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仁心”就是好成绩
徐全利
新华社是中国国家通讯社和世界性通讯社,可以说是世界“新闻眼”。您看4月19日报道,陕西西安一位骨科医生的经历,就令人肃然起敬!
4月17日,西安一医院的骨科医生雷涛参加了西安马拉松全程赛。当他跑到21公里时,发现一位男性选手走路跛行。男子告诉上前询问的雷涛,自己腿部曾受过伤,今天跑步时旧伤复发了。雷涛用康复手法治疗后,男子疼痛得到缓解。之后在25公里处和31公里处,雷涛又分别发现了两位受伤的选手,都给予了帮助治疗。一路上,连帮三位跑友后雷涛终于冲向了终点。
跑完“全马”准备离开的他,又突然在终点附近看到一位赛后因伤跛行的选手,再一次上前帮助治疗。最终,雷涛的成绩受到一定的影响,总共花了5个半小时完成比赛。成绩虽然比较靠后,但雷涛说能帮助到跑友“很值得”。“马拉松是一个耐力很高的项目,作为一名医生去帮助跑友,也是我应尽的职责”。
对于医院,给人的印象是“治病难,治病贵”。“难”是病人多,排队也难;“贵”是药物贵,动辄多少钱。这位骨科医生跑全马一路治疗4人 ,既容易又没花钱,这精神是不是很可贵?所以人们说,雷涛跑马拉松的同时还精进了医术,是又出赛又出诊。
出赛,马拉松是群众性体育运动,践行了正确的全民健身精神。出诊,医者跑出了医者医德,责任与本能溶入跑步中。在全社会大力提倡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观念的今天,古人说的“医者仁心”,“救死扶伤”是医生的本分。凡是做医生的人,都应该具有一颗仁爱正义慈悲之心,需要心怀天下的老百姓,悲天悯人宅心仁厚,精益求精治病救人,救死扶伤医疗病痛。
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孟子·离娄上》:“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於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 宋代的司马光 《马病》诗:“羸病何其久,仁心到栈频。” 以高尚情操,行仁爱之术。无愧于天地,无愧于内心。意思是:做医生的人应当具有仁爱的正义之心。
在我国古代向来十分重视从医者的品德,提出了医学必须关注人的本身,要求医者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比如古代最著名的悬壶济世、杏林春暖等典故,名医扁鹊、华佗、李时珍等高尚的医德和感人的故事等等,就是最好的证明。医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职业道德要求每一个医生都要从“人的生命是人世间最宝贵的东西”这个原则出发,用仁爱之心,精湛之术,拒绝外界红尘的一切干扰和诱惑,为病人治病救命。对所有的病人均应一视同仁,视病人为自己的亲人,把解除病人的痛苦当成自己的责任,无任何索求,无私心杂念,一切为了病人着想,不畏艰难和辛苦,用一颗赤诚的仁爱之心,全心全意地为病人服务,只有这样的医生,才能被老百姓称作为人民的好医生。
人生处处都是温暖,还有什么不值得,这小伙精神状态、专业素质、德行修养真让人敬佩之余十分倾心,在我心里,仁心比成绩和名次更重要!
作者简介:
徐全利,男,1956年生,湖北作协会员,退休公务员,已出版杂文集系列“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