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热点 小说简介:一个甲午战争后的小草民,遭冤枉,下死牢,意外被救,不意间获得了父亲留下来的一部兵书。入帮会,灭清兵,三合会的白扇,乞丐国的国王,魔天神教的副教主,参加了十次武装起义。显神威,处处彰显卓绝的军事才能,弘扬一个平民的人道、爱情、亲情的故事。一幅南方风情的长轴画卷;一部热血书写的革命史诗;一生的爱情追求乱世情怀;革命派与保皇派到底是敌是友;派系斗争,江湖矛盾,尔虞我诈,谁主沉浮;香山三宝,最后宝落谁处;一个战士克勤克俭,坚守终生的信仰……
最后的王朝(长篇小说连载)
韩济生
第八卷 武昌起义
第311回 公韧袁世凯对阵论兵
卫兵只好留下两把椅子,其余的都撤走了。袁世凯谦恭地让公韧坐在上首,公韧急忙说:“哪敢和袁大人平起平坐,我还是你的兵,应该站着才是。”
袁世凯却一下子把公韧拉到左边上首坐下,然后自己也坐了下来,说:“这样坐着才好说话,你我本来都是兄弟,这么些年没见了,也好叙叙家常。”
公韧心想:这哪是叙什么家常啊,如果我手里没有兵书,你会这样对待我吗?恐怕早就把我砍了。
唐青盈就在公韧后面站着,而袁世凯的后面,也站着两位虎视眈眈的卫兵,下边站了两大排军人,一个个横眉竖眼地看着公韧。想必他们一个个也是忿忿不平,气得鼻子都歪了,我们跟着袁世凯出生入死,叱咤风云,也没有受到这样的待遇啊!
再说,我们的军阶不是镇一级就是协一级,不是协一级就是标一级,你公韧算个什么角色?我们还要站有你的面前,看你的脸色,真是的,奶奶的,这也太没有真事了吧!
叙了一阵子家常,袁世凯把公韧吹捧了一阵子,才说:“兄弟此次前来,不知有何公干呀?”
公韧心想,你这不是明知故问,装傻卖呆吗?但是身在虎穴,也只能稳住性子,慢慢说道:“是这样,我的未婚妻西品被你们绑架了,来信说,要我以兵书换将。没有办法,只好来了。”
唐青盈听到未婚妻这几个字,心里一阵子翻腾,就想干呕。但此时此地,大敌当前,也只能忍耐着了。
袁世凯听到这个事儿,却勃然大怒,吼道:“怎么,竟然有这种事情?这还了得,怎么能做这种下三滥的勾当,这是谁办的事儿,看我逮住他,非砍了他的脑袋不可。来人,速速察明此事,告诉我个究竟。不,如果真有此事,立刻把那个西品夫人领到这里来,让他们夫妻团圆。”
一个副官上来,敬了个礼,立刻去查办这件事情去了。
其实,刘斜眼就在帐篷外面躲着,偷听里面的谈话,这时候偷偷一乐。不过,这时候也不便露面,只能在一边窝着。
公韧心里一阵恶心,这个袁世凯真是个奸雄,他越是这样造作,心里越是看不起他。不过,也没有别的办法,他就是那么个人,谁也改变不了他。公韧说道:“至于这部兵书呢,确实在我手上,我也带来了。既然你这样喜欢它,我就献给大人吧!”
袁世凯却故作谦虚地说:“我何德何能,竟然受此大礼,真是惭愧呀,惭愧呀!”
公韧最烦他这种虚心假意,明明想尽一切办法来索得此宝,却偏偏装得不愿意接受似的。公韧说道:“既然袁大人不愿意接受我的心意,那我也不能勉强,就带回去吧!”
袁世凯却叹了一口气说:“难得兄弟一片诚心,这么大老远地来送这部稀世珍宝,我要是不收,怎能对得起兄弟的一片真心实意?好!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收下了——”说着,向公韧伸出了两只短而粗的胖手。
公韧冷冷一笑,从怀里掏出那部兵书,递给了袁世凯。袁世凯迫不及待地抢过兵书,看着上面写着《公氏家谱》,眉头略微一皱,然后一页一页地翻阅起来。虽然前面是家谱,可是后面就是兵书了,袁世凯越看越愿意看,越看越喜欢,竟然把公韧冷落在一边。
当袁世凯看到第二课《大峙》时,突然瞪大了眼睛,看了一会儿,稍微思考一下,然后对公韧说:“公老弟,大哥我这会儿正好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一下?不知老弟能不能回答。”
公韧笑了笑说:“你是老师,我是徒弟,怎么谈得上请教?只要我能回答上来的,当然得给老师说说。不过,我的未婚妻还在你的营房里,哪有心情谈论别的事情啊!”
袁世凯尴尬地“啊” “啊”了两声,对着底下人喊:“你看这个办事的,怎么这么慢啊!这么长时间了,难道还没有把这个事情办好。”
这时候,那个副官不失时机地领着西品进来。公韧想到:咋这么巧,这边兵书刚拿出来,那边西品也领来了。奸雄就是奸雄啊!
西品见了公韧,急忙扑了上来,紧紧依偎在公韧的身边。这叫唐青盈醋罐子又翻腾了一阵子。
公韧急忙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打量着西品的身体,还好,没有怎样受伤,只是连惊带吓,有一点儿小小的挫伤,脸色有些蜡黄。虎穴狼窝里能有这样的结果,也算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了。
公韧也只好假戏真唱:“那就谢谢袁大人了!”
袁世凯这时候还假仁假意地对西品说:“委屈西品小姐了!知道不知道是哪个小人下的黑手?”
西品当时晕了,根本就不知道是谁绑架的自己,哪里还能说出三二五来。公韧对袁世凯点明说:“绑架西品的时候,来民军谈判的刘雅内不见了,这个事情似乎和他有关系。”
袁世凯对那个副官说:“调查得怎么样了?到底是谁做的案。是不是刘雅内啊,随便绑架良家妇女。”
副官却说:“属下调查了一番,不过,目前还没有定论。”
袁世凯对副官大吼道:“继续调查!这点儿小事都办不好,怎么当的副官。再调查不清楚,小心我撤了你的职。”
那副官故意吓得唯唯诺诺,小心谨慎地说:“属下一定尽力调查,一定尽力调查。”
公韧心里明白,要是治刘斜眼的罪,那不是与虎谋皮吗?事情只能到此为止,所以眼一闭,也就不再追问绑架西品的事了。
袁世凯也就赶紧顺坡下驴,站起来,拉着公韧的手说,“正好,咱们就到那边随便谈谈军事吧!”
袁世凯拉着公韧到了旁边,那里正好有一个做好的战场沙盘。那沙盘有四米见方,做得比例恰到好处,沙盘上所有的山脉、树木、城市、河流,做得极其形象。一条长江,东为武昌,西为汉口、汉阳,又一条汉水,中间隔开,北为汉口,南为汉阳。
公韧点了点头,站在这个沙盘面前指挥作战,确实能感觉到高屋建瓴,千军万马皆在胸中,就连那沟沟坎坎都显得十分清晰,比那二维地图方便多了。要是汉阳前线也有这么一个沙盘多好啊,可惜,还没有这样的人才能做了这样的沙盘。
旁边围了一圈穿着崭新军装的将军们,都在竖起耳朵听着二人论兵。
袁世凯指着汉阳前线,说:“这汉阳的防守,主要指望着汉水,沿着汉水的这十几里地,你怎么守?《太平韬略》上有这么一条叫做中间突破:选择敌人薄弱的一部,集中优势兵力,猛烈进攻,其它方面则策应之。”
公韧微微一笑:“守有何难,汉水宽几百米,又水流湍急,正好是天堑一道。你们进攻汉阳,要么用船,要么搭桥,我们早已沿江巡逻,布下天罗地网。你只要敢进,我们就敢打,一门门大炮早就布置好了。”
袁世凯摇了摇头说:“非也,非也,如果你们有十成兵力,沿江一分散,每处没有多少;而我们的十成兵力,却集中在一个点上,在舰船的掩护下,以十而击一,哪有不克之理?”
公韧强硬地说:“那就等着瞧吧!就算你们能过得汉水,等待你们的将是一道道坚固的工事。兵书也在你手里,那里头怎么说的,守必障之,主动防御,双环守阵,破袭战,哪一条也够你们喝一壶的。”
袁世凯对《太平韬略》里的第六课防守,还没怎么研究,所以这会儿也不便说话。
过了一会儿,袁世凯又问:“如果你们进攻,将要怎么渡过这条汉水?”
公韧笑了,说:“你们有军舰,我们也有军舰(这时候,已有海军投诚民军),渡江我们不怕。这么长的防线,相信你们也不会把主要的兵力全部放在第一线,如果一旦被我们突破江防一点,回头再一击,江防就会被全部突破。只要我们突破江防,这么大的面积,第五课进攻里将有各种各样的打法,我们愿意怎样打就怎样打。”
这时候,袁世凯又不说话了,为了掩饰尴尬,只是嘿嘿笑着。笑了一会儿,说:“可是公韧老弟呀,你不要忘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精兵。北洋兵的战斗力,我也不用说了,恐怕,你早就领教过了。你说,民军的几个士兵才能抵得上我的一个士兵?”
公韧也笑着说:“要说一个对一个,可能民军不如北洋兵,可是我们有士气,还有老百姓的支持,还有全国民众的支持,这是你们清军没有的。”
袁世凯叹了一口气,说:“公韧老弟呀,这么些年了,怎么还是脾气不改呢?你就不怕当兵的不服气,不让你走吗?”
公韧想道,这是袁世凯的杀手锏拿出来了,他认为,兵书到手了,就可以大开杀戒。这一手,公韧早就准备好了,所以不慌不忙地说:《太平韬略》这部书,其实还有一本,在总司令黄兴手里。袁大人这样做,恐怕更能激起民军的士气,特别是对袁大人,造成不好的影响。”
作者简介:

韩济生,笔名:沃土、沃土456、 沃土789。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散文学会会员、国际诗词协会会员、山东省青年作协会员、济南周三读书会成员。《都市头条•济南头条》签约作家、17K签约作家、奇迹作品签约作家、喜马拉雅人气作家。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红门艺术馆
《都市头条》
13325115197(微信同号)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