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鸽子
文/田玉平

我住在西安市北郊一个小区的二十三楼,几乎每天早晨都有一群鸽子从我的窗前飞过,偶尔有一两只鸽子停在窗外,歪着小脑袋,朝里望一下就又飞走了。
我望着天空中盘旋的鸽群,想起了往事,那是一九五六年的初秋,我们全家从江西南昌回到了家乡陕北米脂县。
父亲一九三五年参加了陕北红军,为解放全中国南征北战,戎马一生,革命成功,为照顾年迈的祖母,荣归故里。
到了米脂城汽车站,来接我们的只有我们的二表姐,是我父亲的外甥女,家在米脂县城,比起父亲从部队转业到江西南昌,我们一下火车,单位派人派车来迊接我们就显得冷清多了,在南昌不仅有人接我们同时把住房也给我们按排好了。现在只能先住在表姐那里,母亲很不高兴,因为除了父亲我们都不想回来。
在汽车站,我看见一个人头顶着块薄木板上面放着热气腾腾的枣糕,咀里喊着:"枣糕,又甜又软,不好不要钱!",我嚷着要吃,母亲给我和姊妹们各买了一溜枣糕,真好吃,至今不能忘怀。

我们暂时住在米脂城石坡上二表姐家的西厢房,表姐正房靠东的房簷下有表姐夫用薄木板做的鸽舍,鸽舍挺大,上下三层,住着十几近二十只鸽子,有白的,灰的,帶点的,……表姐夫还给牠们起了名字,什么灰背,雨点,花翅,……每天早晨,只要不是雨天,他就抓起一只头鸽抛向空中,紧接着别的鸽子一只只的跟着起飞,非常壮观,鸽子的尾部挷有鸽哨,鸽哨在空气的振动下发出一片好听的嗡嗡的声音,鸽群在空中盘旋一会就远去了,隔上一段时间,天空又传来了由远而近的鸽哨声,鸽子一只只的煽着翅膀,落在鸽舍上,用喙梳理着牠们的羽毛。有时牠们在院子里的空地上走动觅食,从不见互相争斗。牠们不论什么时间飞出去,黄昏又都一块飞回来,除非发生意外,一只也不会短缺。
有一次,我发现在不远的高树上,停着一只褐麻色不大的鹰,贪婪的盯着歇在鸽舍上的鸽子,表姐夫说,那叫鸽鹘,是专吃鸽子的鹰,飞出去的鸽子遇到鸽鹘一般是逃不掉的,没有飞回来的鸽子大都是让牠吃了。
鸽子的方向感很强,飞出去就能飞回来,部队培训出一种军鸽叫信鸽,就是利用鸽子的这种特性来传递信息的。
下午黄昏时分,鸽子都飞回来了,站在鸽舍上咕噜咕噜的叫着,给院子里添了不少的情趣。

据外国的传说,在上古时期,地球上发大水,陆地都被淹没了,有一个叫诺亚的人造了一只船叫诺亚方舟,船上装了许多小动物,其中就有鸽子,诺亚把鸽子放出去察看水情,鸽子飞回来啣着一根橄榄枝,诺亚看到橄榄枝就知道大水退下去了,人们上了岸,开始了新的生活。
联合国的标志,就是地球上站着一只啣着橄榄枝的鸽子。鸽子代表了和平和安宁!
我爱鸽子,我爱牠翱翔在天空中的优美体态!爱牠在行走中的从容淡定,爱牠在团体中的互助友爱,更爱牠是和平安宁的象征!
2020年4月21日于西安家中(田)

作者简介

田玉平,男,汉族,陕西米脂县人,共产党员,生于一九四三年。一九六五年,省财干校毕业,一九七三年省财院进修一年,一九八六年省电大,党政干部专修科毕业,大专学历,经济师。曾任子洲县建设银行,书记,行长。二00三年退休。



主审/孙成纪 签发/陈百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