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班生
献给一代中师生的礼物
(二十三)等待明天
文/沺源
李文杰的同学从省城寄来一本《成都市中考试题集》,原来语文试题也可以花样百出?书中的各种类型的语文试题让我大开眼界,一个“什么是排比句”的考点,就有几十类不同的考试题型,就如一朵花,从上下左右看,在不同的光源种类里看,在不同的背景条件下看,就可以看到几十类不同的美。猜谜语是一种游戏,原来考试也如猜谜语,变换着方式让你去“猜”,世界真是美妙!如嫣做完书中的全部试题后,也感叹这些试题的“好”,她征得李文杰的同意,要把这本书转借给马佳文。
送马佳文书时,如嫣还特意给了他一页一指宽的纸条,上面写着“携手中考”四个字。如嫣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马佳文,马佳文浑身觉得不自在,最后,就憨憨地点了一下头,算是对如嫣的回答了。马佳文的点头,如嫣自然是心中欢喜的,脸上挂着浅浅的笑意,缓缓转身离开了。马佳文觉得,如嫣就是秋夜的一盘月色,静静地,恬恬的,如嫣的心思就如那月前飘过的云,薄纱一般,似乎一看就透,但又让人觉得飘忽不定,拿捏不准。
马佳文的语文学习能力和李文杰、如嫣相比,是有大差距的,他们俩人,完成对这本书中七十套试题的阅读(不完成作文练习),只需用三四天的时间,马佳文足足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每个夜里,马佳文都得比以往晚睡了一个小时,马佳文像完成一次马拉松,一口气完成这么多语文试题的集中训练,确实是很为难了,马佳文以前是最不喜欢完成语文题目的。
中考的脚步一天一天逼近,我们的学习任务越来越繁重,都午夜了,如嫣还在灯光下做各科的练习题。这些题是马老师亲自到县城的各学校找来后,让自己做文印工作的同学帮我们印制的,大家也倍加珍视这些资料,每一份都舍不得放弃。
弟弟给我们送来一些小米,说是父亲让的,我和奶奶心里都清楚,是母亲的封锁政策在瓦解了。街上的人都在传言,说我会考上中师,将来就成吃公家粮的人了,还有工资挣,母亲终于觉得这么多年里,我是孩子们中生活上最受委屈的。
农民是最怕的这五黄六月天的,旧粮吃完了,新粮还下不来,只好处处挖野菜度日,这些年缺粮的天数少了,有个别年份,野菜都挖不到,饥饿让人走路都在摇摆。弟弟送来的粮食是非常及时的,奶奶就可以少去挖点野菜了。
奶奶活过的日子多,经历过的磨难也多,生活里能多一把米,那才是实打实的幸福。奶奶非常珍惜粮食,掉落一粒米都会捡起来,奶奶的心中,最重要的就是粮食,奶奶说,“有了粮食,才会有明天”。奶奶迎来过一个又一个的日子,我希望以后能送奶奶一个又一个明天。做教师后,每个月都可以领到供应粮,有米,有白面,有油,我领到粮食后,就可以给奶奶送回来,奶奶就会有一个又一个明天了。
最近,弟弟会经常来奶奶家,有时也抢我的书看,奶奶让他不要打扰我学习,“姐姐正在学习中最重要的关口”,弟弟还算懂事,许多时候就带着一本书自己回家了。
李文杰说,学习小组的使命已经完成了,以后就不组织集体活动了。以前学习小组活动的时间,现在就由各自把握了。我和如嫣还是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到物理课里。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