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恩岩,网名清茶,与共和国同龄。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高级工程师。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大连市普兰店区作家协会会员,古诗词传统文化爱好者。近年多有作品散见网版纸媒。
牢记宗旨 践行初心
作者:王恩岩
笔者来普兰店区文化馆参加中老年合唱团的活动,已经近十年了。耳闻目睹文化馆的老师们为群众文化呕心沥血,为老干部服务满腔热忱,心底的敬佩之感油然而生。时值建党百年我们想说,这是一个不忘宗旨,践行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层党组织,这里有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为老干部服务的模范共产党员们。马艳老师、吕德贵老师就是其中光荣的一员。
看看我们的马艳老师吧!每当我们唱起“你是大海中腾飞的精灵,你是碧浪间凌空的海燕……”,就让我们想起了普兰店区文化馆的音乐工作者——年轻漂亮快乐的马艳老师。她就是我们心中的音乐精灵,她就是绽放在我们合唱团的一朵奇葩。
年逾花甲又近古稀的一群退休教师、机关干部,因为对音乐的爱好集结在一起,组成了百余人的普兰店市文化馆合唱团,做着久远的音乐梦,而让我们梦想成真的就是马艳老师。
唱了一辈子歌,说不会唱,谁信你呢?来到文化馆合唱团才发现,你真就是不会唱,充其量只能说“你是扯着大白嗓子喊歌”而已。就是这样一群耳音不准、眼睛昏花,甚至不会简谱的喊歌一族,马艳老师不嫌弃不放弃,在她的耐心指导、精心调教下,几年来发生的变化令人刮目相看——多次代表普兰店区参加各类比赛和广场表演,均取得不俗成绩,并受到专业人士的一致点赞。
老年人口齿不利索,吐字不准确。马艳老师从绕口令开始打基础。短的如“化肥会挥发”、“好饭换坏饭”等,长的有“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一个枣,两个枣,三个枣,四个枣,五个枣,六个枣,七个枣,八个枣,九个枣,十个枣,十个枣,九个枣,八个枣,七个枣,六个枣,五个枣,四个枣,三个枣,两个枣,一个枣,一口气说完才算好。”每天都试着说几遍,不仅健脑益智,应该还兼有防治老年痴呆的功效吧!
关于气息的运用,马老师介绍有腹式、胸式,胸腹式呼吸方式。要求气沉丹田,学习狗狗的腹式呼吸方法,正确运用腹膈肌的开关作用……关于发声方法,马老师要求口腔打开——吞鸡蛋、打哈欠,声音立起来,口腔鼻腔共鸣……关于演唱姿势,马老师要求挺胸收腹头正直敛下巴……关于情感,马老师说只要肯付出你的真情实感,你的歌唱出来就会声情并茂……马老师深谙合唱艺术的精髓,强调音色、音质,要求和声和谐均衡,具有丰富的表现力……看出来了吧,我说的是不是也有点儿专业味道啦,当然这得归功于马艳老师经年累月不懈的追求,是她更是她付出心血和汗水的成果。
常常期待着周一周四上午一个半小时的音乐课,因为这里有我们的马艳老师。正是在这方热土上,马艳老师用她的一技之长,满腔热情,在群众文化的园地里辛勤地耕耘着。她把我们当成她的长辈,她用微笑感染着我们,她用歌声传递着快乐,她用激情燃烧着梦想。她的一曲花腔女高音【春天的芭蕾】技惊四座。愿我们的马艳老师——这朵春天的芭蕾在争奇斗艳的百花园里盛开怒放吧!
再来说说我们的吕德贵老师吧!吕老师家境维艰,少年时曾经为买五分钱一根的竹笛捡了几个月的废品。因此中学毕业后他选择了师范中专音乐专业,为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打开了大门。寒门学子虽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却真的是一心只读音乐书。两年之后,一名小学音乐教师走上了讲台,当然更是他大展身手的舞台。仅仅五年后,便因其出众的才华踏实的作风调入当时的新金县文化馆做群众文化工作。为了适应群众文化工作的要求,吕老师开始广泛涉猎,多方求教,吹拉弹唱写词作曲无所不学、无所不精。正像人们褒奖他的那样“带眼儿的都会吹,带弦儿的都会拉,带词儿的就能编,带响儿的就能打”。同时把新金大鼓、太平鼓、长穗腰鼓,新金民歌、新金皮影戏等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继承视为己任。三十多年来,作为辽宁省音乐协会的资深会员,他创作了1000余首歌曲、50多段新金大鼓、30多首舞蹈乐曲及器乐曲30多首、配乐诗朗诵曲20多首,还有二人转单出头20余篇、小戏影调曲20多部。各类获奖证书包括国家、省、市级近六十余件。他的足迹遍布全县二十七个乡镇一个国营农场,群众文化工作,风生水起,多次在省市文艺汇演、调演中得奖获赞,曾三次进京登上央视大舞台。1991年在【综艺大观】第二十六期现场直播的吹打乐《农家乐》、杨树叶和柳树枝的小品《征婚》、1992年中秋晚会现场直播的《百人吹打乐》就是咱们文化馆打造的群众文化精品节目。吕老师的门下弟子,包括声乐的、舞蹈的、主持的、作曲的,多有进到省、市专业文艺团体就职的。可谓桃李满门名天下啊!
近两年,吕老师担任了文化馆钢琴班的指导教师,每周两次课。吕老师不顾年高体弱多病,认真备课,自编教材,自费购置小型音响设备,方便课堂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这里,吕老师又将其吹拉弹唱的专长展露无遗。颇得老年朋友们的好评和欢迎。
去年以来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至今还让我们心有余悸。当然对每一个基层单位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咱们的文化馆在刘乃洋馆长的领导下,每天坚持扫码、打卡、测体温、登记造册,不厌其繁,一丝不苟,真正做到了防疫工作、各项活动两不误。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正是他们构筑了坚不可摧的防疫阵地。
言犹未尽,笔者暗自庆幸,余生与你们同行,是自己一辈子的造化。
