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无愧就好
一一散文
张海峰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也许是前人无奈之下的感叹,也许是自我安慰的一种释怀;不得不分别的夫妇们一种相互安慰,又何偿不是求而不得的有情人的黑色幽默?
想想都是终生的遗憾,永久的泪! 能够相守终生白头偕老,自然是人们追求的美好愿望,也是爱情的最终归宿。但在这一过程中,谁能保证双方心中的真爱就是彼此?所以,爱情体现的是彼此的责任,却不能说明各自就倾情于彼此,现实生活中同床异梦者少吗?婚外情深而苦苦受着煎熬的人少吗?两者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特别是当下社会里,更显得婚姻的势、利各取所需了,早已把爱情的圣洁抛得一干二净;什么门当户对,两人般配之类皆是理想中的奢望罢了。于是,人们习惯了自家的锅、碗、瓢、盆的碰撞声,那怕极不合谐甚至刺耳,也都当做乐手琴弦的瞬间崩断,久而久之心中曾经的憧憬与期盼的思维便不在活跃……这一切也许就是我们难以释怀的羁绊和无法舍弃的牵挂,结果难免产生委屈求全的怜悯之爱,甚至卑微。
当我们面对爱情、家庭选择时,往往是感性占据着主导,甚至还含有太多的稚嫩,而因人不同各自对婚姻的诉求也不尽相同。然而,不管你是腰缠万贯的富豪,还是摆摊的小商小贩,大多数的婚姻都是幸福的,只有爱情甜蜜的程度不同,有的可能早已变味:不再甜蜜。迫于某种外在或内在原因抑或责任使然,还继续维系着自己婚姻的完整性,这也是最可悲的现实人生!
不能不说爱情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始终在有限的生命里,演绎着:生与死、喜与悲、苦与乐……的各种游戏。无论如何也无法将其终止,甚至内容不断的在更新、在充实、在丰富……人们总是不满足眼下的幸福状况;却在不停的追寻着自己以为的更适合安放爱心的圣地,追寻中又践踏了多少安放灵魂的处女地?同时也失去了原本珍贵的爱之栖息地,结果非但没有觅到自己心中向往的境界;却尝到了未曾品味过的人生苦酒。这种见异思迁恐怕属于人的独有特性,一次次的重蹈复辙,又一回回的跃跃欲试一一去开辟新的所谓爱的疆土,乐此不彼直至终老,人的丑陋劣性暴露的淋漓尽致。当然,这和人们在婚后不以为然的态度分不开的,总以为婚姻可以将爱铸就成与日月同辉一般,永久绵长,也就自然放松了曾经的耕耘与经营。于是,婚姻也就使爱情在知不觉中失去了原来的温度,开始从浓稠向淡然退色一一去寻求感情寄托的另一处:一物件、一娱乐……都能使其痴迷而疯狂,甚至别离情移,就是对已成的婚姻热情怠尽感到索然寡味。曾经的誓言已成了阳光下一闪而逝的彩虹,美好只在一瞬间;虽然往日的浪漫依然精釆不减,但也是为了再次移情,去寻求到另一个宿主而暂且保存的。这就是令人寒心的现实,其残酷足能使一些人望情却步,又使一些人知难而进。如此,生活中就演绎出了难以象想的许多故事来!

许多事业有成甚至相当卓越的人,有时也被木已成舟的婚姻搞得颇感踌躇。至于爱的真假也无心顾及了,这种厌而不弃的委屈求全,说高了去是责任的担当,明知婚姻从青丝变霜白的终生相守,需要生活中油、盐、酱的合理交触才能维系,并非是一堆的甜言蜜语与无限的诺言,就能将爱进行到底的;低了讲也是悉知人生在短暂岁月中,不能把有限精力耗在男欢女爱上,尽管爱的冷暖只有自己能感知到,甚至暗自伤悲流过泪,还是以一个完整的家庭呈现给世人:不能不说这是胸怀的博大和自我牺牲的勇敢!更有那值得赞颂的对家庭责任、社会责任的担当之胸怀!
而天下最大的爱就是母爱了,比山巍峨、比海深厚!含辛茹苦、历尽沧桑、勤俭持家、谦和待人……只有母亲为爱倾其终生,真乃"春蚕到死丝方尽"。多少个星转斗移,才结成了人生这一伟大的天缘啊!但愿我们将上苍赐予的这一天缘奉为天与地一一对养育之恩我们要随时提醒自己,去报答,稍不小心就会含羞抱愧:悔恨终生!
对 什么是爱?这个问题恐每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认知,你以为的爱在别人看来可能一文不值,别人的爱你可能也不屑一顾。只有母爱的伟大是人人至死都难以忘怀的!更需我们不遗余力的去报答,去感恩!
世间一过客的我们,可以不爱别人,但却不能去伤害别人。在短暂的人生岁月中,一切遇见都是缘,与其为难别人委屈自己,何不献出心中的真诚与爱心?别太精明,世人没傻子,与人为善己心方安。
当我们去善待每个人,滋润他人心田时!尽管得不到人人的称赞,可我们却心中无愧,更无憾!岂不是在丰盈自己的心?愿岁月流年中,人人献出一点爱,相互搀扶砥砺前行,我们的日子定会红红火火、幸福绵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