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说长江》第二十回 古城南京
解说:馨钥幽镧

您也许还会记得,长江在发源处的涓涓细流和它穿越横断山脉时的狭窄激流。可是到了下游,长江江面就越来越宽,渐渐成为一个身广体胖的大汉了。在南京,江面最宽的地方有5里,最窄的地方也有3里。
南京东北是钟山的群峰,西南是绵蜒起伏的丘陵,长江自西南流向东北。当年诸葛亮曾经赞叹说“钟山龙盘,石头虎居,真乃帝王之宅也。”
南京古称金陵,是我国著名的古都之一,虽然早在春秋战国吴越相争时,这里就有了冶炼和筑城历史记载,但是第一个在南京建都的却是三国的东吴。东吴孙权在楚国金陵邑旧址濒临大江建筑了石头城。这块小鬼脸一样的岩石就是当年石头城的遗迹。东吴以后,东晋以及南朝宋、齐、梁、陈,也相继在南京建都,因此南京被称作“六朝古都”。六朝,处在中国历史上两个文化最发达的朝代也就是汉朝和唐朝的中间,因此,六朝文化在历史上就起到了继汉开唐的作用。这些石雕的辟邪,就是六朝遗留下来的,虽然经过了一千多年的风雨侵蚀依然保有着生动的艺术光彩。六朝佛教盛行,栖霞山上的千佛岩最初就开凿于六朝。

六朝之后,南唐也在南京建都,这座舍利塔就是南唐的旧物。南唐后主李煜在政治上是个无所作为的亡国之君,在文学史上,他却占居着不可忽视的位置,历史上有人评论说他是风流才子误做人主,认为他做皇帝是历史的误会,真是啊,“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六朝和南唐都是国家处于分裂时期偏安一隅的小朝庭,直到14世纪后期明朝在这里建都,南京才第一次成为一个强盛的、统一的封建王朝的首都。现在的南京城就是明朝初年建成的,它傍山依水,把龙盘虎居长江天险的山川形盛连成一气,城墙周围长37公里,是世界上至今还保存着的一座罕见的大城。中华门是南京城的南门,它由四道墙垣构成三道瓮城,可以层层设防,城墙上下有20多个藏兵洞,能够住兵三千,这座城实际是一座军事要塞。

南京的明故宫,现在只能看到残缺不全的遗址了。明太祖朱无璋起初打算把自己的家乡凤阳作为首都,后来他统一了天下就决定了建都南京,在南京建造皇宫,以后明成祖迁都北京又仿造南京明故宫的样式建起了北京的紫禁城,因此,我们只要看看今天北京的故宫,就能想象到当年南京明故宫的宏伟气势了。明太祖刚盖好了自己的宫殿就来经营自己的陵墓了。明孝陵就是明朝这位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
现在南京还可以见到不少明朝的建筑物,南京的鼓楼最初就建于明代,鼓楼旁边有座大钟亭,大钟重46000斤,钟声一响,半个南京城都可以听到。无梁殿不但无梁也没有一根木住,采用砖石结构有用一颗铁钉一根木材。

南京不但是古代的帝王之都也是近代的革命之城。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革命运动太平天国,就是于1853年定都南京的。天王府的遗迹、西花园的石坊,让人联想起太平天国的许多兴衰往事。太平天国十余年的光辉斗争深深振憾了清代王朝的封建统治,为民主革命取得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以后,孙中山先生中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是当时临时大总统的办公室。中山先生热爱南京的山山水水,有一次,他站在中山山麓环顾四周,感慨地说:我将来逝世,当向国民祈求这一块土地来安置我的躯体。1925年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以后遵照他的遗愿把灵柩迁葬南京。中山陵长眠着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南京的山川河岳也为之增添光彩。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国共谈判,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就住在南京梅园新村,周恩来、董必武等同志当时都曾经在这里工作。在中国人民争取解放的岁月里,多少革命先烈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的鲜血浸透了雨花台的每一寸土地,凝结成雨花石上磨洗不掉的鲜花般的图案。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渡过长江解放了南京。古城南京像巨人一般高举血染的红旗屹立在大江之滨,迎接了全国的解放,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新的南京的历史出就从这里开始了。
六代豪华,天国春秋,都化作了长江的滔滔流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在晋朝大画家顾恺之生活过的城市里,钱松岩在描绘着新的河山。在唐代大书法家颜鲁公(颜真卿)居住过的地方,林散之在奋笔挥毫。韦钰,中国第一个电子学女博士,她是戴着红领巾在这里长大的,如今,她从西德带回了博士的桂冠,依然离不开这个生她养她的城市。名震世界的中国女排的队长孙晋芳也是喝长江的水长大的。女排是祖国的骄傲,孙晋芳是南京的骄傲。

这里是紫金山天文台,到了这里,你会感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从这里,抬头可以看见湛蓝天空里的银河,俯首可以看到绿色大地上的滚滚长江。天上人间尽收眼底。
南京,正在起飞,正在前进!

个人简历:(王利馨)馨钥幽镧71年出生于石家庄。多年来执着的喜欢朗诵,喜欢音乐,喜欢在寂静的夜里用心诵读所喜爱的每一篇文章,从中得到无尽的快乐。追求自然洒脱的声音,崇尚表里如一的表现风格,用声音传递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