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东北诗刊社第143期同题“头条诗人”名录
清明
文/叶逢春(湖北)
这一天
变得越来越忙了
那边的亲人越来越多
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都拥挤在了这一天
道路堵,时间堵
人的心也堵
这一天
仿佛接到了神的指令
赶赴一场约会
那些故去的至亲
都得一一拜祭
将积攒一年的思念
和着泪水灌进墓地
(余新明浅评:纯粹的写实手法,却将清明这天的情景描写的淋漓尽致。“将积攒一年的思念,和着泪水灌进墓地”仅仅两句,却是全诗的主旨。)

清明
文/对月凭栏(兰州)
一念永恒——
绿是春风捎给人间的便签
写满对岸烟火里的尘和远方
亦或是更远的嘱托
做捻阅读。那积攒许久的夜话
在一炷香之间燃烧潮湿的心
一眸暖阳,真暖
愿以儿时淘气换沧海笑傲
桑田不倒
相信一声问候,是再一次凝神
有风轻柔,搭肩而过
落款处
明晃晃的传承里加印一个孝
(余新明浅评:不写缅怀,不写哀思,却从那个特殊时间点的祭奠中,演绎出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传统习俗,以及传统美德。此作入选纸刊!)

清明
文/长发飘飘君子(河南)
一股清新的泥土味道夹杂着小雨
还有列队欢迎的野菊花山楂树 以及不知名的鸟儿 低空飞行的蜻蜓
全都盛装出席
祭拜仪式神圣 庄重
烟火中母亲面容依旧
打扮得端庄雅致
梦里再三交代不要破费
却挡不住祭品昂贵
如果可能 我会买遍世界独有
如果可能 我会把梦里承诺全部实现
絮絮叨叨 任凭细雨淅沥
悲悲切切 不管嗓音沙哑
一声声妈呀 撕心裂肺
肝肠寸断
母亲在我心里 永恒
今天不止相拥泪飞
还摆了许多成绩
母亲欣慰笑容浮现
心安
当初答应我为母亲好好站岗 唱歌的欢迎者们
今天都有奖赏
道别了母亲 泪痕还在
未了的话语梦里唠叨
雨 伴奏
清明 梦圆
(原来的我读诗:应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慈母音容宛在,可今日无母怎何伺,仰天长叹凝伫久,思念涌心头,泪千行谁来拭,遥望天尽头。此情此景此感触,叫人泪水涟涟泛,徒留梦里寻母千百度,慈人在西国笑颜如初。作者写出了痛写出了忧伤,与读者同感共鸣而悲而凄!!)

清明
文/戚亚周(陕西)
清明节
我决定空出一些花草的传说
用纸钱祭奠先人
亡魂里泛起的波浪
今天 我在清明的一炷香里
三叩九拜
我把祭奠的酒
洒向先人安睡的坟头
用朴素的语言
向沉睡的先人问好
浩荡的风刮过头顶
我的目光刚直不阿
故乡的清明节
将再一次让我把祖宗留下的炊烟
用祭奠的双手
抓住不放
死去的先人在清明节这天
都会灵魂出窍
生为草民的我
无法用昂贵的香火供奉他们
在先人的坟头
我忧郁的眼神终将孤单无助
(原来的我读诗:这首诗给人的印象就是语言朴素无华,通俗易懂。这首诗之所以能给人以伤感,主要靠的是诗人运用了丰富多彩的意象,如视觉意象,听觉意象,触觉意象,嗅觉意象,等等。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都能感觉到阵阵隐痛处处弥漫着人间慈悲为怀的环境气氛,诗中既有静景,又有动态,每年这个季节,春风和温暖的阳光人们可以感到,百鸟的鸣啭声和悠扬的牧笛声人们可以听到,田野里的芬芳人们可以闻到,中华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精神状态,当我们读这首诗时,作者充分发挥了他的想象力,我们就会感到身临其境,真实地把清明节的哀思,深深地融合在诗中!!)

清明
文/田源(安徽)
数不清泪珠飞奔于山水一处
砸向一丘黄土
潮湿的烟火带着荒草的气味
弯曲
墓穴的门始终关不上
为亲人祭日留下唯一的入口
一场清明雨
催生了无数黄花
(蹉跎微评:文字简短,却不简单。一种清明状态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清明
文/杜晓旺(陕西)
还没等到,享受
空调掏出丝绵擦汗的风
和做儿孙满堂的石榴
墙上的福字,门神
洒金的红春联
突然离开了二楼西户
我把他们温热的灰
埋在长庄稼
也长往日幸福的黄土里
长着长着长出了一个
湿漉漉绿油油,可哭可笑
可踏青可挖野菜的节
(蹉跎微评:在平铺直叙中渗入强烈的对比,凸显不舍与怀念以及希望。文笔干净,看似连贯,实则有许多想象可以填充。)

清明
文/张发祥(陕西)
流云飞,风呜咽
双膝垝坟前
一丘黄土隔阴阳
春雨潇潇泪涟涟
纸幡随风动
冥箔化轻烟
心已碎,魂欲断
垂首忆当年
倚门唤儿声声柔
谆谆教诲响耳边
音容今犹在
呼娘人不还
双亲薨,心弦断
泪眼仰天叹
空留一片寸草心
难报春晖怨苍天
泪湿坟前土
抚碑情绵绵
肺腑语,与谁言
命笔写眷恋
心香一炷祷上苍
眷顾爹娘饥与寒
焚诗奠双慈
心血书亲缘
(华意读诗:字字生泪,感人肺腑,作者语言功底深厚,在诗词上造诣很深。但与现代诗还有别,可以做一下尝试。这一首里有古典诗词的影子,可以算一首现代的新词或歌词,不错,推荐阅读。)

清明
文/阳春三月(辽宁)
牧笛横吹
那一蓑烟雨
脑海放牧
七十年前
那个骑在牤牛上的人
衣不离身
二十九个昼夜
只为谱一曲
塔山阻击战
黑山阻击战
锦州攻陷
辽沈战役空前
清明
烟雨越来越远
又
越走越近
(华意读诗:字少而意多,清明祭英魂。辽沈战役在小小的锦州的牤牛屯指挥所,指挥并取得了胜利。牧童一吹往事的烟雨越来越远,但对革命烈士清明的怀念却越来越近。比较深情的一首,推荐阅读。)

清明
文/蝶鸢(黑龙江)
节日,召唤着我
再次踏上家乡的黑土地
闻着春的气息,听着熟悉的乡音
淡淡的惆怅,萌生在心田
山野间,小河横亘
潺潺地,流淌着浓浓的乡情
汩汩清泉,乐音连绵
唱着悠悠的思念
蹚过小河,踩着泥泞
小心翼翼地,在芦苇丛中
寻觅着父母亲的足迹
坑坑洼洼,深深浅浅
不远处,声声鸟鸣
撕开了记忆的窗
仿佛听到了亲人的呼唤
荒草守护的小屋,若隐若现
缕缕青烟,袅袅升起
一炷檀香,在佛音中点亮
相思在荒山野岭中蔓延
花草丛中,露出了父母亲的笑脸
(龚小猪读诗:心疼,婉约的怅然和无奈。一切不言,唯有时光的递进和追忆的回望。一路走来,叩拜乡情和亲情,那注泪光,一定是清明的寄望吧,又仿佛是父母的音容,青山永现。)

清明
文/方小齐(湖北)
由雨滴开始
感念晶莹的诗句,从天空落入人间
缅怀淋湿了。心中埋藏的那根琴线
把慈念重新串联一遍
荒径上的野花,摇曳结着愁怨的离歌
任前来的人细细品味
怀想丛生。怎么也摁不住心灵
潮汛的出口
站于旧词里的墓前碑后
纸钱纷飞,流年沦陷。回望全掉在眼里
绿草一复萌,就挺立一片浮生
念想从细瘦到饱满。从儿孙衷肠百转的思绪里
顺着惆怅的尘埃落下
来路与归途一样呵。泪雨露出诸事寒凉
——天下。飞着雪
(龚小猪读诗:一幅清明的归徒图啊,仿佛鸢飞草长,沥沥如栩。这是一个摇曳的季节,芳草如许,愁肠百转。寄哀思于诗里,叹人生逝去,前尘后世的追念,祈祷风雨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