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世林,男,布依族,共产党员,贵州省音乐家(其先后单位为宣传部、住建局),黔南州音协顾问,贵州省布依学会原副会长,黔南州戏剧家协会理事。2016年,他在北京中央民族音乐厅成功举办了“中国梦 民族情——唐世林作品音乐会”,百名演员同台演唱唐世林创作的18首歌曲,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地域音乐特色,在北京音乐界引起了较大反响。30多年来,他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正能量,取得了丰硕成果,在贵州大江南北布依族地区享有很大的声誉。
一直以来,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从未改变和间断,先后在《歌曲》《词刊》《中国乐坛》《民族音乐》等省内外刊物杂志上发表歌曲400多首,原创歌词近200首,公开出版了《西部放歌》、《世林歌曲作品选》歌曲集和诗歌原创集《情系西部》。其中,有50多首歌曲在全国征歌活动中获奖。如《布依六月六》获中国音协“晨钟奖”,《布依山寨美如画》和与人合作的《水族端节》被编入中央民族大学和中国音协的《颂歌献给伟大的党》音乐集和有关教材中。2006年5月,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授予他“布依族金牌词曲作家”称号。
作为贵州作家协会、曲艺家协会、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群文学会、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和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等会员的他,一直以来用心用情用功而歌,除了推出讴歌中国共产党、讴歌祖国和人民的音乐作品外,还在《贵州日报》、《舞蹈论丛》等刊物发表有关论文9篇,在《贵州剧作》、《苗岭》等刊物发表剧本11个。其中有一篇散文在全国征文中获金奖,两篇论文在全国获三等奖。
40来年,唐世林怀揣着对音乐的追求与梦想,不断向乐坛创作高峰发起冲击。他以生命为旗,为家乡而歌、为人民而歌,为祖国而歌,抒写了许多反映新时代和家乡民族风土人情的歌曲。有人曾问过他,“你学的是中文,又在上海戏剧学院进修过一年,为何要选择音乐作为一生追求的目标”?他笑着说“我就喜欢音乐艺术。因为音乐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我要传承民族民间音乐元素,谱写新时代歌曲,不辜负布依同胞寄以的厚望”。
他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2016年4月30日,他个人作品音乐会先后在贵州和北京两地成功演出。在北京演出的当晚,百名演员以合唱、重唱、小合唱、独唱等形式,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唐世林创作歌曲的思想和民族元素。所演出的《歌曲献给伟大的党》、《好花红》、《我的贵州》、《小康道路越走越宽》和《我爱你中国天眼》等18首歌曲是从唐世林数百首歌曲中精选出来的,强烈的时代气息,浓郁的民族风情,优美的旋律萦绕着北京中央民族音乐大厅并经久不息。为此,《北京日报》、《人民音乐》和“光明网”、“新华网”和“优酷网”等媒体当时纷纷给予报道或转载。乐坛上许多大咖如中央歌舞团音乐创作室和空军歌舞团副团长孙伟国、《中国乐坛》总编沈尊光、原铁首文工团团长胡俊成等专家学者也都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均认为他的歌曲格调好而激昂,旋律优美而品位高,完全达到了国家级歌曲的特质和水平。在谈到唐世林及其歌曲时,歌星杨淑红和歌唱家王锐也款款而谈说“唐世林老师的歌很好听,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大家也很熟悉的歌,每当台上在唱他的一首歌,而台下许多人却能哼出唐老师创作的三、四首歌来”。男高音歌唱家孔庆学认为,唐世林老师的歌接地气,旋律美,为布依族有这样的音乐家而感到自豪。
是的,唐世林个人音乐会之所以能在北京中央民族音乐厅演出获得成功,这除了与他个人的努力和贵州省民宗委、贵州省音乐家协会、黔南州委宣传部、中央民族歌舞团有关部门和社会组织贵州省布依学会等大力支持外,主要还与著名高音歌唱家、中央民族歌舞团一级演员蓝剑牵线搭桥及促成功不可没,此后,随着音乐界和广大民众对唐世林歌曲的传唱而进一步加深了对布依族的了解与认识。
毫无疑问,有着布依族的情怀,有着对音乐执着的追求和梦想,有着对党和人民的爱与担当,唐世林老师的音乐路将走得越来越宽广。
(周玉 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