的喜好告诉了妈妈,一次妈妈去外地开会回来给我带回一本名叫《促织》的小人书,我当做宝贝经常悄悄地翻看,被那故事里的情节深深吸引,也被主人公悲惨的命运所感动,知道了事有对和错,人有善和恶。
上中学的时候,有次到同学家去串门,偶然间看到他家的厨柜顶端有一本厚厚的旧书,我就请求他拿下来让我看看。我们俩搬来凳子爬上去取下了满是灰尘的书,弹去灰尘,看到那是一本古老的书,纸质泛黄且粗糙,没了封面,缺页也不少,书脊和书角都有老鼠啃过的痕迹,可我却如获至宝,征得同学同意后带回了家。回到家后就迫不及待的看了起来,原来这是一本童话书,讲了好多好多有趣的故事:有可恶的巫婆,有善良的女孩,有勇敢的士兵,还有机智的法官。这本书开阔了我的眼界让我有了想象的翅膀,感受到了读书的乐趣,从此以后我更加痴迷于读书!
因为我爱读书,所以后来选择做了老师。在工作之余,稍有空暇,我总爱读读书看看报,在读书中感受到了不同于他人的乐趣:读书不仅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同时能明白事理,增强能力。在书本中可以陪关汉卿为《窦娥冤》垂泪,还能与路遥谈《人生》,听沈从文讲《边城》的故事,带着《我的妹》去《水边乡村》游玩……
在读书的过程中,看着那优美的文字,有如潺潺溪流溢出唇齿,满口留香,真正陶冶了情操,升华了灵魂,摒弃了生活中的繁杂,使得自己灵思飘逸,神清气爽。在书中我与“断肠人在天涯”的马致远交谈,安抚过“可怜白发生”的辛弃疾,遇见过“种豆南山下”的陶渊明。领悟了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体会到了李清照“凄凄惨惨戚戚”的悲凉,理解了李白“举杯消愁更愁”的无助。
“书似青山常乱叠,灯如红豆最相思”,在我的房间里可以看到各种书籍胡乱的堆放着,可我却能随手找到自己所需的书。手中时常翻着手感或粗糙或细腻的纸张,无论是泛黄还是洁白,都有着我深深喜爱的油墨芳香,弥漫着智慧的甜香,让我的内心十分欢畅。
窗外,月光如雾,树影婆娑,而我便在这静谧的夜里,悄悄地看书,静静地思考,在我的心中出现了一片澄澈的天地,横穿古今,听千年之琴韵,赏万年之美景,品亘古之书香,犹如久渴之人得一香茗,内心惬意又舒畅,悠悠然如痴如醉。
恰似书之情缘伴我行,书香随我入梦境!
作者简介:倪双民,陕西商洛山中一名普通教师,求真务实之人,崇尚修身向善,对教学艺术略有研究,闲暇之时,喜好玩味文字,偶有感悟成文。有文字在平台及报刊发表,愿向文友学习,以提高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