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百年“求精”人材济济,“三八”校长威严无比
自从我的这次大发泄后,回到家里,再也没有人提起“梅花牌”手表的事。虽然我似乎在家中把这件事情“摆平了”,但心里却空落落的,我甚至希望我爸能再提一提这只手表,把我教训一顿;我妈能在我耳朵边念念念,那怕烦人也好。可是,他俩一反常态,只字不提。我真正体会到,这才是对我最大的惩罚。而在学校上课我就更是分分秒秒地感受到丢表所带来的巨大不便了。早上,我再也不能胸有成竹地、消消停停地洗漱、吃饭,四平八稳地走到教室去等着铃响上课。我生怕起床晚了,生怕洗漱、吃早饭耽误了时间。我急冲冲地往教室赶,听到铃声还没响起,才敢定下神来喘口气。那段时间,我真切地体会到教师这碗饭不好吃,上课这四十五分钟不好混!丢了手表把我整得惨!“怎么这四十多分钟就这么长呢?”我心里不断嘀咕着这个问题。我要教的那一课就那么几个单词,那么几个句子,就像一碗冷饭,翻来覆去地炒还有什么炒头?我这个老师心里想的都是快点下课,下面坐着的学生更是“心急火燎”“毛焦火辣”地盼着下课了!他们还算给我面子:没有吵闹,没有起哄,但我一眼就看到下面坐着的那一片极不耐烦的面孔。我心里既感悚然又觉歉意,但也有些埋怨,埋怨我们那位德高望重的杜贵文校长一来就给我安排了这个高中班级。
记得初到学校报到后,有人带我去杜校长的办公室。当年,我们重庆市第六中学的杜校长可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在此,我附上她老革命的简介:杜贵文(1905--1985),女。四川广安人。1930年毕业于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后在中山大学肄业。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曾任四川省达县联合中学教师、战时儿童保育院第一院院长、成都妇女联谊会理事长。建国后,历任四川省立女子职业学校校长、重庆第六中学校长。就是这位令人可敬可畏的杜校长,在我三师英语培训完毕被分配到一个不起眼的中学后,斗胆去找到她,说自己想回母校工作。当时,我是六中文革前高六七级的学生。因为喜欢英语,成绩突出,曾与我班的另一同学被邀请到高年级表演口语朗读和对話而在学校小有名声。杜校长听我说了情况,二话不说,一个电话打给教育局,就把我要到六中来了。现在,我走进她的办公室,不再是一个学生,而是重庆六中的老师,她的部下了。
杜校长让我坐在她那张厚重的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上,三言两语就切入正题,她叫我去教高中一年级的英语。
我真的是懵了!我一个从没教过书的小毛头,心想肯定应该是先从初中一年级开头,积累教学经验。至于教高中,都不知是何年何月的事情了。
但是,一切并不在情理之中。惊讶之后,我慌慌张张地对杜校长说:“杜校长,我不能教高中。您让我去教初中吧,我想从初一年级教起。”
杜校长看了我一眼,回答说:“你自己考虑吧。”然后,她似乎什么话也没有了,我只好退出她的办公室。
我忐忑不安地从办公楼的二楼走下,不知道该怎么办。没走几步,就看见迎面过来的陈知勇老师,于是我就像碰到救星似的迎上去,把杜校长的话及我的回答都一骨脑儿地告诉了这位我曾经的班主任和英语老师。
“你说啥子吔?你不教高一要教初一呀?你拒绝杜校长的工作安排?你的胆子大!这个学校还从来没有人不接受她的安排自己提一套!”陈老师把我一阵熊。“说实话,我认为我根本不是不听领导安排要自行一套,我完全是提的合理要求”。陈老师一听,立即回我:“你还说什么合理要求!赶快到校长办公室去向杜校长道歉,说自己服从学校安排!”
我听陈老师这么一说,也被吓倒了。原来,学校的老师这么怕杜校长!她压根儿不是我当学生时所认为的慈祥老太婆,而是一个十分威严的领导!我急忙跑上楼,敲门进到她的办公室,将陈老师教我的服从领导安排的话一骨脑儿地对杜校长郑重其事地说了一遍。这时,我见老革命脸上露出笑容:“对了啊,这才是一个年轻老师应该有的工作态度嘛!”
打这之后,我畏惧威严的领导,我喜欢领导与下属共同商讨问题,喜欢上下级之间的亲切和平等的关系。后来,许多年之后,我自己也曾当了一个国际学校的校长,我施行的就是上面讲的这一套。但是,在更长久一些的实践之后,我认识到杜校长的威严的确也是必须的。一个学校,尤其是像重庆六中那样一个大规模的学校,没有一个“压得住称”的校长是管不下来的,更不要说在重庆这座大城市树立学校的威望和名声了!老师们敬畏杜校长,一来是因为她是“三八式”的老革命,重庆的教育界像她这么早就参加革命的教育界领导寥若晨星;另一方面,学校对教师要求极为严格,如果教学不称职、工作态度不端正严谨,等待着的就是下放到小学或是边远地区。哪个老师敢斗胆冒这样的风险?之后,我也逐渐体会到,杜校长其实也是把我“高看一筹”的,她认为我的英语水平是夠格教当时的高中的,至于教学经验,她就把我这个“绒毛鸭子”扔下河,自己去扑腾吧!而且,高一学生相对听话,好管一些,如果去教初中,恐怕课堂次序我都管不下来!
姜就是老的辣!
见识过了校长,现在,我要骄傲地向大家介绍一下我的母校“重庆市第六中学校”,即“重庆市求精中学校”。
重庆市求精中学校(Chongqing Qiujing High School),1981年被列为“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1999年被列为“重庆市首批重点中学”。
1891年,学校由美国基督教MEM会创建,初名“重庆求精学堂”;1929年更名为“重庆市私立求精中学校”;1951年改为公办,定名为“重庆市求精中学校”。1952年,原重庆六中、青年会中学、通惠中学、淑德女中并入学校,同年更名为“重庆市第六中学校”;1953年,赣江中学并入;1955年学校更名为“四川省重庆市第六中学校”;1956年,复旦中学和重庆市第十二中学迁校时的高中部并入;1964年,曾家岩中学并入。1998年,学校复名为“重庆市求精中学校”。
在重庆,一共有37所百年名校,历史最久的接近千年。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年深久远,枝繁叶茂的百年“老树”的排名:
1.涪陵高级中学,建于1097年:由北宋大教育家、理学大师程颐谪居涪州,点易北崖,在普净禅院,登台讲学,开创涪陵教育先河。是重庆成立最早的学校,2009年为重庆重点中学;
2.合川瑞山中学,建于1200年:其前身系南宋末年为纪念周敦颐而开办的合州养心堂书馆(具体时间不得而知),2009年为重庆重点中学;
3.永川中学,建于1719年:时名桂山书院,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学校更名为锦云学院。1979年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1999年重庆市首批重点中学;
4.重庆七中,建于1758年:清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更名为东川书院,是原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重庆市首批确认的重点中学;
5.凤鸣山中学,建于1810年:2011年为重庆重点中学;
6.潼南中学,建于1833年:清道光十三年创办的鉴亭书院,1982年为四川省重点中学,1999年为重庆首批重点中学;
7.开州中学,建于1839年:前身是“培俊堂”,1907年举办新学开县高等小学堂,1981年为四川首批重点,1997年为重庆重点中学
8.辅仁中学,建于1862年:2010年为重庆重点中学;
9.聚奎中学,建于1870年:2004年为重庆重点中学;
10.求精中学,建于1891年:由美国基督教MEM会创建,初名“重庆求精学堂”。是原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
以上可见求精中学在百年老校中的排名和地位。由于这是一所由美国基督教会创办的学校,所以前几任校长均为美国和美藉加拿大人。第一任校长,也是学校的创办人是美国人鹿依士,他主持学校的时间是1891-1893;第二任校长满里,美国人,1894-1901;第三任校长毕启,美籍加拿大人,1902-1904;第四任校长麦贤士,美国人,1905-1909;第五任校长锐朴,美国人,1909-1927;第六任代理校长杜本立,美国人,他1924-1925年间曾在校主持工作;1926-1932年由杨重熙担任校长,至此,方才结束由美国人担任校长的局面。1932-1949年所任校长是刘自若,然后,新中国成立,学校逐渐发生极大的変化。如今的重庆市求精中学已经是一个学校占地面积38800平方米,共拥有71个教学班,学生4000多名,在职职工278名;图书馆藏书近8万册的大型学校了。
求精中学出了不少名人,真是百年老树,果实累累,人材济济,名震中外,在此略举一些:如教育、科技界的王渝生:中国科学院理学博士、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所长,国际科学理事会中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中国数学会理事暨数学史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杨光华,原华西医科大学校长;刘承鸾:北京大学教授;钱挺,清华大学教授;杜毅: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徐中佑: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厦门联创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党、政、军界:刘伯承: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王鸿举:曾任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党组书记;阎明复:中共十三届中央委员、书记处书记兼统战部部长,第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余远牧:重庆市第三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朱玲:四川省体育局局长、党组书记,朱玲也是八十年代中国女排的干将之一。文艺、体育界:张大千:国画大师;庞中华: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常务理事、主席、庞中华硬笔书法学院院长;罗京:原中央电视台播音主持人;江友樵:书法家、原重庆市文史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重庆书法家协会理事;黄绮珊:中国大陆女歌手;邓婕:中国大陆女演员;计丽萍:中国女排队员;严德俊:原天津队足球教练;王素丽:中国跳伞运动员等等、等等。他们是求精中学的骄傲,而我们这些在母校受到德、智、体、美诸方面良好教育的普通劳动者,也应该是求精中学的自豪吧!我在六十年代初进入求精读初中一年级,后又考上她的高中继续求学,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我在那里学习生活了将近六年,受到求精中学润物细无声的教化和熏陶。这种教化和熏陶是深入到骨髓里的。我感到,一个人有两个方面的影响深植细胞之中:一个是来自家庭的教育;一个是来自小学和中学阶段的教育。在这个从婴儿到十八岁成年的时期,一个人受到的的教育太重要了,它几乎决定了人的一生!我有幸受到家庭良好的养育和小学阶段老师们给予的爱;我感激在求精中学碰到那么多尽职尽责、学识渊博、人品高贵、风度优雅的老师!他(她)们给予我的一切的确是深入我的灵魂、让我终生不忘!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