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里的故乡
——夜赏《故乡记忆》
文||王世达

灯下
持一颗崇敬之心
怀一腔桑梓情怀
赏故乡
赏故乡浓浓的片片记忆
徜徉在
渭北农耕文明散落的土地
故乡的村落
故乡的日子
一辈辈的春种秋收
绵绵的大地上
捧起一捧黄土
重寻祖先耕耘洒下的艰辛
依然带着几分汗咸味的汗滴
这一点一滴
汇成痴心不改的乡情
一切的一切都在
你的光影世界一一复活
像一壶老酒
岁月越久甘味越醇


随你走在古老的村落
故园已历经百年
依旧蕴藏着古朴的门楼
吉祥典雅,意味隽永
静谧的小院
一堆天真的玩童
一只懒洋洋的家犬
一对佝偻着身躯的双亲
一颗述说着百年沧桑的古槐
一口依旧顶着
破旧轳辘的老井
一潭并不清澈的涝池
一辈辈先祖一代代子孙
传述着讲不完的故事
维系着魂牵梦绕
荡漾着无尽乡愁


打开曾经的日子
随淡淡的馍香
走进古老的庭院
咥一碗农家扯面
坐在炕头
抽一口老汉的水烟
看村妇摇着纺车
把土布织成心中的锦缎
童年岁月
妈妈的手是孩子的依靠
沐浴时光
淡淡的无尽温柔
和稚嫩的记忆
老树枝头的
鹊桥
一边传达喜讯
叫着春天


透过一幅幅图画
寻找熟悉的身影
仿佛父辈的身躯
依旧在光影之间劳作
沉甸甸的麦穗
是一家人的希望
播不完的种子
盼不尽的明天
曾经,我是那个麦场上,草垛傍
抱着玩具熟睡的孩子
伴父母昼夜劳作
是悠悠的铁钗,木锨
见过龙口夺食
经过烈日相袭
是记忆又不仅仅
是一段段艰辛的记忆


工匠,靠手艺吃饭的人
有多少种手艺
就有更多工匠
说不清渭北和关中
有多少手艺人
我从光影中认识了
这不曾知晓的手艺
我一次次疑问,一次次惊叹
原来是这样的
一个个古老技艺的传承
是农耕文明的鉴证
一种手艺有更多不知晓的故事
一代传一代
一辈接一辈
传给我,也传给你


风风火火的民俗
是渭北关中民间
绵绵悠长的民族基因
在社火、祭祀
庙会和年俗中延续
把你我聚在一起
忆先祖恩德
忆久远传统
传不变的年俗
承不尽的情怀
变的是一代代父老乡亲
生生不息的过往
不变的是一辈子一世
对幸福生活的渴望
和绵绵不尽
浓浓的乡俗、乡音、乡情
和血浓于水的爱恋


带着不舍走出这跌宕起伏
荡气回肠的光影世界
眼前
仿佛还在男耕女织
耳畔
还能听到吱吱的织机
一声声,一声声
不知疲倦地
织着岁月
织着光阴

作者简介:王世达,笔名书童,四川巴中人,曾在武警咸阳市支队服役。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会员,陕煤集团职工作协会员,澄合矿业职工诗文协会会长。有多篇诗歌在国家级、省级获奖。代表作《孩子的爸爸是矿工》《圣洁天地间》《一个无名英雄的传奇故事》《太阳石之恋》,著有诗集《太阳石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