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从延安来……(组诗)
文/佳雨
◎ 回延安
晚风习习 杨柳依依
延河岸边 一支支高亢嘹亮的唢呐曲撩人心弦
止步流连 游人如织
举目仰望 巍巍宝塔灯火通明
阑珊处 塔映山城风光秀 赤龙腾飞跃九州
冥冥中 伟人大笔一挥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指引茫茫前程
大中国奏响和谐发展的最强音
中国梦聚民心 实干兴邦
复兴之路文化领航——
大桥街不夜城车流人海 川流不息
红色文化广场市民狂欢 游客如潮
尽兴的起舞者自动排起了长龙
彩扇翩翩红绸飘舞 安塞腰鼓上下翻飞
“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
解放区的人民,是好喜欢……”
铿锵的鼓点荡气回肠……
近了 圣地延安!
近了 心中的神往——
脚步近了 心儿近了
我听到了 延河的水哗哗作响
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母亲河振奋人心的大合唱
随壶口瀑布一泻千里的滔天波涛
浩浩荡荡 奔涌而来……
杨家岭密林深处 沿着先辈的足迹
走近那部红色厚重的革命历史长卷
寻踪的步履款款 记忆的闸门打开
前辈们并肩作战 朝夕相处的音容笑貌犹在
窑洞的炕桌还在 七大的会址还在
枣园灯光依然还是那样通红红亮堂
去主席的旧居看看
油灯如豆 墙上的地图清晰
桌上的茶杯、书籍、文稿、
笔墨纸砚 它们都静静的守候
等候主人那双大手温暖的摩挲
院子里的枣树 结满了大大的枣儿
依稀飘过 红米饭南瓜汤的甜香……
到总理和朱老总的房间坐坐
共产党人 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深得民心
一声声言语熟悉 一幅幅画面亲切
浮现眼前的不仅仅这些 不仅仅这些
共和国开国大典的那句湖南口音的庄严隆重
曾叫世界震惊
时光荏苒 他们随历史一起远去
灵魂与浩气却久久长存
他们不曾离开
不曾离开记忆的天空 人民的心里
不曾离开 大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千山万水
天地可鉴
他们的丰功伟绩与日月同辉
你听—— 中国好声音
一首好歌曲 吟唱到如今:
毛主席在延安十三年
土窑洞的灯火映红了天
毛主席挥笔写雄文 革命真理天下传
打倒了反对派 推翻了三座山
中国人民站立起
红旗一展亮了天——亮了天!
2018-20210420

◎ 观壶口瀑布
卷着黄沙裹着泥浆 您一路唱将
一路呼号着滚滚而下
伫立岸边 我洗耳恭听
一个远古的声音浩浩荡荡 向我奔来……
满怀谦卑与崇敬
良久的 默默的倾身于您
任凭眼前朦胧潮湿的雾气
与大河翻卷腾起的
无数微妙细微的沙尘
迎面横扫着扑来
喷湿摄影机的镜头 打湿我浑身上下
只为一种虔诚、 一种憧憬、 一种深情的感知
一瞬间
母亲河孕育生机的滔天巨浪
如同“黄河大合唱”铿锵的韵律
如痴如醉 屏气凝神
仿佛这世间的万物 都在这此时此刻
一下子停止了呼吸
您的豪迈 您大气磅礴的汹涌澎湃
无不使人震撼
读您——
光明磊落 宽广坦荡的襟怀
读您——
惊天地泣鬼神的惊人魂魄
走过您退潮后干涸的河床
如同用脚掌轻轻抚摸
一位沧桑老母褶皱纵横的胸膛
侧耳聆听 您心灵深处惊涛拍案
滔滔不绝的倾诉
一种深深的怀想
与万千感慨 不禁油然而生
风在吼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势不可挡的黄河水
鼓舞士气 凝聚民心
叫来犯敌人战兢兢闻风丧胆
黄河有魂 黄河有情 黄河水源远流长
天长地久儿女情 浩浩荡荡母亲河
敬仰于您的精神 得益于您的滋养
您 让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生生不息……
20180831 20210421
◎ 时光的切片
数百年风雨的冲刷、磨砺
亿万斯年的沧桑、洗礼
地壳运动千变万化
吹走黄沙裸露出你
层层叠叠 如梦如幻
炫丽多姿的——红沙岩
感谢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依山傍水 群峰突兀
一幅幅有着曼妙曲线
与风姿绰约的丹霞地貌
是时间老人唯美浪漫大手笔的写意
勾人魂魄 令人心驰神往……
与其说 你是岁月的痕迹
抑或是大地的年轮
不如讲你已饱经风霜 蕴含丰富
你是多姿多彩的——时光的切片
20180830 于波浪谷
作者简介:佳雨(原名:贾瑜)女,山西长治人,潞州区作协会员,凤鸣文艺社社长。从事文教,爱好广泛。搞过采编办过报纸,擅长写诗赋文,喜欢以文会友。 历年来潜心创作,笔耕不辍,曾荣获“抒情杯”“兴工杯”“江花杯”“星火杯”“水墨清华杯”“周庄杯”等全国精短文学作品大赛奖项殊荣。作品见诸《当代诗人》《流派》《山西文学》《九州诗文》《太行日报》《长治日报》《华北石油报》《上党晚报》《红色太行》《百谷》《潞水》《潞州文史》《潞州文学》等国家、省市级报刊杂志与名人名作《太行文彩》《红色证章》《梦幻诗集》《五福西火》《黎都文苑》《博客文学》《琉璃岁月》《心灵牧场》等收藏版专辑。部分诗文被多家文化传媒和网刊发布头条,且推崇为精彩诵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