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的李三爷
文/刘荣君

古人云:人这一生老天会让你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听母亲讲,我们的老家在新沂。我父亲很早就没了父母。是我的大妈用奶水将他喂大的。父亲在他三十多岁才娶了我母亲。父亲比母亲大九岁。用现在的话,是晚婚大龄青年了。他们成家后,年头不好,生活很艰难。我大哥,大姐都是在新沂出生的。听母亲说,大姐的下面还有个二姐。在缺吃少食的那个年代,被饿死了。母亲很伤心。很想离开那个穷地方。正好在五八年新沂移民到盐场,母亲报名要去。父亲恋土难移,死活不同意。母亲铁了心的要离开这个地方。就偷偷地报了名移民到盐场。当父亲知道后。已木已成舟了。不得已带着两个孩子离开新沂来到了盐场。生活本来就不好。到徐圩场深港工区东三圩后,我母亲又接连生了我们四个孩子,不用说,生活更加困难。家里只有父亲一个劳动力。母亲又不是工人,怎么办?母亲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她做临时工,逮鱼摸虾。贴补家用,为的是不让这个家吃不上饭。

记得一次,母亲一个人去挑小甄。那时候,盐场各家的生活都不好。不去外面挣钱养家是不行。那一次圩里的李通之李三爷也一同和圩里的人去挑小甄。我母亲和圩里的人一起到深港和东港的交界处。那里有许多水库。例如什么高水库,矮水库,乔二圩大旷等等。
来到那里,我母亲正挑甄捉鱼。不知是什么原因,也许是在水边时间长已经受凉了,陡然是上吐下泻。反复如此,我母亲就像一滩泥一样倒在了水库边。母亲的一切被李三爷看到了。那一天,李三爷和他的二儿子人称李大头一起去挑鱼的。李三爷连忙叫大头赶快回家通知家里人知道。李三爷看到乔二圩,乔三圩离他们挑鱼的地方近。就背着我母亲往这两个圩子奔去。在这个过程中,我母亲不住的大解。李三爷毫不嫌弃!走走停停累的满身大汗。我母亲虽然虚脱了。不住的感激李三爷。三爷说,这个时候就不要说这些了。如果有个三长两短的,你家的孩子交给谁呀?就为这,我也不袖手旁观呀。李三爷背着我母亲来到了乔三圩。正赶上一家办喜事。他家里来了很多客人。也是我母亲命大。这家里来的客人中正巧有一个老中医。带着泻药。这个好心的人看到了我母亲这种情况。心里有了数。他让我母亲吃了药后。我母亲感到了自己的病有了好转。
大头回到了家,将我母亲生病的情况告诉了圩子里的人。真是一家有事百家忧。全圩的人都来到东三圩的家后向东港方向望去。组长周连春找来圩里四个身强力壮的人,把床做成担架。找到乔三圩把我母亲接回了家。当我们看到母亲虚弱的样子时,每个人都吓得大哭。周组长又组织人员将母亲送到场医院。过了一段时间我母亲康复回家了。

我们全家都感谢李三爷的救命之恩。也为全圩里的人为我家担心而感激。我们全家曾一起商量。感谢李三爷的情谊。有一年春节。我姐姐卖了许多礼品送给李三爷家表示感谢。李三爷就是不收。还说这点小事算什么。谁遇到都会帮忙的,不值一提。
现在,李三爷老人家早已去世。从没有接受我家的一份礼品。今天写下这些,怀念忠厚老实,乐于助人的李三爷老人家。祝老人家的家人一生有好报!
写于2021.3.28

作者简介:微信名京棋书话,QQ名热爱生活。本名刘荣君,中共党员,小学教师。喜爱中国的古典文学。诗、词、曲、赋样样喜爱。偶有作品在有关平台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