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忘的一件小事
唐运家
记得小时读书时,老师出作文题目,总喜欢出的就是“难忘的一件小事”。我写这篇文章,想来想去没有合适的标题,就拾起了这个旧题目。
春节前回湖北咸宁老家过年,上电梯时发生过一件小事。至今过去几个月了,但时常忆及,萦绕脑际,挥之不去。虽说时间不算太久远,但也可归“难忘”之列了。
说它是小事,确实是再小不过了。事情的缘由是这样的:有一天,我从外面回家,召来电梯,进入舱内准备关门时,忽然,一个约莫四岁左右模样的小男孩,慌慌张张地跑来了。他一只小脚放在电梯舱内,一只放在舱外,不让电梯门合拢。我疑惑地对小孩说:“小朋友,为什么不让电梯关门运行呀?”他说:“我奶奶走得慢,还在后面,我要等他来一块上去。”我对他说:“你去牵奶奶过来吧,我在这里等着你们。”小孩打量了我一眼,就离开电梯口走开了。过了大约一分多钟,小孩牵着一个步履蹒跚的老妪进来了。进舱后,小孩虽然未道“谢谢”,但童稚的脸蛋上露出了真诚的愉悦的微笑。这微笑应该是对我守信用履承诺的赞赏和褒奖。我先下的电梯,出电梯时,小孩面带微笑,向我摆了摆小手,以示再见。见此动作,我心里忽然间产生了一股甜蜜的感觉。
此后几天,我经常想起这场景。还作了如此设想,假如我没有等他回来,独自关闭电梯先走了,小孩子回来,心里是何感受呢?我猜测:首先无疑是失望;失望之余,可能滋生不满,即对我不守信用的不满;还有可能的是,在他幼小心灵里留下阴影,即对世道人心产生了怀疑,觉得人言不可信。这世上谎言欺骗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一次不经意举动,可能给他幼小的心灵留下负能量的印记。 
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看望政协医卫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讨论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对如何培养教育下一代,提出了“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八个字的要求和期望。落实承担这“八个字”使命职责,首当其冲的,当然是学校和家庭。但社会,社会当中的每个人也有责任和义务,不能袖手旁观。要齐心协力,共同来构建孩子们健康成长的防护墙,共同来撑起为孩子遮风挡雨的防护伞。
我们平时经常说,孩子是一张洁白无瑕的白纸,孩子是一块等待开垦的沃土,孩子是一株娇嫩的幼苗。白纸不被玷污,才可能画出美丽的图画;沃土只有辛勤耕耘,才可能长出茂盛的庄稼;小树苗只有精心呵护,才可能长成壮硕的大树。什么样的行为属于“不玷污”?什么样的行为才称得上“辛勤耕耘”、“精心呵护”?我想答案内容丰富,形式也多种多样。但基本的原则应该是正向引导:即我们每个做成人的,要自觉地将积极的、健康的、阳光的一面展示在孩子面前,让孩子更多看到社会人生光明的一面,亮丽的一面。感觉到社会的和谐安宁幸福,看到人性的真诚善良,人际关系的互助友爱。反之,如果展示的是阴暗的丑陋的低级趣味的一面:诸如在公共场所大叫大嚷,在街道上乱丢乱扔,在交通路口横冲直撞,与人争吵满口污言秽语,相互嘀咕诋毁非议他人,等等。那孩子看到的则是晦黯的黑色的一面,其效果则无疑抵消了他们接受到的正面熏陶和教育。他们对社会的认知也会产生偏差,对世道人心也会产生怀疑和迷惘。少数鉴别力差的小孩甚至可能如法仿效。在他们看来,大人如此我亦如此,不自觉地误入了歧途。如此结果多么可悲。俗语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对这两句话的诠释和验证。
如此说来,生活在现实当中的每个人,特别是每个成年人,知晓总书记那“八个字”的深刻内涵,并身体力行付诸实践就非常必要了。这是因为,自己的言行举止,不仅关乎自己的道德修养人品,还将是孩子观察世道人心,了解世俗民风,影响心智发育的一个重要窗口和渠道。
有一句歌词说得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想,我们做成人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与孩子打交道的过程中,如果能自觉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不断给孩子输送一些正能量,不断用自己的良好言行去滋润孩子的心田,去影响孩子的心智,孩子前行的路是不是会走得正一些,孩子的成长是不是会顺利一些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2021.3.31完稿
【作者简介】:唐运家,湖北省咸宁市人,退休公务员。年轻时喜欢舞文弄墨,先后发表习作20余篇。后辍笔多年。退休后,重拾旧好,披阅故籍,偶有所感,欣然命笔,以自娱自乐。阅者如获少许裨益,鄙人则颇感欣慰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