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墨词笺皆韵律 雪泥鸿爪是年轮
——读张国钧先生《韵律年轮(2017—2020)》
庚子夏,河北省诗词协会顾问张国钧先生赠我一本新出版的诗集《韵律年轮(2017—2019)》。这部书是作者自2017年以来连续三年坚持“每日一诗”的成果。辛丑春,国钧先生又送我一册刚刚编好但尚未付梓的《韵律年轮(2020)》,我又得以先睹为快。

诚如作者在自序中坦言:“每日一诗,不易。”而且自2017至2020,岁岁如斯,四个365日,四个365首,加上他2017年前写的600来首,他的诗词作品数量已逾两千。足见作者对诗词之热爱,是何等的深切。 张国钧先生昵称阿君、二月筠,号封龙山人、龙山书房主人,五十年代生于元氏封龙山西麓一个书香门第、中医世家,祖上三代行医。由于父辈喜欢文化,诗书传家,国钧先生自幼即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因此平生酷爱文章写作和诗词创作,并为之勤奋学习。国钧先生还有历史文化研究及戏曲、摄影、书法等雅好,现已出版专著及合著三十五部。 作者自1969 年17岁起从政四十七年,其中担任厅级干部二十年,曾任河北省委副秘书长、政法委副书记、省法制办主任及省政协常委等职,2015年六十三岁以行政10级退休。他久历四方,阅历丰富。因此,他的“每日一诗”选材广泛,涉猎甚广。其纯正的思想,高雅的境界,淳朴的为人,博爱的情怀,思古的幽微,关时的精神,万里的足迹,听曲的惬意,品茶的悠然和酌酒的微酣,令读者心游神驰的同时,也肃然起敬。读罢两部《韵律年轮》,为如此热爱诗词的国钧先生所感动,受其精神感召,斗胆撰此评论,具体浅见如下:
一、记录生活,叙述年轮
从两本《韵律年轮》可见,作者无事不可入诗,他以诗词的方式记录着生活的点点滴滴。例如这首《七绝·晨光树影》,作者于清晨漫步园中,在晨光中骋目,即有收获:婆娑树影上西墙,媲美丹青造化章。
谁绘一图将我醉,原来圣手是晨光。
好个“原来圣手是晨光”!个中诗意,毋庸我再赘言,读者一读便知晓。如在圣手之后,道出任何一名绝代画师之名,则诗意差之远矣。严羽说“诗有别趣,非关理也”。正所谓以正守之,以奇攻之。读到此诗后,我曾对国钧先生称,此绝独具机杼,独臻妙境,堪称其代表作品之一。斜晖沐草房,小院有荫凉。
一叟一杯蔎,悦读唐宋章。
作者回到在封龙山麓的故乡庭院,远离红尘的聒噪喧嚣,在夕阳西下的书斋里漫读唐宋篇章,窗外是山间幽静的小院,陪伴自己的只有一杯清茶,此诗充满禅意,道出了“悠然见南山”的清佳境界。此外,收看央视春晚,作者有“对歌对到月西偏”的陶醉;和孙彦敏先生《森林湖阳台即兴》,作者有“诗书满腹可成仙”的超然;已亥小雪回乡,作者有“人冒寒风临水次,车随落叶到村前”的佳句;庚子金秋送目,作者有“我欲因之醉,何需动酒兵”的浓情。这些都是寻常百姓家家都有、司空见惯之事,而作者却能迸发出诗词的灵感。这一点,充分证明了袁枚的“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多为绝妙词”。只要留心,生活中处处都有华章。
二、抒发慨叹,感悟人世
诗人、词人,大都是多愁善感的,会因花谢而惜春,会因叶落而伤秋,天性使然,否则也不会爱好诗词。国钧先生亦然,如这首《忆秦娥·昨夜西风》: 西风起,寒林残叶飘扬疾。飘扬疾,吹霾驱雾,浩天蓝碧。琼楼玉宇飘渺事,山重水复桃源觅。桃源觅,迷离扑朔,灵台无计。 在这首词意隐约的作品中,作者倾注了自己的幽微心境。回首吹霾驱雾的昨夜西风,面对琼楼玉宇,浩天蓝碧,抒发着对梦里桃源般环境的向往和憧憬。既有几许无奈,亦有几分期待。作者在诗词里,不断抒发着对人生和世事的思考。如《会友》:趣同多聚会,道远少相逢。
万事均如意,黄河指日清。
道不同者不相为谋,万事若能如意,黄河早已涤清。这四句诗不仅格律严谨,而且艺术性和思想性俱佳,其睿智的哲思,超迈的诗情,胜似格言一般,辩证地出现在读者面前,同时也道出了作者胸中的旷达之气。
这首《清平乐·己亥谷雨抒怀兼和王克弟》,则是围绕离乡背井的外出务工人员所抒发的感慨: 己亥谷雨,细雨蒙穹碧。桃李泪飞樱棠泣,又是一番春季。 正应种豆安瓜,农田翁妪当家。男女青年何在,漂流海角天涯。 尤其下阕,颇为感人。“男女青年何在,漂流海角天涯”,因此给造成的留守儿童和“农田翁妪当家”之现状,令作者同情,令作者无奈,也令作者深思。
三、咏叹山河,礼赞胜境
自古以来,诗家皆爱山川风景,国钧先生也不例外。如这首《咏菩提岛》:宝树氤氲境,涛声入绿丛。
夜来依草宿,越鸟亦偕同。
作者客居在唐山湾国际旅游岛渤海湾中的菩提岛,夜宿菩提之林,而且是傍水草而居,瑟孔雀为邻,还枕着涛声入眠,在孤悬海上的天然动植物园,深感陶醉,乘兴书此绝句。为读者信叙述了一个奇异美妙的境界,也写尽了作者对菩提岛的眷恋与钟情。 作者在湘西,咏怀王昌龄曾此《芙蓉楼送辛渐》的千古钟楼,写下《画堂春·黔阳古城芙蓉楼》: 昌龄昔日送行吟,冰心一片情深。芙蓉楼上忍离分,月泻如银。 楼阁亭台依旧,书廊荟萃古今。芭蕉新绿草如茵,美丽绝伦。 上阕怀古,咏怀寂寂完满之畔的那场“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千古送别往事;下阕咏今,赞美今日的亭台楼阁、繁花绿草和文化气息。在追昔和抚今之间,完成了整首词作。
春至西清苑,风光又浩繁。
河边飘绿柳,镜面映红嫣。
人走画图内,声闻草木间。
心情随碧水,思绪逐蓝天。
春风绿柳,碧水蓝天,作者在春园里面对一派葱茏,情不自已,思绪飞扬。尤其末句,心随碧水,思逐蓝天,把春天的心情,书写的美轮美奂,十分传神。 此外,如和居庸先生的“我望青山多爽目,山迎皓首亦开颜”、 和彦敏先生的“一阵金风拂我面,平湖明月弄扁舟” 等,如同以上所陈佳作一样,充分展示了作者对山川的热爱和对风景的青睐,而且慧心独到,出语不凡。
四、漫题戏曲,寄怀清兴
围绕戏曲盛会创作,在诗词界不是没有,但是达到一定数量的极少。国钧先生却独树一帜,由于热衷,因此在其笔下,戏曲着墨甚多,约在百首之上。如《七律·观王艳演<昭君出塞>》: 喜好戏曲的作者,热情赞美了《昭君出塞》的扮演者王艳,容颜才艺,婉转缤纷,最后在玉盘珠落的清音里戛然而止,结尾恰到好处。近期,《燕赵诗风》微刊推出一期国钧先生作品,所选题目即为此律尾联。秀才丑扮,东游西窜。侠肝义胆行良善。遇良缘,被当官,财粮酒色千重幻,卧底辨奸惩戾犯。庄,金不换;谐,金不换。 杨诚斋说“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此曲即颇有性灵,妙处在于结尾,叠用“金不换”三字,同时又一语双关,庄谐均佳,且巧用扮演者名字,诚可谓构思精巧,下笔奇特,功夫独到。
五、钩沉史海,思接千古
作者喜欢读史,《韵律年轮》中,以丰富的篇章咏怀历史。作者喜欢登临古迹,发思古之幽情,尤其为燕赵着墨甚多。据我所知,国钧先生历时六载辛苦编成的一部《燕赵古贤事典》即将出版,其中收辑了古代河北657位贤德人物的事迹,可谓洋洋大观。出于对古贤的敬仰和对诗词的爱好,在每位古贤事迹的正文之前,都加写了一首五言四句的“题记”。如《咏尧帝》: 如《咏卢叔武》:
叔武重修身,居乡济苦贫。
为官持简朴,粟饭待嘉宾。
再如《咏张恂、张代与张长年》:
张恂生上谷,律己重家传。
勤俭子孙继,清名几代延。
韩婴生鄚州,高论辅绸缪。
提倡“贵民”策,诗书千载留。
这些与河北有关的千古风流,作者不吝赞美之词,尽情用自己的诗笔向他们致以崇高的爱戴和敬意。“其仁齐五岳,其智赛诸仙”的功德,“为官持简朴,粟饭待嘉宾”的清誉,“勤俭子孙继,清名几代延”的美谈,“提倡‘贵民’策,诗书千载留”的正声……诸如此类的贤良中正之士,在作者笔下,占据着大量的篇章。他礼赞勤俭、讴歌清正、敬佩贤才、崇尚道德的怀古佳作,读来目不暇接,琳琅满目。唐宰诸公自许亭,熏风送我相乡行。
古槐遥想官家地,龟岭凝眸李氏踪。
琴里巨山悲旧事,谪中德裕盼归程。
卧龙岗上平泉寺,一角残碑泣几声。
作者与春风作伴,漫游六相故里,登临亭寺,面对古槐苍岭,深情地想起了“角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的诗人宰相李峤,和“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的李德裕等六大唐朝宰相。作品以诗怀昔,以律怀古,尾联以荒烟衰草,乱鸦斜日般的意境收尾,抒发今日六相遗迹已是寺旧碑残的伤怀。
作者善融时事于雅言,有着笔墨当随时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作为一名老党员和资深领导干部,《韵律年轮》中的红色思想可谓熠熠生辉,书中有大批量为时而著,为事而作的诗词作品。时代旋律,国家大事,作者一般都以诗词方式记录,而且评论很多,也很准确。如《五律·贺国产大飞机首飞成功》: 这首用新韵写下的五律,让一个蒸蒸日上的中国横亘在作者眼前,鲲鹏展翼,四海惊涛,腾蛟纵横,龙舟逐浪,让人读后热血沸腾,在戮力实现伟大梦想的字里行间,我们充分感受到了作者的一腔爱国热血和一颗赤子之心。
再如这首《五律·戊戌小满》:
这首看似赏景的律诗,其实饱含着作者对时代的关心和对民生的关注。前三联均为景句,尾联转为“燕赵熏风顺,农家五谷丰”,杜甫《春夜喜雨》般的情怀跃然纸上。
还有一首《七绝·参加<江山多娇——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河北省优秀摄影作品展>》:
“欲知子美高人处,只把寻常话入诗”。这首诗平白直叙,但绝非不是好诗。我始终佩服刘章老先生认为“好诗多是明白如话”的观点,与袁枚的“用意要精深,下语要平淡”的主张完全一致。此诗也好,《韵律年轮》的整部作品也好,都证明了自幼以来饱读诗书的国钧先生恰是在此路上前进,他并不卖弄玄虚、矜奇衒博,也不刻意追求奇巧险怪,更不追求用字生僻、引典法古。此诗第三句“镜头演绎江山美”,颇为出彩,末句又契合上主题,用四时景象,来献礼伟大的祖国,讴歌伟大的党。平铺直叙之间,家国情怀熠熠生辉。
时代的不幸与灾祸,作者也十分关切,如《浣溪沙·武汉抗击新冠疫情》:
作者在痛心疾首中,面对武汉爆发之疫情,迸发出了悲怆的词句。而且文字流淌,感人肺腑。楚天瘟疫,已成过往,经岁重读,俨如一一在目。
无家便无国,无国便无家。古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向来“齐家”在先,“治国”在后。在歌唱祖国的同时,作者喜爱研究家教、家训史,在家训、家教方面,诗词也多有着墨,作者还曾在2018年10月5日至11月28日,写下读《中国家训史》感诗五组29首。其家训诗如《五古 读<古事今鉴>之<九代同堂>》:
阳谷张公艺,一堂九代人。
和谐长久处,祥瑞殿堂闻。
百忍为家训,简单道理深。
有容方可大,能忍自安身。
作为张氏后人,作者以诗的方式追怀“正德修身、礼让齐家、立义和堂,制典则、设条教以诫子孙,是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正妇顺,姑婉媳听,九代同居”的北齐张氏张公艺,并高度颂扬了治家有方的张公艺所创的《百忍歌》,同时也体现出作者对治家的一致倾向。
域外风云,作者也时常关注。如:《忆秦娥·叹巴黎圣母院失火》:
巴黎劫,熊熊大火烧莲界。烧莲界,环球至宝,一朝撕裂。 敲钟义汉涕干涸,吉卜赛女空鸣咽。空呜咽,惊天大祸,亿人悲切。
民族之宝,即为世界之宝,而无论中外。作者在深度惋惜中,挥笔完成了对烈火中的巴黎圣母院的哀悼。在“亿人悲切”的氛围之中,以词的方式,记录下这一“惊天大祸”。
再如《七绝 美利坚乱象(两首)》:
川普四年胡乱为,横行霸道逞淫威。
狂言妄语雌黄口,暮楚朝秦信义摧。
路途何论谁优劣,不在如簧自鼓喧。
灾祸袭来全域乱,泱泱华夏自岿然。
正所谓“域外鸡虫事可哀”!川普丑态下的美利坚合众国,在瘟疫袭来的岁月里,乱成不可收拾之现状。而我们伟大而又强盛的祖国,面对两次来势汹汹的瘟疫,岿然不动,两番一挥即灭,据此给崇洋媚外者充分上了一堂现实中的政治课。
七、心牵故人,阳关千叠
故人篇章,是《韵律年轮》中尤能感人肺腑的一部分作品。作者情商甚高,关爱厚待他人,还喜欢以诗词的方式酬赠故人。如《相见欢 崖城会友二首》:
崖城来避霾寒,热炎炎。更喜故知相遇乐无边。 天地阔,诗词美,果蔬鲜。自是一番欢愉在心间。
天高云淡,诗清词雅,果鲜蔬香,在如许的美好佳境里,崖城会友拉开了序幕,酒中仙、尘外客、林间友相聚,欢愉之情,文笔之美,尽在行间字里。尤其末句,流淌天然。
王三堂先生《我做如是咏》出版后,国钧先生题诗相赠:
好个“挟带平山雨,融涵燕赵风”!通过这十个字,作者把即是平山人,又曾任邯郸市长(赵)、秦皇岛市委书记(燕)的王三堂先生著作之精髓,抒写地淋漓尽致,刻画地十分到位。 此诗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而且颇有神韵和气韵。“封龙山下涌烟云”,可谓出手不凡,以封龙烟云开篇,令人胸次豁然;然后转向“步雨轩中笔有神”,是在肯定画家水准,一张一弛,收放自如。第三句转向作品,“铁骨梅花迎瑞雪”可谓苍劲有力,风骨岸然;末句“八旬勇上岳之尊”更是为我们刻画了一位勇攀高峰的画坛廉颇,展示了一位丹青界老将的神态与雄风。 岁月如梭,共赏夕川。在多年重见的激动氛围中,作者在诗里回顾了干劲十足、生机一片的那些不负青春的岁月。颈联“君子谦谦情切切,蓬山隐隐水涓涓”十分流淌,且颇为工整。 还有一部分死生契阔、悼念故人的作品,是作者在追忆过往中,笔蘸一掬清泪,抒发的永别故人的心碎神伤,感人肺腑,令人凄怆,在此不再多陈。 读到国钧先生赠故人诗词之后,感其笔下故交厚意,我曾情不自禁题写一绝《读国钧先生故人诗笺感怀》: 终于,在赏心悦目中,读罢《韵律年轮》,心灵也得到了一番洗礼,境界也因之得以升华。吾辈年轻,眼界与思想,逊前辈远矣。

张雷,1982年7月生,河北赵州人,河北省省直机关干部,河北省诗词协会副会长、省直工作委员会主任,河北省诗书画印研究会特聘副会长。著有《弱冠诗郎集》《少年行·大江东去》《烟花三月》《结客少年场行》《问天酹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