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请收听以上西江文学平台音
清明节了,纪念我的爷爷
作者:杨振勇‖主编:斌哥
我的爷爷曾是一名志愿军战士。爷爷兄弟三个,大爷最早成家,二爷被叫去当兵再无音讯。爷爷还未成年之际父母就相继过世,所以在大爷成家另立门户,二爷当兵后只剩爷爷一人居住在山顶一间简陋的石板房里,听爷爷说那时一到晚上房前屋后还有狼跑来穿去。我弟弟六七岁时爷爷还带着从石板房前走过,房屋早已垮塌,依稀只能从屋基辨认出这里曾经有过一间房子。
我长大后听年长的邻居谈起爷爷,小时候经常下山来游玩,面带和善的笑容,不善言语。拿着一本被揉捏残破不堪的书,遇到谁家需要帮忙时还会搭一把手。回家时或是砍柴,或是置换些生活所需再带回山上。
大概在爷爷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朝鲜战争需要招兵,家里也没有牵挂,他毫不犹豫的加入了志愿军队伍,穿着草鞋从学校出发,没与亲人告别也无人相送,只身一人走了一百余里去部队报道。因此,我小时候最喜欢缠着爷爷讲当兵时的故事,但他讲的大多都是轻松愉快的,比如休息时都是在树林里分散开来,那边野外有很多温泉,还偷偷跑去洗澡,还有另一位与爷爷一起当兵的同村伯伯喜欢过一位俄罗斯护士等等趣事,却很少谈及战争有多么艰难,残酷。我明白他是不愿提起,想藏在心里慢慢淡忘。总听着爷爷讲当兵的趣事,从小在我心里也种下了长大当兵的种子,但因种种原因终究没能如愿是我一大遗憾。弟弟刚上大二的时候遇学校招兵,就追随着爷爷的脚步,经过体检面试顺利应征入伍。在西藏服役两年归来,弟弟体格也变得健壮,更加显得成熟且有担当。看着弟弟我很羡慕也为他感到骄傲。

小时候走远路我总是走的很快,爷爷却说你肯定没我到目的地早,我就时不时的还小跑起来,把爷爷远远的甩在身后,但没多久就困的走不动了,这时他不紧不慢赶上来笑说“看,走不动了吧!”。直到有一天看到一句话“循序渐进赢得时间,细水长流直达永恒”才明白爷爷的智慧。吃饭时爷爷总教导我们“食不言,眠不语”,这可能是当兵时部队里的规矩,他总拿来告诫我们,最后才明白吃饭时说话食物容易进入气管里很危险。走路的时候遇到路上有石头爷爷总是把它踢开,或是用手搬到路边,我不明白自己能过去干嘛要费那功夫,有一天我走路差点被石头绊倒我才明白,利人也是利己。爷爷就像我成长路上的灯塔,指引着我长大,潜移默化的让我明白很多道理。
爷爷还是一个心灵手巧的能工巧匠。会很多篾匠活儿,家里用的竹笼,筛子,背篓还有晒粮食用的席子都是亲手编的。爷爷还擅长木匠活儿,他有一套木匠工具,这些工具也大多是自己手制作。以前村里盖房子的时候很多木匠活也都请爷爷去做。后来年龄大了,盖房子之类比较辛苦的木匠活就不做了。却又经常见亲友请爷爷做锅盖,那时农村用的锅盖基本都是木头做的。一块块木板在爷爷的手中先是打线,再用斧头劈,刨子刨,经过锯子修理,钻头打孔上楔子,不用一颗铁钉。大半天功夫在爷爷手中就变出一个又圆又漂亮,轻巧好用的锅盖。亲友们拿回家都赞不绝口。

爷爷离世已经8年多了,但是在我长大的那个村子里,爷爷绝对是慈祥又受人敬仰,邻里之间有争议也经常请爷爷评理,只要提起“胜爷”,远近的人都会说“胜爷是个好人”。去过朝鲜,打过美国人,当过村干部,是个党员。他一辈子省吃俭用,虽然不曾大富大贵,但他留给我的精神财富够我一生享用。一生不需名扬四方,已足够辉煌,墓碑留下一句“援朝卫国几载”躺进黄土,活在子孙心上。
作者简介:杨振勇,陕西商洛人,商鞅故里。80后,幼好学,思想散漫。长大不器,未得高就,幸而未丢好学之心,闲暇之余按耐不住思绪涂涂写写,以慰精神之荒芜。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杨振勇,陕西商洛人,商鞅故里。80后,幼好学,思想散漫。长大不器,未得高就,幸而未丢好学之心,闲暇之余按耐不住思绪涂涂写写,以慰精神之荒芜。
西江文学平台

西江文学平台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投稿邮箱: 1170108429@QQ.COM。18929858146@163.COM微信号:18929858146

西江文学平台音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