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时节忆至亲
作者:左海文
朗诵:伊兰

每年的这个时候,我总是心里苦苦的,空虚得很,好似有很沉的事情压在了心里头。我就翻看日历,平时我是从不翻看日历的,也从不知道今天、明天是几月几号,有别人问我几号?我总是顺手指着其他人说:你问他!别人看我有了白发,就问你老几庚?我总是回答:不小了!翻看了日历,才知道清明节到了,就感念自己的感觉比记忆好,越临近清明的时间,越重视日月几号了。

清明节本是后人纪念古人的节日,是逝去的先人,为了后代们的团结,而有意所为的。而我却孤单的要面对父母坟头上的荒草了,心里面就有了沉沉的感觉,想起父母,就想起自己也曾是被父母称之为心肝宝贝的蛋蛋娃,转眼已是白头翁了。老了的人没有儿时的宝贝,就不被看作值钱,而是一堆废铜烂铁了。清明时节,越发的想念,曾在我生命里的至亲至爱,没有他们的爱和养育,很难说我的人生路会怎么样了。
我曾在母亲去世后的几年里,下决心让父亲过上顿顿有肉的日子,因为他极喜欢吃肉。所以,在我参加工作后,就努力地做好这件事情,特别是父亲生命的最后十多年,我完全给他,他想要的生活。让他活得有尊严,让他感到人生活着的意义,更让他,从不为收养我这个儿子有了悔意。我知道,他们那代人的苦,最满足的就是吃饱穿暖!去世后每到清明、春节,我都要给他烧纸钱,以示我没有忘记他们!他活着,我是他们的儿子,死后依然是他们的儿子。

回去的路上,我在花圈店买了烧纸和香,老板又向我推荐各种不同的烧纸票子,说有五亿的,还有五百的,说钱太大要买零食,超市倒不开,拿点零钱,大钱存起来,那边的钱也不值钱,物价涨的厉害。我说那就全要吧,不能让父母在那边受可怜。她又拿出一张斗方大的纸,纸上有各种图案,说是要啥有啥,送给老人你就不再操心了,他缺啥自己就拿了。我又多给了十块钱,潜意识里,多为老人花钱,父母就不会在阴间受苦了,多余的钱也好打发那些小鬼难缠。有人说鬼不走干路,每年的清明节前后,都是雨淋淋的!坟地大都是在泥土地,从水泥路上下了车,就挽起裤腿,擦的黑亮的皮鞋也不讲究了,只当过孝子考验关了。

没到坟墓前就看见父亲去世三周年时我立的墓碑,走到碑面前,认真地看了一遍碑文;碑文是我写的,意思是父母六十年代初,日月最艰难时抱养了我,养育我成人,父母之恩浩瀚无边,要永远记住父母恩。父母前半生受苦受累养育子女。只可惜母亲没有享我一天的福,每每想起,我都泪流满面。读完碑文,拿出买的贡品,恭恭敬敬地献在墓碑下面,原想着跪下给父母烧纸送钱瞌头,天却一直下着雨,脚上沾满了泥巴,怕跪下来弄湿了自己的衣裤,记得父亲生前住院时说,生前孝敬是真,死后烧纸是假。就烧完了纸钱,给父母深深地鞠了三个躬。算是给父母的拥抱了!
作者简介:

左海正简介:
左海正,笔名左海文,男,1964年11月出生于陕西渭南。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文化传播协会研究员,著有长篇小说《外面的世界》,散文五十多万字。目前供职于陕西省某协会。
主播简介:

伊 兰
本名何兰,祖籍陕西省西安市
西安广播电视台1997、2010年两届十优节目主持人
创办并主持《艺海方舟》《周六会客厅》《夜色温柔》《文化西安》《艺术西安》等节目
录制配乐朗诵专辑《蓝色的勿忘我》《脸上的红月亮》《一封家书》《国学启蒙经典诵读》,出版配乐诗朗诵专辑《天籁.南山》等
参与策划并主编公众号《诗意西安》
参与策划并参演大型民族音乐电影《半个月亮爬上来》
策划并主持各类文化公益活动数百场
新浪个人博客发表作品50余万字
西安市诗书画研究会理事
陕西女子诗社常务副社长
全民悦读木兰书院阅读会副主席
少年家国信读经典公益大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